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华 成旭星
关注聋童群体间、个体间的差异,从聋童个性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多元组合、综合训练,寻求医教结合、促进聋童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提高聋校语言教学效益,促进聋生言语能力的发展,是当前聋校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听力损失限制了聋童听觉、感知活动的范围,却促进了聋童的视觉的代偿作用。对聋童进行语言教学,必须建立语言信息与视觉形象的相互感应关系,并具有彼此触发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直观形象、声像并茂、反复重现等诸多优势,对聋童感知事物、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具有积极的影响。不仅为聋童提供直观、形象、动感的视觉形象,同时呈现给聋童语言信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聋童提供了与正常人平等的教育环境和学习资源,这对提高聋童学习语言的效果十分有利。
一、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
口语综合性训练是由六大主题训练内容、三大训练平台、五种训练形式构成的的。(基本框架结构见下图)
(一)确立六大主题训练内容
一至三年级的语训校本课程设置了分年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内容要求,并根据发展目标,设计了六大主题一百零八个单元分层分级实例教程训练内容,并制定了相关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六大主题单元校本实例教程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一:聋校语训分年级六大主题单元校本实例教程内容
主题 |
一年级主题单元
|
二年级主题单元 |
三年级主题单元 |
我 们 的 学 校 |
上学喽! |
学校像我家 |
哇!学校又变啦! |
我的小书包 |
我的文具盒 |
我的课程表 |
|
我们的王国 |
瞧!这一大家子! |
可爱的相册 |
|
欢乐满行囊 |
校园生活乐趣多 |
我最棒! |
|
快来活动吧 |
校园里的节日 |
去玩喽! |
|
学校一家亲 |
美丽的学校 |
学校,学校,我爱你! |
|
我 爱 我 家 |
幸福一家人 |
可爱的家人 |
我和我的家人 |
小小好帮手 |
我是小当家 |
家事小能手 |
|
家庭生活乐趣多 |
我的幸福生活 |
我和我的家人 |
|
我有一个家 |
甜蜜的家庭 |
家事小能手 |
|
我家的重要节日 |
小小年历表心意 |
快乐的家庭生活 |
|
爱的卡片 |
爱的语言 |
让爱住我家 |
|
快 乐 的 节 日 |
小猪过新年 |
大家来过年 |
过年啦! |
白团子,绿团子 |
团子开会了 |
团子大聚会 |
|
圆圆和尖尖 |
龙舟下水喜洋洋 |
中秋夜,亮光光 |
|
劳动最光荣 |
鲜花送妈妈 |
我爱劳动 |
|
我的老师 |
老师,你真好! |
乘着汽车去旅游 |
|
过节真快乐 |
节日,节日,我爱你! |
大家来过节 |
|
春 天 来 了 |
小小观察家 |
春风吹啊吹 |
春天的报告 |
找春天 |
春天在哪里 |
春天躲在…… |
|
小青蛙 |
小蝌蚪找妈妈 |
可爱的小动物 |
|
春天的画 |
春天的歌 |
春意昂然 |
|
我眼中的春天真美啊! |
心中的美景 |
谁的春天最美丽 |
|
走进大自然 |
亲近大自然 |
拥抱大自然 |
|
可 爱 的 动 物 |
我的宠物 |
会飞的花 |
虫虫的世界 |
小鸟小鸟 |
美丽的鸟儿 |
护鸟小使者 |
|
我是一条鱼 |
金鱼 |
海底世界真奇妙 |
|
国宝 |
可爱的宠物 |
快乐的农场 |
|
神秘的森林 |
动物之歌 |
动物百科 |
|
动物的故事 |
动物乐园 |
讲故事啦! |
|
东 方 明 珠 上 海 |
学校是我家 |
七宝我可爱的家 |
上海是我家 |
我的小社区 |
我的社区生活 |
可爱的上海人 |
|
我认识的地方 |
美丽的东方明珠 |
上海的天气 |
|
家乡的景 |
上海一景 |
家乡的歌 |
|
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
小小建筑师 |
美丽的上海 |
|
上海的路 |
上海的交通 |
小小导游 |
(二)建立三大训练平台
三个训练平台主要由“新概念学说话平台”、“言语列车学习平台”、“主题活动实践平台”组成。
“新概念学说话平台”:突出“医教有机结合,注重沟通交流,强化口语表达,突出实际应用”
的训练思想,运用最新的信息科技手段,通过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构音训练系统、语音训练系统、主题教育系统、重读训练系统和实时语言训练仪,对聋童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有步骤的听觉康复训练和言语矫治,使聋童基本上养成聆听的习惯,在听觉识别、听觉选择和呼吸、发声、构音等言语环节的训练上不断得到强化。
“言语列车学习平台”:1.主训部分:以形象、直观、动态的文本、画面组合学习资源,呈现校本六大主题一百零八个单元分层分级实例教程内容。让听障学生能随时随地上校园网浏览、学习,自主地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语言,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效果。内容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拓展和加深。在做法上一是按汉语拼音字母、音节、字、词、句编排,配以动静结合的画面表现读音,词义或者句意。二是以音带出常用字词,常用单句,并逐步过渡到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和一篇完整的文章。三是一年级语文课以语训为主,二三年级每天安排一语训课,进行强化训练。四是每教时安排训练练习,每单元安排综合练习,每阶段进行综合测试。2.辅助训练:主要手段有:第一、手势符号。聋人手指语安排在电脑屏幕右上角,与汉语拼音字母一一相对,用于辅助学生语言训练,减轻难度,帮助记忆。第二、唇舌操。电脑屏幕左上角编排唇舌操辅助口形对照,力求发音正确。第三、打练结合。电脑安装金山词霸软件,下方安排电脑键盘,学生边听、边拼、边说、边打,电脑屏幕显示与所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内容,除了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加快识记速度,还能帮助教师及时反馈学习成效,加强个别指导。
主题活动实践平台:主题活动模拟情景加强口语训练,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具体做法有:1.开辟电子阅览室,开展网上模拟主题活动。以人机互动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促进了学生语言发展。2.开设DIY情景教室,开展主题情景模拟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特殊的心理亲和倾向,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生活场景和物体为DIY教室中模拟训练主题进行强化口语训练。3.举行校园文化节,开展“启音之声”口语训练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学校结合各阶段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规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和“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校园文化节活动,开展“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会说话的墙”、“书香伴我行”、“科技展风采”、“寻找春天”等“启音之声”口语训练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和特色活动,通过网上评议,展示电子作品、畅谈体验感悟、发表佳作,聋童提高了说话的兴趣,积累了相当量的词汇和句式,形成了比较熟练的会话技能,提高了他们用连贯话表达事物的能力,同学间的日常交往也渐渐多了起来,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采取五种训练形式
