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聋校教学方法问题的一些思考
发布日期:2019-02-07   作者:特教研究所   

 

 

我国聋校教学方法,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已把口语、手指语、手势语和书面语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综合沟通方法。虽然还有人主张坚持口语教学,但也不能不容许手语作为“辅助”语言。在聋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强调口语是“主导”,手语是“辅助”,不仅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在实践中也很难区别。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一种新的聋人沟通法和语言教学法——双语双文化法。双语是指聋人手语和主流语。在中国就是中国手语和汉语。这种方法就是把聋人使用的手语当作课堂教学的第一语言,而把主流语当作第二语言,认为学习主流语就像学习外语一样。双文化是指聋人文化(Deaf Culture)和主流文化(见《聋儿语言沟通法的一种新观念》,张宁生、黄丽娇)。作者虽然声明不要误以为双语就是聋教育史上长期抗衡的手语和口语,双语中的主流语既包括口语也包括书面语,双语法不排斥运用口语,但不过分强调口语,其侧重点是书面语的读和写;但是,作者说“通过第一语言来学习第二语言”,实质上还是聋教育史上“手口之争”的延续。

下面,笔者想把自己对我国聋校教学方法问题所作的思考写下来,和同行们一起讨论。

思考之一:满足聋人生活和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欧美的聋人学校教育发展较早,迄今已有200年历史;我国稍晚,但也有百多年历史了。无论中外,聋校的教学方法,至今仍然是口语或手语法,或两者兼用的综合法。就是所谓“双语双文化法”,也没有跳出口语法和手语法的圈子,只不过是变换了一下概念。从这点来说,聋校的教学方法实在是无法离开口语法、手语法。可是聋人教育的一些专家、学者,却在这两种教学方法上争论不休、各执已见,花了一二个世纪还不能取得共识,实在是匪夷所思。

笔者认为,口语法、手语不是聋校教育教学需要,是聋人生活、生存需要,社会上也有需要。作为聋人教育的专家、学者,为什么一定要各取所需而不能相容呢?多一种教学方法对教育教学又有何害?

聋校的教育对象是听力残疾儿童、少年,他们的听力残疾程度不一样,这是人所共知。聋校如果选择单一的口语法,对一部分有残余听力、话语有些基础的学生教学效果自然会好一些;但对于另一部分没有残余听力(助听器不起作用),没有话语基础的学生,教学效果就差了。反之,选择单一的手语法,情况恰好相反,对前一类学生显然不利,失去了听力语言康复的机会;对后一类学生却是有利,他们可以通过手语来学习和认知客观事物、进行思维。相信凡是有多年聋人教育实践经验的聋校教师会有同感。

当今,我国聋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是对听力残疾儿童、少年实施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除了补偿学生的听觉缺陷,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语言外,还有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以及卫生、体育等等。如此综合性的全面发展教育并非单一的口语法或手语法所能完成的。所以我国聋校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认识到需要运用口语、手语(含手指语、手势语)以及书面语多种语言的综合沟通法才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收到比较理想的成绩。

一个聋人在失去了听觉以后,他(她)还是要在社会上生活、生存下去。为了适应生活、生存需要,首先需要的是与社会沟通,学会谋生之道。因此,他们就需要接受语言、文化知识、生产技能以及社会道德几个方面的教育。所以有人说“聋人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语)。

聋人教育有三个方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于提高聋人的生活、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聋人认知事物是依靠视觉、听觉(有残余听力者或借助助听器)、触觉、味觉、运动觉等感觉器官,其中视觉起主要作用。因此,聋人特别欢迎手语,聋人也不拒绝口语康复,因为这也是与社会沟通所必需的。如果聋校不能根据聋人的生理特点去安排教学方法,这还算什么特殊教育?

聋人的社会活动范围不大,主要是家庭、公共场所、工作单位以及聋人自己的群体。口语、手语和书面语是他们与社会沟通的媒介。聋人口语在家庭中有特殊的需求和感情,在工作单位、公共场所也能得到人们的好感、尊重。简短的书面语和手语可以作为有效的沟通方法。在聋人群体中手语自然是最好的沟通工具了。如何让学生学好用好口语、手语和书面语,这就是聋校的责任。

思考之二:口语、手语和书面语都是汉语的表达形式

在聋校所有的几种教学方法中,手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但也是最受争议的一种。争议的焦点就是手语的性质及其表达特点。

中国手语含手指语和手势语。手指语作为汉语的一种表达形式,没有人表示异议。但对手势语的看法就不同了。一方面大家承认手势语是聋人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有的说它是一种“无结构的语言”(等于说不是语言),有的说它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等于说不是汉语的表达形式)。上世纪50年代前期一次全国聋校教学改革座谈会上出现的“手势教学落后性”说法的原因之一就是手势语没有语法结构,所以说它“落后”。

笔者对欧美国家的聋人手语没有研究,没有资格侈谈。笔者作为一个聋人对中国手语应该有发言权。笔者认为中国手语是实实在在的汉语的一种表达形式,如同口语、指语和书面语是汉语的表达形式一样。不同的是一个口说(有声音),一个书写(无声的线条);一个仿字母(指式),一个手形(形象示意)。中国手语自然也不是“独立的语言”,不是聋人的第一语言(母语),而是第二语言。汉语才是聋人的第一语言(母语)。

