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随笔
潘 静
近期,有幸聆听了特级教
是呀,“如果我是学生,我学会了什么?”一句朴素却耐人寻味的话语,高度概括了二期课改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它对我们的残障学生来说,能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会一些个人的、社会的及职业的适应能力,这对他们的发展而言是最有成效的,也是最需要的。
然而要真正在每一堂课上都能让学生学会点“什么”,发展些“什么”,是很不容易的。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们在课前花费很多时间进行课件制作、资料准备,撰写教案,但上完课问学生,却令人失望,有的一问三不知,有的答非所问。如果教师课后不去了解这些情况,也就不会去反思:为什么一堂课上完后学生没“什么”发展和收获?如以一位理科教师执教《听觉、耳朵、助听器》这一课为例,这位教师在课前颇费心思,进行了认真准备收集、整理大量的资料,甚至还制作了一个专门的网页。教师本身各方面素质也不错,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气氛颇为热烈。但是课后,竟没有一个学生能说出自己耳聋的原因。在听完课后,
“如果我是学生,我学会了什么?”看似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却需要教师,尤其是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策略,使用媒体时,常常想着学生,想着让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发展,这才是教师在新时期自身发展的真谛。
记得有一位哲学家说过:“生活之树常青。”教育生活也是一棵常青之树,它不断提供给我们智慧的果实,也不断给我们提出新问题。教师只有牢记:“如果我是学生,我学会了什么”,才能使残疾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才能使教师工作常青常绿。
(作者单位: 闵行区教育教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