夏峰 黄美贤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计划”中明确指出,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从2006年开始,长宁区以课题《区域推动随班就读学生走向有效学习的研究》为抓手,不断探索区域推进随班就读的方法与举措,形成了具有长宁特色的核心经验和特色做法。 一、核心经验 在随班就读工作推进中,长宁区紧紧抓住随班就读学生和教师群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融合教育安置与特殊支持(见表1),为教师提供多途径发展(见图1),形成“多样化安置与支持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学习”的核心经验。 表1
随班就读学生多样化的融合教育安置与特殊支持 融合教育 特殊支持 全融合 半融合 学前 教育 普通班安置 特殊班安置 特殊幼儿渐进式融合教育安置 亮点1:全园性的融合教育研修等 亮点10: 全覆 盖的 个别 化医 学评 估与 建档 小学 教育 普通班教学安置 亮点2:严格规范的小学随班就读鉴定、强调教师的课堂关注、家长进课堂助学、学生伙伴助学、作业管理等 辅读学校教育安置与转介 亮点3:家长自愿性质的康复训练支持 初中 教育 普通班教学安置 亮点4:全校性教师研修等 资源教室教学安置 亮点5:普特融合双资源教师服务 辅读学校教育安置与转介 亮点6:每周一天特殊教育康复训练支持 职业 教育 中职校职业教育安置 初职校职业教育安置 亮点7:个别化职业转衔计划的支持 成人 教育 高等教育安置 亮点8:普特结合的社区高等教育 就业安置 亮点9:高等融合教育的转衔支持 图1:区域随班就读教师教育的研修模式 基于上述实践,长宁区还从区域、学校两个层面,通过“骨干培养”、“典型带路”、“全员参与”三个不同阶段逐步形成符合我区实际的随班就读教师教育研修模式,从最初的特教为主普教为辅的教师教育研修模式逐步转变为普教为主特教为辅的教师教育研修模式。 二、特色做法 在区域推进随班就读的“长宁经验”中,形成了区域管理、课堂研究和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做法。 (一)在区域管理方式中,实施委托服务 2011年,长宁区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实体性(独立法人、独立编制、独立场地与设施设备、独立账户与财政预算)的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率先完成了从机制性康复中心向实体性特教中心的结构性调整,开展区域特殊教育的顶层设计,发挥“管理与服务、研究与指导、评估与训练”的功能。通过委托特教学校,特教中心一方面发挥特教学校的人财物等专业资源作用,弥补机制性康复中心人数与精力的不足,形成一套服务随班就读的工作机制和一支专业的服务团队,让随班就读做得更专业、更深入、更扎实、更细致。另一方面有助于特教中心拓展特殊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思考并着手解决区域特教的结构性、衔接性与针对性等前沿问题。 在委托服务中,特教中心和特教学校职责明晰,特教中心从随班就读管理与研究指导层面开展制度建设、教师教研培训、学术年会总结交流、年度视导等工作,特教学校从随班就读服务与康复训练层面开展巡回指导、“双资源教师”协同教学、学生康复训练与技能竞赛等工作。以下介绍长宁区随班就读委托服务工作中的两个亮点。 1、普特融合的“双资源教师”服务:2007年9月,受委托的特教学校(以下称长宁初职校)派出3位兼具特教和普教经验的骨干教师,每周有三至四个半天到普通中小学,与普校安排的资源教师合作开展随班就读课程建设,根据年级、学科差异及随班生特点,安排资源教学课表,从学科补偿与康复训练角度,普特双资源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做好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作。 普特资源教师们成立教研小组,立足实际问题每学期开展项目研修,建立教育博客“sbjd的童言无忌”,开始长周期的田野日志记录与研究,至今已7年,文字累计达160余万字。2012年,精选了200多篇日志,编辑出版了《追求一种与众大同的特殊——上海市长宁区随班就读的教育童话》,由此反映和见证长宁区随班就读的发展与变化。 2、随班就读学生到特教学校康复训练:2007年,根据课堂有效性观察得出的“需要为小学和初中的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更多有效学习时间”的调查结论,结合家长需求调查和学生评估,并以家长自愿为前提,依托长宁初职的教育资源,每周六为小学随班生提供半天的康复训练,每周三至周五期间为初中随班生提供一天的康复训练。同时,初职校组建随班就读教师组,成立运动、语言、认知、心理、作业五个教育康复教研组,围绕康复训练中的难点进行主题研究与探索,开发相适应的教育康复课程,目前已完成20余个教研实践项目。七年来,每学期有二十多名教师参与随班生的康复训练,每位教师为随班生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康复方案、实施训练。到目前为止,已形成380余份康复方案、90余篇康复叙事、20余个康复非文本报告、20余篇康复个案报告。现在,每周到特教学校康复训练,成为了随班生最期盼的活动。 (二)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关注学习有效性 关注随班生在普通课堂中的学习有效性是开展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从2007年开始,长宁区对所有随班就读学校开展常态下的课堂有效性观察和专家会诊式的教学视导,实现课堂教学指导全覆盖。 1.