再从中国手语的产生、发展历史来谈。中国聋校最早是采用口语法教学生发音、识字和书写。并且用“赖恩手势”和“贝利符号”辅助口语教学。凡是稍知中国聋人教育发展历史者都知道。手势语作为中国聋校教学语言,形成手语法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之间,到了30年代后期才逐渐发展起来,促成手语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就是聋人参与从事聋人教育工作。这批聋人教师绝大多数是聋校出来的毕业生或肄业生,他们用以教学生的手势语,有一部分是他们以前在聋校学习时学来的,一部分是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文设想出来的。有的时候,设想一个能恰当地表达字义词意的新手势还得几个人共同研究。

人们知道,形、音、义是中国方块字特点,用手势动作表达字形、字义比较容易。用一、二个手势动作表达了一个字(词)的意义之后,彼此之间就成了约定关系(或称依附关系也可),如同有声语言声音与意义之间也有约定关系一样否则,手势失去与文字的约定,这个手势就变成没有意义的东西。

手语作为汉语的一种表达形式,它自然是有结构的语言。有人说手势语“一个句子词语排列会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变化:1.视觉过程的先后,2.要表达的事物在主体心目中的地位,3.先具体后抽象。……”这实在是对手势语的天大的误会,也是天大的冤枉。口语说得好坏,要看人怎样说;字写得好坏,文章做得好坏,也是因人而异。聋学生看图造句不通顺,应该去问老师是怎样教的。手势语不过是工具而已。有人把聋学生的语句不通顺,阅读能力低下现象归咎于口语教学固然不对,而归咎于手势语难道对了吗?为什么不想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问题呢?

用手势动作表达语言文字有其特点,这就是形象化。聋人需要这种形象化的视觉语言。但是形象化的手语要表达几千个汉语词汇不是没有困难。现在聋校学生都学习汉语手指字母,学会用手指字母打手指语,如此,形象化的手势语与手指语结合使用,手语的功能就更完善了。

笔者认为,我们的聋教育专家们应该通过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手语的性质、特点、功能几方面取得共识。这样,“手口之争”、“主导”与“辅助”之分自然也不存在了。因为口语手语和书面语都是汉语的表达形式,都是聋人需要学好用好的语言,更是聋校用之有效的语言。

思考之三:中国聋教育需要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创建自己的聋校教育理论

1956年在全国聋校推广口语教学以来,快要50年了。当前我国聋校学生的语言学习的成绩如何?这是应该受到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摘录专家言论两则供思考。

专家言论之一:

(上略)“既然聋校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聋生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在汉语区的聋生经过学习之后,他们的表达(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应该是使健听人明白的,健听人的语言,聋生也应该是理解的,但现实并非如此,许多聋学生对主流社会的语言不理解,健听人弄不懂聋人要表达的意思。这种现象甚至出现于亲子之间。……聋学生(聋人)为什么普遍地有语句不通顺的现象?为什么阅读能力能力普遍低下?有人归咎于口语教学。我以为正因为我们在教学中没有贯彻‘以口语教学为主,指语、手语、书面语为辅’的原则。”

专家言论之二:

(上略)“当今社会上55岁左右及其以下的有语言文字能力、有文化的一代聋人人才,他们都是1956年聋校推行口语教学改革后的毕业生。他们在聋校读书的时候,在老师不辞辛劳的帮助下,经过刻苦地学习发音,学说话,建立语音意识,形成理性概念,发展语音思维。虽然他们中受身体自身条件限制,语音清晰度差异很大,但他们都能打出音节正确的手指语,表明他们的语音虽不清晰,但语音意识是正确的,语音思维是正确的。……在多说、多读、多背的语言实践中发展语音思维,在多默、多写的实践中把语言和文字统一起来,最终打下了良好的语言文字基础。”

笔者不惜笔墨抄录了两位聋人教育专家的两则言论,无非是想知道我国聋校推行口语教学近50年后,究竟取得了多大的成绩?存在哪些问题?遗憾的是,一则言论只有问题,没有成绩;另一则言论正好相反,只有成绩,没有问题。到底怎样?看来专家没有讲清。

有的专家说:“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聋校毕业生的语言水平仍不能适应他们的工作、生活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需要。”这等于否定了近50年来口语教学方向。

提到“当今社会上55岁左右及其以下的有语言文字能力、有文化的一代聋人人才,他们都是1956年聋校推行口语教学改革后的毕业生。”这话不能笼统说。笔者认为:“一代聋人人才”是有的,人数也不少,但1956年聋校推行口语教学改革后的毕业生只占一部分。没有进聋校读书而是在普通中小学、大专院校毕业的聋人也占了相当部分。无论是否进过聋校,他们在社会上习惯使用的社交工具都是口语、手语和书面语。所谓“语音意识”、“语音思维”在大多数聋人中恐怕不知是什么东西。

当前我国聋校教育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笔者提出来的聋校教学方法问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仅仅谈了一些对口语、手语和“双语”的皮毛之见。笔者有一个想法:我国聋校教育的理论认同外国的观点太多了,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上升为理论的东西太少了。实在有些令人失望。

(作者单位:中国聋人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