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娟 马珍珍
残疾人社区干预是指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残障人士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康复、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等综合性服务。20世纪中叶“保障残疾人生活,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的理念被提出,80年代以后依托社区资源、利用社区力量的残疾人社区干预工作逐步成为残疾人事业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的新业务领域。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残疾人社区干预方面不断探索,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本着“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我国的残疾人社区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地区的残疾人联合会纷纷成立社区工作部,配合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落实、指导、管理当地的残疾人社区工作。
一、残疾人社区干预的提出
残疾人社区干预的提出主要源于两方面的推动。首先,在20世纪30、40年代,欧美等高福利国家对于智力落后、精神障碍等残疾人主要采用封闭式的福利院照料模式。但公共福利院拥挤的居住条件、破旧的生活设施以及与世隔绝的生存模式遭到了人权组织的越来越强大的反对。由于缺乏专业的教育、训练人员,单纯的公共庇护模式在特殊教育领域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最大限度补偿缺陷、发挥潜能、促进正常化发展”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再加上生活在封闭式福利院内的残疾人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居高不下。许多国家都逐渐走向了残疾人机构式安置转向开放、融合的社区安置的道路。
另一方面,对于听力、视力、肢体等需要专业康复治疗的残疾人,以往采用的是单纯的医疗机构康复模式。但由于医疗资源的有限性,许多残疾人在医院内往往只能得到短时的急性治疗和初步的康复训练,无法得到充分的残余机能训练和功能补偿训练。再加上基于医疗机构的康复只能解决生理上的康复问题,对于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康复没有起到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希望康复不仅仅是依赖专业设备的康复,希望通过康复能借助自己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常见工具实现独立自主的生活。因此一种医疗机构外派社区康复的模式逐渐被应用。即残疾人在医院接受短期治疗后,医生向家属传授一些简单的康复方法,让残疾人回到家中、回到社区、因地制宜地开展更加面向生活实际的训练。医院
的康复医生定期到各社区随访残疾人的康复情况,并进一步指导残疾人在家训练。
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残疾人从福利院或者医院走进社区,由各个不同部门派生出的社区残疾人工作急需得到协调和整合。残疾人社区干预正是基于此提出的一种新的残疾人社区工作新理念,它不仅包括由社区提供的基本医疗康复训练,还为残疾人提供一系列的评估、安置、教育、就业、生活安排等特殊服务。这一康复的模式逐渐从机构模式、医疗模式走向社会模式,有利于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并帮助、鼓励残疾人本身和社区担当起康复中的应尽的责任。而且接受社区干预的人群逐渐扩大为患有某种疾患、存在社会功能的损害的社区居民。不按具体的疾病来界定接受社区干预的人员从而使之能涵盖更多的残疾类型,为更多需要在社区中接受特殊服务的人服务。
二、残疾人社区干预的目标
社区干预不仅使残疾人很容易得到所需要的康复、教育、就业等帮助,而且干预的内容和方法更切合社区生活实际,成效较好。另外它还帮助残疾人及其家庭建立了一个支持性关系网络,不仅能让残疾人本身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各种关心和鼓舞,而且同时减轻了照料者的压力,使残疾人和照料者都感到满意。总体来说,残疾人的社区干预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1,改善残疾人的身体机能。通过社区专业康复人员及残疾人家庭协作完成的肌体康复训练,并在配给适宜辅助用具用品的基础上使残疾人的生活尽可能自理,并能够在社区环境内自由地活动(包括步行或用轮椅代步)
2,增进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通过社区心理工作人员的沟通和疏导,帮助残疾人以更加坦然和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重申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优势,重拾生活的信心。通过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和常设的各种社团帮助残疾人走出封闭的居家生活,寻找新的生活乐趣和生活重心,建立起必要的社会关系网络。
3,保证残疾人享受均等的机会。在全面评估残疾人的基础上,确保残疾人能平等地享受最适宜的居住、入学、就业机会。根据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情况安排残疾人最适宜的居住环境。根据学龄残疾儿童基本情况和社区早期干预的成效选择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青壮年残疾人在接受恰当的职业技能训练,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实现融合性就业或支持性就业。
4,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提高生活质量。营造爱残、护残的社区氛围,不歧视、孤立残疾人。通过各种志愿者组织的活动等使残疾人得到必要的方便条件和支持以融入主流社会、参加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三、残疾人社区干预的内容
各国在残疾人社区干预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社区干预主要包括评估和计划制定,居住环境安置,身心康复训练,就业支持,社会技能培养和社会融合促进等几方面。
在瑞典等欧洲国家对残疾人的评估主要由社区的干预小组负责。每个干预小组一般由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和残疾人的主要照料者组成,有时候负责该残疾人当地安置工作的政府官员也会参加。全面评估内容一般包括认知、社会认知、生活技能、心理健康、残疾情况、残余能力等方面。在残疾人出院后正式进入社区安置前都要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以便制定一整套的社区干预的计划、确定具体的干预内容和方式、落实干预人员的职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干预小组还会定期召开例会,评估残疾人当前的情况,调整干预方案,选择主要的干预方式并指导残疾人和照料者更好地使用这些方法。
