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大家一起来运动》教学案例
唐静
一、教学背景
《大家一起来运动》是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绘画水平,结合刚结束的2008年奥运会主题而设计选编的教学内容。选材意图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各种运动姿态,学会用圆形、长方形学具,发挥想象,正确拼贴出运动人物的造型,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意识。
我班共有10名学生,均属中重度智障儿童,其中中度智障(IQ:54-40)5人,重度智障(IQ:39-25)5人。他们在绘画能力方面差异明显,根据学生在认知、观察、想象、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整体表现,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A组4人,观察、模仿、动手及想象能力均较强,画面大胆,比较有个性;B组3人,模仿能力尚可,欠缺想象造型能力,画面构图不够大胆;C组3人,临摹画面有困难,动手操作能力弱,需个别辅导。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要突破常规的模仿绘画教学模式,力求使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自主地表现生活中熟悉的人物运动姿态。考虑到A、B、C组学生在绘画能力上的差异,创意拼贴动态人物的要求主要针对A组学生而言,B组能抓住要点大致模仿拼贴出简单的、自己喜爱的运动人物即可,C组则在老师帮助下在已有轮廓内拼摆1个动态人物。
二、教学设计
1.设计要点
以往美术教学往往不敢要求智障儿童“创新”,只是让学生简单地临摹图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发现智障儿童完全是有潜力可挖的,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教材内容的可变性和灵活性,同时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兴趣想“动”、有条件能“动”、有信心“动”好,这样才能把课上活、上好、上出精彩!
2.教学过程设计
《大家一起来运动》主要以08奥运的图片来引出教学主题,而后分别通过示范拼贴、变化延伸、拼贴大考验、拓展欣赏、“体育宣传栏”等形式来丰富和完善教学过程,整节课的设计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三、教学过程
片段一:引导学生观看运动照片
北京刚承办了世界瞩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全民奥运热潮一浪接一浪,我们的学生每天也在积极参加快乐1小时的体育活动,这正是引入课堂的最好素材。因为真实的场景随处可见,奥运赛场上运动员参赛的照片资料对于学生来说既亲切又熟悉,因此以运动员参赛照片资料来导入课题将是非常自然而有意义的,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十分有益。
这一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奥运健儿在赛场上的风姿,激发了学生为祖国而荣,为中华体育健儿感到骄傲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既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结合时事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片段二:利用旧知识打开新思路
课程改革强调“有效教学”,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抓住绘画题材中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要素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于是我从第一教时拼贴过的“基础人物”入手,先复习观察、拼贴人物的基本顺序。然后,以“举重”人物为基础学习内容,通过改变人物的四肢形态,如抓举、挺举等,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到人物在体育运动时,四肢的摆动幅度和方向是可以改变的。接着,我再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既然四肢的摆动幅度可以改变,那么人物头和身体的运动方向是否也可以改变呢?这是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考察。随即我再出示“标枪”、“骑自行车”、“体操”等运动幅度较大的人物形象,并显示相同的拼贴顺序,不同的动态效果,这样,学生的想法从画面的呈现中得到证实,思路也进一步被打开,想象出更多的人物运动形态。
片段三:学会操作巩固认识
这是教学的关键部分,有了前一环节的铺垫,并给予学生由看→扶→放的实践机会学会操作,让学生巩固对运动人物拼贴灵活性的认识。首先,教师扮演“拼贴师”的角色,请学生观察,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当场拼贴一个运动人物。然后尝试对人物四肢的摆动方向、幅度稍加改变,形成同一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形态。最后,鼓励学生实践操作变化人物的不同姿态。这样,就把拼贴的任务无形中还给了学生。这个过程有益于学生拓展思维,在增强体验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片段四:观摩示范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
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采用的方法是结合我国优秀体育健儿积极备战08奥运会的主题,逐一呈现我国著名运动员姚明、刘翔、郭晶晶、张怡宁等体育健儿矫健的英姿,并同步呈现每个运动项目不同的拼贴效果,变化不同的运动姿势。最后再拓展呈现其他多种学生可能知道,但并不一定熟悉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拼贴图,并用抢答的方式展现。该环节主要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维的作用。
片段五:完成“体育宣传栏”,融入思想教育
这是教学的最后环节。通过设计“体育宣传栏”的形式来组合、展示学生的创作作品,让学生通过集体智慧的展现来感受集体的力量。同时也利用主题内容来激励学生向体育健儿学习,发挥特长,为校争光!将思想教育自然地渗透于美术教学中。
四、教学反思
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贴近学生生活
我在教学中注重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跟着他们的思维来实践拼贴运动人物形象。例如,在“拼贴大考验”环节,我询问学生:“平时最喜欢什么运动?”这个问题是开放的,学生会有许多不同想法,那么就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即时把他们最喜爱的体育项目拼贴出来,这样教学既真实,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要求就相当高。
2.激发学生的想象,鼓励突破创新
教学中,在示范拼贴的基础上,我再次把问题抛给学生:“ⅹⅹ体育运动还可以有其它的动作变化吗?”根据回答再让学生演示确定动作特征,尝试现场改变拼贴人物的动态。这样,学生由兴趣→体验→实践改变,最后呈现出的作业效果出人意料:体育运动拼贴项目繁多,有的甚至拼贴、添画了骑自行车、轮滑的高难度动态。有3名学生拼贴了篮球项目,但动态完全不同,有原地投篮、有空中灌蓝、还有向后灌蓝的动态。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很难让人相信是出自智障孩子之手,但他们真的做到了,而且完成得非常好。
(本课获得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一等奖)
(作者单位:宝山区培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