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琴
今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六十华诞,我自己也迎来了从事特殊教育的第22个年头。与上海特殊教育近百年的历史相比,22年只是短暂的一页,但我很幸运,因为我见证了我们国家,特别是上海市特殊教育的飞越发展,见证了我们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步步振兴。
22年前,我第一次踏上特殊教育的讲台,面对的都是些智商在70左右的学生。从教材到教法,从课程设置到学生管理,直至学校的设施,都跟普通学校差别不大,很难满足孩子们对教育的特殊需求。
在我的从教经历和我们学校发展的历程中,我认为有两次跨越式的发展。
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我校开始招收中度智力障碍学生,我们也开始接触到智商在50以下的孩子。学校原有的一整套教学模式无法适合这些中度智障的孩子,教师们常常面对学生束手无策。当时,学校上上下下都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加强教师培训,改变课程设置,增添仪器设备。学校开始了探索适合不同特殊孩子需要的快速发展之路。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学校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日益齐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学校可以为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脑瘫、唐氏综合征、自闭症、苯丙酮尿症等多重残障儿童提供专业支持。我们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校本课程能够针对不同孩子的需要;教学形式包括了班级教学、个别化教学、走班、送教各种形式。我们有了各种专业的训练仪器,也有了专业的训练师,康复师。学校还搭建了“医教结合”的平台,请来了医生,共同为有各种需求的残障孩子服务。现在,评估手段现代化、康复训练专业化、课程设置个性化、教育教学人性化,真正体现了特殊教育的专业内涵。
22年前,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特殊学校今天的面貌。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特教人的辛勤努力下,我们的特殊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我们祖国六十年沧桑巨变的缩影,中国的残疾人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户。现在,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特殊教育事业更加关注,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相信,在新的起点上,我们的特教事业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作者系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