英、美等西方国家为成年的残疾人还提供三种不同的居住安置。除了传统的公共庇护站以外,另两种居住安置都在社区中完成的。一种是照料之家(care homes),一般是5个残疾人组成一个家,共同住在一栋房子里。三个家为一组,毗邻而居在一个社区里。第二种是建立在社区基础之上的团体之家(community-based group homes),一般每个团体一般由5-10个人组成,团体内的每一个人在社区中都有一套独立的住房,或和他的家人一起生活在社区中。照料之家的工作人员24小时提供各种生活照料和康复训练服务,而团体之家的工作人员只在白天提供服务,所以也常称为日间照料中心。
在澳大利亚,残疾人的社区身心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小组治疗(Group
intervention)、阅读治疗(reading therapy)、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职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独立生活能力训练(independent living training)、个人/家庭/群体咨询(councelling
:individual/family/group)、娱乐/假期策划(recreation/holiday
programme)、成年人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等等。
芬兰从90年代中期就开始提供支持就业的服务(supported
employment)和让残疾人到开放的劳务市场里从事庇护性融合工作(Sheltered integrated
work)的服务。2002年的调查发现,全国16%的庇护工厂提供支持就业服务,65%的庇护工厂提供庇护性的融合工作。大约200人在庇护中心的帮助下,在开放的劳务市场内找到工作。大约有1600个成年智障者在普通的公司从事庇护性的融合工作。在瑞典,负责照顾和安排智障人白天活动的地区日间看护中心有时也提供一些有工资的简单工作。
各国一般都在成人教育中心和社区教育中心为残疾人开设社会技能训练。而在社区照顾和促进社区融合方面德国还推行一种“邻里之家”的服务项目,社区中的居民不仅能享受来自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居民的家庭清洁、临时护理、烹饪、园艺、家电维修、上街购物等居家生活照顾的内容,还能享受陪家人交流、朗诵作品、举办时装表演、音乐会、化妆舞会等文化娱乐业服务。
现阶段我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社区残疾人协会,并发挥密切联系残疾人、反映残疾人意愿,带领残疾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生活的作用。(2)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为残疾人提供帮扶服务。(3)以家庭为基础,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4)培养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活跃残疾人文化生活。(5)建设社区无障碍环境,方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6)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提出,社区残疾人协会的主要职责是: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好本社区的残疾人工作:密切联系残疾人,代表其利益,倾听其呼声,反映其需求,维护其合法权益;联系有关方面,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服务;倡导"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团结、教育、带领残疾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生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四、残疾人社区干预的模式
由于政府主管部门及历史传统的不同,各国残疾人社区干预采取了许多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在当地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不管采取何种模式,由谁在主管和负责,社区干预都使残疾人在社区中建立起各种社会支持关系网络,并以此作为残疾人获得社区帮助和照顾的基础。
社区管理模式就是由一个社区管理组织来管理社区内所有残疾人的康复情况。他们给每一个残疾人提供个别化的康复计划、监控康复服务的情况,并根据情况调整康复的投入。社区管理组织有管理的责任,但是社区内的专家还是要提供相应的指导,但这不是残疾人和医疗、康复等专业机构直接建立的关系,残疾人也不需要去医院等专业的康复机构。
康复小组模式就是一个专业医生负责对一组残疾人的社区干预工作。这种模式使有相同问题的残疾人在社区内一起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有利于建立起较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专业医生下到社区进行的康复指导能使残疾人的各项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有较好的康复效果。与此类似的一个模式是专家小组康复模式,即由多学科的专业康复医生轮流上门对一个或一组残疾人进行干预训练。
社区照顾模式就是当地社区和专业机构合作,把正式专业机构的服务和社区中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志愿者组织、宗教组织等)结合起来向残疾人提供服务。社区内非正式组织向生活在该社区内的残疾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组织日常娱乐、休闲活动等,而社区内专业服务机构提供评估、康复、训练等专业干预服务。这种模式能使残疾人得到更好的康复服务和照顾,从而更好地融人社会,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品质。
我国目前采用的几种社区干预模式:(1)专业性康复机构的社区服务部模式,即针对某一类残疾人开展项目、相对专一的康复机构外伸到社区内的服务。如聋哑儿康复中心、精神病康复中心、弱智儿童康复中心等都设置了面向社区残疾人的社区服务部,它利用专业康复机构内的专用设施和专业人员为社区残疾人开展专项干预服务,干预效果比较显著。(2)机构联合模式,即由社区的政府出面提供必要的条件、场地和简易设备与基层医院、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横向联合开展全面干预。(3)娱乐健身模式,即以街道和乡镇的社区服务中心,以及残疾人活动中心为载体,联络或组织社区内残疾人参加的多种形式的娱乐健身活动,如集体做操、打球、下棋、读书、跳舞等。社区还不定期地提供相关的医疗康复讲座、聘请专业干预人员上门指导等。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特教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