常态下的课堂有效性观察:从2007年开始,与华师大特殊教育系合作,采用白描式课堂观察表,对随班生进行随堂观察,把握随班生在普通课堂中的学习规律,进一步完善随班生的安置与特殊教育支持措施。目前,已开展了三轮大规模的随堂观察,共计听课447节。每轮课堂观察都做到对随班就读学校全覆盖,对观察学科要求科目多样化、教学常态化,使观察结果能反映随班生日常学习常态。 在课堂观察中,观察教师将随班生课堂学习行为表现分为有效、低效、无效三类,并将一节课中的有效学习时间的累计和除以学习总时间,从而得到每一节课的有效学习指数。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随班生主副科课堂有效学习指数均呈降低趋势;主科的课堂学习有效性低于副科,需要个别化课程和多样化安置的逐步介入,弥补课堂中过多的无效学习。 2.专家会诊式的教学视导:从2008年开始,长宁区每年邀请特教专家、医学专家,深入每所学校,通过听课、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教师访谈等形式,帮助各学校规范随班就读管理,帮助随班就读教师提高普通课堂中实施差异教学的能力。目前,已开展六轮,参与专家216人次,听课72节。每一轮教学视导结束,给各学校发出一份视导反馈,肯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特色亮点,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同时,每一轮教学视导结束后,做好区域性总结,并通过年终学术年会与各随班就读学校分享,明确下一阶段推进和努力的方向。目前已形成6份区域视导报告、72份学校视导反馈。 (三)在学生生涯发展中,推动转衔服务 在随班生生涯发展中,长宁区积极推动转衔服务,帮助家长明晰孩子的发展道路。对完成中学学业的随班生,可以通过中职校、初职校等渠道获得一项职业技能。对完成职业教育的随班生,可以通过就业或升学,继续他们的人生理想。 1.个别化职业转衔计划的支持:为随班生制定个别化职业转衔服务计划(IVISP),明确学生的职业方向,并在准备期、关键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给予不同的支持,适合每个随班生的实际需要。准备期通过家校合作商定转衔计划,开展职业教育;关键期通过“一对一”跟踪指导、家校合作及校企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留存率;稳定期通过继续跟踪指导、继续学习专业技能及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等,增强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2.高等融合教育的转衔支持:借鉴美国智障人士上大学的经验,特教中心联合社区学院和特教学校,为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职业教育的随班生开设高考复习班,支持他们继续升学。2013年3月,近30名从初职毕业的随班生参加了高考复习班;10月,高考复习班的全体学生参加了成人高考。16名学生通过了考试,总分最高202分,单科最高91分,顺利成为长宁电大“特教班”的一员,实现了大学梦。对于能力较强的随班生,鼓励他们自主报名参加成人高考,目前有5名随班生通过自主报考,顺利进入长宁电大,继续“随班就读”。 三、随班就读后续推进的思考 在区域推进随班就读工作中,长宁区进行了一些尝试,形成了一些经验,但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特教中心和特教学校、普通学校等多方努力,以政策制度为保障,不断提升质量,实现全纳教育大发展。 学生个别化辅导方面:在绩效工资改革背景下,为保障随班生每天30分钟个别辅导到位,应出台相应文件,将每天30分钟辅导工作量纳入绩效工资方案,并进一步跟进对个别辅导质量的评估。 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整体思考随班就读专职特教教师的编制、来源等问题,同时应出台专职特教教师的工作量核定、职称晋升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每所随班就读学校都有一名专职特教教师,并加强对专职特教教师的专业培训。 资源教室普及化方面:随着越来越多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选择就近入学,普校除随班生之外,还有大量学习障碍、情绪行为障碍、言语语言障碍学生,因此,在每所普通学校建一间资源教室,并加强普通学校全校教师的融合教育研修,让特殊教育支持惠及每一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 督导评估关注度方面:推进全纳教育,目前普校认识还不统一,不同程度的隐性和显性歧视依然存在。因此,需要在学校督导与校长年度考核中,对随班就读工作加分,予以倾斜。在对随班就读中小学督导时,应联合特教中心,加强随班就读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借鉴国外“瀑布式特殊教育体系”,长宁区通过增加特殊支持,突破因年级、学科、学业难度等因素导致的课堂有效性不足的困境,弥补普校课程对随班生缺乏针对性和适切性的不足,促成随班生安置和教学训练服务的多样化,增加其学习有效性。2012年,在对澳大利亚融合教育的考察中发现,长宁区开展双资源教师的协同教学、随班就读学生到特教学校康复训练等普特融合的实践做法,与澳大利亚融合教育“卫星学校项目”的做法基本一致。同时,为随班就读学生制定个别化职业转衔服务计划的经验,2012年在日本国际特殊教育大会上进行了介绍。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教学校变革及随班就读学生终身教育的实践探索,在2012年、2014年美国智力与发展障碍年会上分别进行了交流。
(作者单位: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