1.集体训练。按口语训练总体目标要求和单元分课时目标要求,一般以班级为单位,在每天开设的口语训练课中,按进度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完成课时计划,开展学习效果检测。
2.小组训练。在学习训练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或者学生自由组合,开展互帮、互学活动,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
3.个别训练。根据聋生实际,制定具有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和具体学习任务的教育方案,进行训练。
4.亲子训练。与家长一起进行教育诊断,根据聋生的发展目标和需要,制定教育措施和相关服务以及对目标的评鉴和调适的亲子训练计划,使家庭训练这一个重要环节落到实处。
5.模拟训练。结合聋童身边常见的事物,强调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体现了音、形、义的有机统一。
二、初步成果和实践体会
(一)凸现了口语综合训练功能,营造了开放式的语训环境。
我们在充分运用新概念学说话多媒体训练平台对聋生进行发音训练之外,在开发以语训校本教材为主要内容
“言语列车”的语言学习平台的时候,除了注重图文并茂,还为每个训练主题单元配上形象、直观、动态的训练内容,让听障学生能调动多种感官,上校园网浏览、学习,自主地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语言,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二)促进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
这方面的成果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激发了学习语言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聋童比较熟悉的内容入手,这样使得他们觉得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有利于兴趣的保持。我们从关注聋童的课内课外的、校内校外的、家庭的、社会的日常生活出发,确立了语训校本课程的六大主题单元,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构建内容,让聋童在主题单元中学到他们感兴趣的语言,并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他们能借助语言自由地表达思想、情感和意愿,使他们在语言交往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第二,增强了口语的交往能力。通过口语训练,大部分学生的看、听话能力得到的较大提高、通过个别矫治学生慢慢养成了正确的说话方法、通过多元主题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说话兴趣,并积累了相当量的词汇和句式,形成了比较熟练的会话技能,提高了他们用连贯话表达事物的能力,同学间的日常交往也渐渐多了起来,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第三,提高了书面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从一开始的字、词、简单句,到能用连贯的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事物的看法,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进步。通过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以及课本剧表演等,既锻炼了听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参加市“安利杯”听障学生演讲比赛,获三等奖;参加区“我是文明小使者”征文活动分获一、二、三等奖。
第四,提高了语言写作技能。从听障学生自身条件出发,“视听相辅,说写并举”,让他们获得最有效的语言能力,来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发展口语的同时,也牢牢抓住对听障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听障学生书面语颠三倒四的情况,提高他们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和提高。我们许多聋童参加区“我是文明小使者”征文活动分获一、二、三等奖;参加市小学生现场作文活动分获二、三等奖;参加“我手写我心”征文比赛分获二、三等奖;陆蓓莉同学参加“畅想世博”青少年百字寄语大赛一等奖;余晨亮同学参加“快乐手拉手”故事征集获一等奖;王佳倩同学参加《纪念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读书征文活动获一等奖。在参加区“我是文明小使者”征文活动中,我校学生有多人获一、二、三等奖;根据我们的统计,03、04学年获奖人次就达19人。
(三)提高了学生现代化信息素养。
我们通过对课题研究前后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六个学会”的情况对比调查,发现聋童收集、整理、运用、加工信息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其结果统计如下:
课题研究前后我校学生信息能力比较统计
(统计对象为实验班学生和非实验班学生)
模块 |
研究前(%) |
研究后(%) |
信息收集筛选 |
21% |
98% |
汉字输入 |
12% |
74% |
Word文档处理 |
9% |
86% |
Powepoint演示文稿 |
6% |
72% |
网页制作 |
0 |
61% |
网络交流 |
9% |
82% |
上述统计显示,学生在收集、整理、运用、加工信息的能力方面,课题研究前后对比差距大,效果明显。由此可见,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口语综合训练学习活动,有效促进了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学生已将网络作为信息收集、知识学习、视野拓展之必须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人参与网上阅读、整理、汲取、交流信息量的氛围已经形成;汉字输入、Word文档处理等基本操作技能和电子邮件、飞鸽传送等网络交流已被学生普遍掌握;Powepoint演示、文稿网页制作等创造性加工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学生展示成果、体现个性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启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