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作变成机制
发布日期:2019-02-09   作者:特教研究所   

——长宁初职校的医教结合实践探索

沈立  须芝燕

 

在长宁初职校,有很多脑瘫、自闭症、多重残疾的学生,亟需医学的介入。为了满足各类学生的康复需求,2007年下半年,我校积极寻求医学资源,与同仁医院康复医学科建立了医教结合的康复合作项目。同仁医院康复科主任翟近民医生及其助手每周五下午到学校来指导老师,同时,一起合作开展医教结合康复训练。

一、医生进校开展教师培训

医生初次来校,首先就对学校二十余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了有关康复医学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医生亲自示范,一边对学生进行评估,一边手把手教老师,他亲自示范按摩手法,并为学生实施初步的康复训练,让所有老师都能够有比较直观的感受。同时,医生还一对一指导了学校负责康复训练的几个教师,帮助他们加深了解医学康复知识,学习评估及康复训练方法,指导制定个别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及实施方案,指导康复全过程。一年培训之后,教师们都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训练技巧,甚至还能够结合康复原理,拓展出更多的训练方法,如瑜伽训练等。

二、医生老师家长合作开展评估及训练

每学期始,医生、老师、家长等组成的评估团队,为有需要的特殊学生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分别有专人负责拍摄评估视频,医学评估记录及医生的康复建议记录。基于评估,负责康复训练的教师协同医生为学生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及康复实施方案。康复实施过程中,评估是贯穿始终的,都由医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正式评估每学年有三次,初期评估、中期评估、末期评估。评估的结果为教师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及家校实施方案提供依据的同时,也为康复计划的灵活调整提供了依据。

周五下午的3点开始,医生和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围坐一圈,开展医教结合例会。教师、学生和家长就学生每周训练的具体情况反馈给医生,告诉医生训练的内容、时间以及频率。医生结合自己对学生的诊断,提出建议,或维持训练项目,或因变更改训练内容。例会结束后,教师带学生进入康复训练室训练,医生在旁指导,给予教师意见与建议。除周五的集中康复训练之外,教师也结合医生的指导建议,在学校中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如康复训练器械、助行器、体育运动设施等,帮助学生在体育课中进行运动康复训练。还有教师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发动班级学生共同参与,带领脑瘫学生练习简单的肢体动作。

每一学期末,老师均将日常收集的文本与视频资料制作成一个短片,呈现学生的整个康复训练过程和进步程度,包括学生基线评估数据、日常康复训练的片段、康复效果等。

三、在合作研究中探索康复新路径

在实施医教结合康复训练之余,教师与医生也在不断探索。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大龄残障学生,对于他们的康复,在医学上也是一个难题。医学较注重低年龄段的及时康复,对已错过关键期的这些学生,康复训练见效慢,甚至有些只能达到维持的效果,这些都需要医教结合共同努力探索。

教师不仅是康复实施者,更是一个在康复领域不断探索的践行者。我们的教师和医生将医教结合的学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围绕医教结合康复进行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通过文献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确立研究方向,实践康复训练,通过理论加上实践的探索,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学生康复训练效果。现已申请了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家校合作开展残障学生医教结合康复训练的实践研究》,以期在此领域能够有更深入的探索与发现。

四、建立家校合作康复机制

每个周五的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时间,家长会参与其中,帮助老师一起实施康复,并听从医生教师的建议,将康复训练延续到家中。即使有部分家长没有参与课堂,教师也与家长取得联系,将医生建议的训练方法提供给家长,让学生回家之后也能够得到延续的康复训练。同时,寒暑假期间,教师制定假期康复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学校放假期间也能够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一部分的康复训练内容。这不仅能够防止训练反复,更巩固了训练效果。

五、康复成效小结

在医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4年合作,我们惊喜发现,参与医教结合康复训练的几名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发展。有的学生以前一说话不自控地摇头晃脑,现在基本上能够自然说话,头部运动及表情都趋于正常;有的学生发育迟缓,下肢力量不够,走路总是摔跤,现在经过训练基本上能够自己走路,且摔跤的次数也明显减少;还有学生由于脑瘫,下肢肌力不够,无法站立行走,上学放学都由家长送进教室,自己站立必须借助周围人的帮助,经过康复训练,她能够独自站立5分钟,并且无需他人协助,自己借助助行器走到校门口。在医生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各类学生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