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2019-02-19   作者:特教研究所   

李 萍

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零拒绝”理念的不断深入,特殊教育教育对象已经向重度、多重障碍发展,面对着学生障碍类型多,病症复杂的问题,教师们现有的能力无法应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我区教育局根据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提出了师资建设的新目标:特殊学校的教师要成为双师型的教师。近年来我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目标,进行多渠道、多元化的师资培训,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

(一)加强医教结合 提高辅读学校教师的康复技能

我区通过与卫生局签署的“医教结合”合作项目,定期开展医教结合工作,以此提高教师的康复理论与康复技能水平。通过邀请专家开设讲座、专家与教师一对一的结对带教、教师与专家的科研课题合作、教师到医院去接受医生的现场指导等各种培训形式,教师们在医学康复的理论知识和康复技能的掌握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了提高本区教师的康复技能,我区加强了与国内外机构的合作。邀请了日本名古屋大学的荫山英顺教授和爱知大学的河野文光教授等外援为本区的教师和家长进行为期三天的动作疗法的理论讲座和现场指导,提高教师们的康复技能。

(二)加强自培和他培 提高初职校教师的职业技能

    面对着学校专业课的不断开设,初职校的教师要进行转型,原来的文化课的老师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去学习专业技能。学校通过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外出学习、师徒带教、开展教师专业技能比赛、进行专业课的课程开发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努力提高初职校教师的职业技能。

(三)向普校教师普及特教知识  提高普校教师融合教育能力

普通中小学教师对特殊学生认识不足,因而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能付出一份爱心,而对随班生的帮助缺乏方式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区从2005年开始将《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策略》这门课程列入教师培训的必修课,每个普校教师都要参加培训,并给予2个学分,此项培训得到了普通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也提高了普校教师融合教育的能力。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了特殊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上海市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提到了特殊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特殊教育是以残障和超常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为基础,满足特殊需求的教育。要坚持按需施教,给予理解关爱,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个特殊学生都能获得更好发展。”“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而这些目标的最终实现主要依赖于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特殊教育教师需要专业化的素养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是指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具备较宽的专业范围掌握每类特殊儿童的基本特点、特殊教育需要教育教学方法等基本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为不同的儿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作为一个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除了应掌握教师所共同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之外还应掌握关于残疾儿童的身体、心理、医学、康复、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对残疾儿童身心缺陷进行诊断、评估及教育、康复等综合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特殊教育能力。具体来说特殊教育教师应具有普通理论知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特殊教育基本技能。

(二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1.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机制

由于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特殊教育的技能,因此应该有相对完善的培训体制来保证教师能够随时充电获得新的知识理念激发教师的活力更好地为特殊教育事业服务。虽然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大力支持但还是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学校不能为教师提供连续的培训使教师在从事特殊教育事业后几乎没有时间接受培训和深造、提升自己的素质这样在教师面临新世纪的新挑战时知识和技能还处于老化状态很难接受新的挑战教师专业化更难发展。

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培训制度使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培训系统化、制度化使特殊学校在职员工接受培训义务化、专业化和责任化,使培训主体行为及培训主体的资格认证规范化。

2.拓展课程资源进行网络培训

目前在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资源支持。比如专业培训机构的缺乏:除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和特殊教育学院承担着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培训任务之外,还没有第二家机构承担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后特教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但是华师大的教师的特教培训远远不能满足特殊教育教师的需要。其次是网络资源的缺乏,目前全国或上海市专业的特殊教育网站上缺乏有关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有效的课程资源,教师无法从网上学习特教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特殊教育一线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较零散,进行特殊教育专业集中培训既浪费时间,同时从经济成本上核算上来说又相对比较昂贵。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培训,既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丰富的特殊教育网络课程资源提供远程交流互动空间开展特殊教育专业的培训,又可以解决时间与空间上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3.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两个纲要中我们读到的信息,特殊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创设适合残障儿童教育的环境,满足他们独特个体的教育需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要实现这些育人目标就要求我们的特殊教育教师对每个残障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生理条件、智力状况、主要的身心缺陷、异常行为、目前发展状况进行详细地了解,掌握每个残障儿童的具体教育需要,并给予相应的满足。这种独特需要的满足,既包括针对残疾状况对他们进行的基础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的教育,也包括了对他们进行的补偿性课程的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开展教研活动时一定要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内容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教研活动内容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研活动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4.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个体的需求是其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前要求教师有一桶水,这桶水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死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教育对现在的教师的这桶水提出了更高的质的要求,这桶水必须是“活水”,是“涌泉”。因此需要特殊教育教师不断地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不断地加强自我充电。

教师的职后培训是教师教学保持先进性生命力竞争力的必要途径通过前瞻性、可持续性的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规划,增加有关学龄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病理与康复、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培训内容,使培训与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实践有效结合,职后培训课程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普陀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