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成功 就是最大的回报
发布日期:2019-02-18   作者:特教研究所   

罗英

 

n       教育感悟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承担者。我们要增强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发掘残障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在教书育人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我深深地感到音乐可以带给盲孩子们比正常孩子更多的乐趣,因为音乐是他们唯一能够较完整感知的艺术。我和他们一起歌唱,手把手地教他们演奏乐器,在艺术的殿堂里感受到色彩,体验着喜怒哀乐;为优秀的学生请来专业乐团的演奏教授乐器,组建乐队,让他们可以和健全的孩子一样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为困难学生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设立专项基金,帮助他们学习音乐;带着他们参加市、区、全国的艺术比赛,参加上海市国庆五十周年的大型文艺演出;带着他们走出国门赴日本长崎参加蒲公英音乐节;共同为学校争得了长宁区首批艺术特色学校的荣誉。

经常会有人问我:你为什么选择在这样的学校工作?你怎么还在这里工作?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我还不敢说“无怨无悔”,也有很多想法。在看到自己昔日的同窗好友们,有的在少年宫带着那些百里挑一的漂亮、可爱的孩子们,有的在外资企业里拿着高薪时,我也有失落,也有动摇,也曾经有机会在我面前让我选择。但是看到音乐给盲孩子们带来的乐趣,看到他们在音乐活动中那种陶醉的神态,看着他们从小小的、不懂事的、忧郁而胆怯的走过来,到今天健康、自信而快乐地站在舞台上向社会展示他们才艺的时候,我体验到了我的成功。当酷暑时节,学生们悄悄在我办公桌上放上几块西瓜时;当下午三四点钟,我的学生们外出实习回来递给我一个烤红薯时;当我感冒打喷嚏,讲台上突然出现一瓶维C药丸和一包餐巾纸时,我好感动,我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快乐。我想学生们为我做了他们能够做的一切:把微小的却是真情的关怀给予了我。我怎么能离开他们,我也应该做我能够做的:留在我的岗位上继续做他们的老师。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有很多的困难,有的残疾孩子甚至不懂得如何关爱自己,不懂得注意安全,不懂得生活,不懂得规划自己的将来……他们需要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点一滴地教会他们,他们需要我们老师的关怀,更需要我们老师为他们去努力争取、呼吁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权利。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看到在学校任劳任怨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教师们,将要退休离开学校,离开朝夕相处的学生时的那种留恋和不舍时,我才明白什么叫“无怨无悔”。

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我听说曾经手把手教他弹奏钢琴,辅导他考上长春大学音乐系的学生廉仲华当上了富阳盲校的音老师时,我欣慰;当我当年的学生家长让我为她的孩子陈敏敏挑选演出服装时,我知道她又要去参加全国比赛了,我高兴;当我钢调班的学生庄丽从日本留学回来,带着她的新婚丈夫来看我,告诉我她丈夫是日本的政府官员,她自己也在日本公司找到了工作。看到健全的先生悉心地照顾她,她脸上的那种满足和安详,让我回忆起她刚进我们学校时的那种无奈和痛苦,我可以放心了;当杨奕和李文瑾在钢琴公司当上调音师,他们的父母激动地拉着我的手告诉我,他们干的比健全人还好,完全能够自食其力时,我满足了;当我的学生在全国残疾人文艺会演的舞台上,为上海代表团夺得了唯一一块金牌时,我感到无比的荣耀;当已经毕业的学生在我生日那天,从遥远的地方送来鲜花和蛋糕时,我一下子觉得我拥有很多,我真幸福,因为学生的成功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一批学生毕业了,又来了新的一批,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需要而来,掌握了各种技能和知识走向社会,走向更高的学府。一代又一代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着,把爱心和责任心传递。扎着小辫子进来,两鬓花白离去。我相信:有我们大家的努力,有社会对特教事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各级领导对我们特教工作者的关怀和鼓励,我们的特殊教育事业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 上海市盲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