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安荣
一、背景
闸北区止园路小学在2005年开始建立资源教室,经过实践研究,资源教室的建立为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实施、促进融合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改革的推进,以及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利,教育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要、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等教育理念的重申,我们感到资源教室现有的功能定位要做到既能更好适应和满足各类型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还能为普通学校中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教育。于是,2008年在华东师大专家的指导下,在区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下,进行了学习资源中心的开发与研究。
二、过程与主要成效
(一)建立学习资源中心,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持
在制定规划前期,我们对需要接受资源中心服务的学生结构及动态变化、师资资源情况、学生家长人力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学习资源中心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所有有特殊需要学生及相关人士提供优质、全面、规范、专业的支持,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教育干预能力以及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不断提升。建设的基本途径则是:立足现有普通教育资源,全面渗透特殊教育的理念和干预技术,改变学校教育理念,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教育干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对学习资源中心的基本功能和拓展功能进行了界定,设计了区域划分:学习能力发展室包括数学学习区、语言文化学习区、思维及学习策略训练区、教师工作区、学习成就展示区、综合活动区等;信息管理室需开展收集、整理、保存各类信息资料工作,这些信息资料包括学生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以及各类服务信息,资源分中心资源信息,教师组织开展教育干预、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教学资料(服务信息记录、教育与训练影像资料等),普通教师、家长接受支持以及为资源中心提供服务的信息,转介学生的相关信息等;感知运动综合活动室的功能是为学生提供感知、运动及其整合训练、注意力及唤醒水平训练、音乐或律动特长生的训练、感觉统合及运动康复训练(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室外康复训练区无法使用时兼用);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室主要开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交往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常识认知能力的培养工作;室外康复训练及游戏区为多类学生提供感觉统合训练、康复训练、各类学生游戏活动。
(二)实施资源教学,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1.
诊断与评估
学生的诊断与分析分为医学诊断与分析和教育诊断与分析。医学诊断与分析主要由相关医疗机构和专家进行。教育诊断与分析则主要是由学校的资源教师负责进行,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主要方法是非标准化量表的测试、“临床”观察和数据统计。诊断与分析采取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如通过个案研究、单一被试和资源教学的方式,及时了解和把握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个别化教育的计划。
2.
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制定
每学期初,诊断与评估小组的老师会就每个学生的诊断分析报告进行讨论,给出比较合理的个别化教育建议,完成“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个别化教育安置表”。再由资源教师和学生的任课教师进行讨论,对照分析报告和安置表,讨论完成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把完成的计划与家长进行沟通。学期末,学校会对资源教师和任课教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小结。
3.
培训资源教师,实施资源教学
资源教师的培训主要采取在职在校培训,注重做到三个结合:其一,基础知识学习和实务技能培训相结合,通过自学和专题讲座、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实务技能的运用、学习讨论和专家点评,使基础知识和实务技能培训紧密结合。其二,实务技能的学习和临床教学方式实施相结合。在开展实务培训时,每位教师选择一名随班就读学生作为资源教学对象,边学习,边实习。每位教师先后针对所选择的一名学生开展教育评估、系统信息的整理和评估、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资源教学方案的设计、资源教学的组织实施等实习活动,培训效果较好。其三,轮训与轮岗、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我校将通过五年时间对学校任课教师进行办班轮训,在此基础上将重点培训1-2名中高级专业资源教师。为了使被培训的教师能更快地进行“临床应用”,我们采取了轮训与轮岗相结合的办法,即获得初级证书的资源教师担任学习资源中心个别化教育的资源教师,负责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校本课程的管理和相关课程的资源教学。
在华师大专家和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大力帮助下,学校先后对18位教师、3位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了资源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他们初步具备了观察与诊断、分析与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资源教学的能力。资源教师的校本培训推进了个别化教育的有效进行,使普通学校的教师也具备了特殊教育的能力,使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成为一种可能。
(三)加强学习资源中心管理,确保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充分发展
1.
建立管理网络,健全管理制度
(1)建立管理网络
闸北区学习资源中心(小学)建立了由区教育局领导,区特教中心提供技术指导,止园路小学学习资源中心课题组具体实施的管理网络。
(2)健全资源中心制度
学习资源中心建立了随班就读对象的认定程序、随班就读教学管理制度、随班就读工作研究制度、随班就读班级督导制度、随班就读心理咨询制度、随班就读学生评价制度、随班就读工作考核制度、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个人档案、资源教师培训制度、资源教师工作职责、资源教师工作津贴和奖励制度等。
2.
明确资源教师的工作流程
学习资源中心明确了资源教师的工作流程:观察与分析—决策个别化教育—建立学生档案—诊断与评估—制定IEP—制定IEP实施方案—实施资源教学—后测评估。
(4) 制定资源教师的职责(见表1)
表1
资源教师的职责 |
|
观察与评估 |
1.启动转介程序,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熟悉转介流程和设计表格的等 |
2.从班中筛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
|
3.观察收集学生在班中学习具体情况 |
|
4.汇总、评估观察情况,为鉴定和评估作准备 |
|
诊断与评估 |
5.
运用量表,进行教育诊断测验 |
6.
根据需要制作单一被试,进行生态评估 |
|
7.
汇总撰写评估鉴定报告 |
|
IEP的制定 |
8.
根据诊断与评估、初步制定IEP |
9.
实时记录和定期整理并评估学生在资源班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建立详细档案 |
|
资源教学 |
10.在资源教室实施直接的小组或个别教学 |
11.进行个别训练和指导 |
|
12.设计或修改个别化教育计划方案 |
|
13.动态实时评估学生接受资源教学发展状况,为修改IEP作参考 |
|
咨询与沟通 |
14.为家长提供教育咨询 |
15.为普通教师提供教育咨询 |
3.
加强过程性管理,提高资源教学效率
(1)制定课表
每学期开学初根据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安置表制定好学习资源中心的三张课表:总课表、各教室课表、学生个人课表,以保证资源教学的顺利开展。每周三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半,片区内近二十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准时来到资源中心按课表上课。
(2)加强检查
管理小组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了解资源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情况。包括:每月一次的资源教学方案检查,每周资源教学巡查、期末学生一人一档的检查等。
(3)加强评估
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估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教育教学管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把握学生的发展起点,明确学生的发展目标,监控学生的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我们采用单一被试的方法,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进行了学业成就评价和基本能力发展评价。经统计,有33.3%的学生学业成绩呈进步趋势,52.4%的同学为稳定。学生基本能力的评估包括了学习参与度、学习策略和注意力三个方面,其中学习参与度的评估从课堂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完成作业的情况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三个维度进行,有51.1%的同学呈进步趋势,38.1%的同学稳定。其次,我们从学生的时间管理和记忆力情况对学习策略方面进行了评估,其中有85.1%的同学在时间管理上呈进步趋势,有71.4%的同学在记忆力方面呈进步趋势。
三、反思
1.
加强学习资源中心的课程开发与实施
我们从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出发,已研发了学习策略研究训练类、学科知识类、心理健康教育类、感知运动类、动手操作类和社会适应能力类的六类校本课程。今后,还要对这些课程进行精加工,通过课程的实施进一步加以完善。
2.
加强对学习资源中心的管理与监控
我们制定了课程的管理细则,设计了课程实施方案,建立了个训档案,开展了相关课程的资源教师培训。今后,我们还要加强对中心的管理与监控,立足片区内学校和学生的特点,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满足不同类型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
(作者单位:闸北区小学学习资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