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
两年前我接了一个新班,在这个班中有一名随班就读生小胡。当时小胡给我的印象是很内向,在班中基本没有什么声音,下课后她不会主动找同学玩,也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一起玩,她显得异常的孤独。与她的前任班主任沟通后知道,她的智商只有66,为随班就读生。
这是我从教十六年以来遇到的最特别的一位学生。该用什么方法与她沟通?她能掌握一些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呢?班中有这样的特殊学生我该如何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呢?我觉得自己有点儿手足无措……
值得庆幸的是我校一直以来十分重视随班就读工作,学校建立了一支随班就读工作团队,通过团队工作会议我了解了小胡的学习基础与实际能力水平、学习特点与需求,特别是知道了很多前任教师在教育小胡时积累的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让随班生快乐地成长,和谐地发展,需要为她创设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目标。
一、
创设教育环境
首先,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使他们在情感上得到同伴的支持,从而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责任感。为了让小胡成为班中的一员,我积极发挥小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一对一,一帮一”的结对互助组,用同伴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她在困难时,能有伙伴帮助她解决难题,使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其次,抓班级文化建设。在展示本班学生的优秀作业、手工作品、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时,把小胡的平时作业成果、各类活动的影像资料也进行展示,帮助她树立起“自己也是班级一员”的观念,从而激发热爱集体的情怀。
再次,为小胡创设一个展示的舞台。我根据小胡比较擅长绘画的特点,让她在主题队会、十分钟队活动、升旗仪式上参与制作道具的工作。每当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小胡就显得特别快乐。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她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找到自信,体现自己的价值。
(二)
与学科老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胡,更大程度地发掘其潜能,我经常利用随班就读教研组教研活动时间联系和组织任课教师商讨小胡的教育教学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教学活动。通过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我了解了小胡在其他学科上的变化,同时也让其他
(三)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父母与孩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随班生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可是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小胡来自于离异家庭,与父亲、奶奶、爷爷一起生活。她的生活和学习都由宠爱她的奶奶负责。自从拿到了医院开出的智商报告后,小胡的家长对她的学习彻底放弃了,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面对这样一种消极的态度,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家长看到希望,树立起孩子能教育好的信心。因此每当小胡取得一点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我都会打电话告诉家长。比如小胡书写工整了,课文能读通顺了,画画色彩鲜艳,乐意参加班级活动……在表扬声中,家长渐渐感到了自己的孩子的进步,从孩子的转变中也找到了信心。在以后的沟通中,我不仅表扬其进步之处,还告诉家长小胡的不足之处。家长很乐意接受,并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有一次,小胡的父亲竟主动打电话来询问孩子的近况,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可见,家长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有了家长的配合,小胡校内辅导的内容在家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她与同学的距离在缩小,渐渐地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习惯也一天天地好起来了。
二、
开展分层教学
一年级入学时,小胡的识字量在20个以内,拼音一个也不认识。到三年级时她的拼音还未认全,只有简单的双音节拼读能力,三拼音的拼读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识字量也只能掌握普通学生识字量的20%左右。随着年级的升高,到了中年级,一篇课文经过反复预习,基本能做到一字一顿地读通。课上如果教十个生字,课后只有一两个生字能认读,每次默写几乎“全军覆没”。语文作业态度认真,但是书写不规范,而且经常加笔画或漏笔画。写作文对她来说更是一大难题,句子不通顺,逻辑比较混乱。小胡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较普通学生落后许多,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
(一)
调整要求
制订目标
