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培养智障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发布日期:2019-02-09   作者:特教研究所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智障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常常存在学得慢忘得快等现象,导致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学习目标难以落实。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可以发现,和操作有关的学习内容,学生往往接受得比较好,通过动手操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高了,学习效果也更好了。可见,操作学习起了重要的作用。由此,笔者想通过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操作学习来培养智障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操作学习的定义

所谓操作学习,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以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能力。

二、操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操作学习在智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学具操作时可以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着眼,不能为操作而操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要适宜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于智障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学生,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有丰富可操作材料、有明显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教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操作等活动。既增长了见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如:《元的认识》学习中,不但让他们认识真正的钱币,还带他们去超市参观、购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次购物实践,既让学生学会了怎样购物,又让他们能自主地买自己想买的物品,经过亲身操作体验,真正地把知识用到了实处。

(二)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具要适量

智障学生智商都在70以下,有些还要更低,他们学习的目的性都不是很强,大都具有如触觉迟钝、运动感觉不灵敏、行为动作不协调等问题。在很多方面,他们往往离开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就寸步难行,这必然影响到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他们,操作教具可以激起学习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力。但是操作的学具数量不应太多,一则会影响课堂进度,二则如果要求学生摆放的数量太多,也不易他们记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中,只操作一种教具或者整堂课都以操作为主就不够合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调动学生思维兴趣,把握操作时机,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法要合理

用“比一比”的方法让组与组之间展开比赛的形式,使全班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你追我赶的争胜局面。这样一来,智障学生们既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产生学习的动力,也促进他们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智障学生间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智障学生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智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合作中,他们不仅要自己动手,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这有效地促进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效果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选择适合教育的人给予教育,而在于给不同的受教育者以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孩子得到自身应有的发展。对于智障学生的教学,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要因人因地制宜,但操作学习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操作学习,智障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一)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数学操作活动中包含了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成分,这些认知成分贯穿于整个操作过程,学生操作活动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认知成分能反过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智障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亦是如此,只是速度较正常的学生要慢得多。通过不断地强化操作学习,能使智障学生建立清晰深刻的表象。另外,在操作活动中教师也可以挖掘操作活动中所包含的认知成分对学生认知发展的价值,在操作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各种认知成分。

(二)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动手过程是思维和认识的过程,它可以充分调动大脑,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学生通过比一比,量一量,在动手的同时也强化了认识过程。周而复始,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了很大进步。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智障学生爱玩爱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经常要做一些与课堂要求无关的事;而动手操作则能克服这些缺点,把他们的手、眼、耳充分调动起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得到进一步锻炼

智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相比自我期望值普遍偏低,做任何事情总是希望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而在操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愿意主动去操作,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

人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对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入,社会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沟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智障儿童在沟通方面存在着多种缺陷。而操作学习,为他们有效沟通提供了一个渠道,增加了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思考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智障程度各不相同,针对学生的这些“不同”需要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相应的,在设计操作学习的时候,对于每一个学生在操作时所采用的材料、操作的过程也都不太一致。而教具、学具等教育资源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目前的教学中无现成模式可参考,这给操作学习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操作学习实施的时候,除了利用一般的教具、学具等教学资源外,还需要利用一些学校、社区等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如何更好地整合利用这些资源,为课堂组织和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新的研究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的内容多了,对有效规范的课堂组织管理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既期望达到预定目标,又不因为操作学具而浪费大量教学时间,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规范进行更严格和科学的训练。

实践证明,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操作学习培养智障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可行的,并且是有效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还会在课堂的组织管理和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碰到很多问题,希望其他教育工作者能互相探讨,提出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嘉定区成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