考虑到普通学生和随班生认知能力的不同,我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普通学生,明确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而对小胡则降低要求,减少知识的容量和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接受知识的容量上要求不同:普通学生数量多,容量大;小胡数量少,容量小。二是掌握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求不同:普通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大一些,小胡只掌握容易的知识。三是获得能力的重心上要求不同:普通学生注重于分析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对于小胡则注重于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
加强指导
培养能力
汉语拼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小胡加强汉语拼音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她识字、阅读。首先,我要求小胡每天早晨提前20分钟上学,利用这段时间运用注音读物对她进行汉语拼音的强化训练,要求熟记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其次让她在当天要学的生字上注拼音,用跟读的形式进行反复训练,让她学会用拼读音节的方式认识生字,读通课文。课间,安排“小老师”带领她朗读课文,直到熟练为止,这样既强化了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又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三)
联系生活
理解词意
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课本中一些词句的理解,普通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完成,但是对于思维缺乏概括性和逻辑性的小胡而言,理解生字新词却是一项艰难且巨大的“工程”。因此,我在教学实际中有层次地对小胡进行个别化教育。例如:在理解“全神贯注”这个词语时,我一方面布置普通学生自学单词,一方面,为了让小胡能理解,我运用了找近义词“认认真真”、“一心一意”、“聚精会神”等词来表述,课后运用造句加深她对这个单词的理解,于是乎“电视太好看了,我全神贯注地看着。”“小明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看,原来那儿有精彩的节目!”等一些句子从小胡口中蹦出。就这样,“全神贯注”这一词语在她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
(四)
分层提问
提供坡度
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质量监控中小胡取得了61分,这对她来说是一个突破。具体分析她的考卷,发现阅读理解对小胡而言是个难点。因此,我根据小胡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提问上设置坡度,利用任务分析法将问题拆散,设计出“零件”问题,帮助小胡一个一个地“加工”回答,通过问题的解答,一层一层的递进,引导她完整而准确地回答问题。
此外,上课时只要是需要观察多媒体课件再进行回答的问题,我总是设计两个层次的问题。较低层次的具体形象简单的问题,留给小胡回答。较高层次的抽象理性复杂的问题,要经过思考才能理解的,留给普通学生。对于复杂的问题,其实小胡也在想、也在听,只不过感到有点困难,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但她在认真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后,基本就能够和大家一起理解了。
(五)
梳理难点
不断强化
从五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一单元质量监控试卷上看,小胡在考查基础知识方面的积累题型和阅读理解题型中,对基本的词语、句子的理解的得分率保持得比较稳定。因此我就对小胡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能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罗列出了“默写词语、积累名言、古诗,课文重点段落背诵等7项重点补缺的内容,利用课后的个别辅导时间对她进行强化训练。不仅如此,我还发动了伙伴的力量,把班中品学兼优的同学小陈和小浦安排在小胡的邻座,让他们结成学习互助小组。一有时间,他们就会轮流教小胡朗读课文,帮她默写,还教她完成不会做的作业。为了帮助小胡扫清学习中的障碍,课前我先辅导她进行预习,认识生字,读通课文。课后及时帮助小胡复习。在助学伙伴、老师的帮助下,小胡对学习有信心了,也渐渐地养成了好习惯。
三、
提供发展空间
随班生虽然在认知能力方面有缺陷,但他们在艺术、劳技等学科方面有潜力。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善于发现她们身上的亮点,积极挖掘其潜能。
小胡的语言思维能力很弱,上语文、数学、英语等课时,总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但在美术课上,她却判若两人,专心致志地埋头画着……线条柔和,色彩搭配和谐。美术老师发现她的这一特点后,经常指导她的绘画技能:怎样使线条画得更自然,怎样配色更鲜亮。在老师的指导下,她的兴趣更浓了。每当画完一个部分,她就迫不及待地让老师来看。当她的作品完成后,老师特意将其作品进行展示,小胡在这一过程中显得非常开心,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为了进一步发挥小胡的长处,我还借助每学期的艺术节,把她的画作送到学校参赛,小胡的作品获得了学校艺术节的三等奖。为了提高她的兴趣,使她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我就与美术老师商量利用一周两次的时间,在资源教室对她进行“一对一”的美术技能方面的个别辅导。
现在小胡已经能够利用她的特长在集体中发挥作用,在小干部的带领下利用每月出一期黑板报的机会,小胡总是负责版面的绘画工作。
四、
我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