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聋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发布日期:2019-03-04   作者:特教研究所   

上海市第四聋校 金育萍

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这为聋校课程改革与发展明确了路径。

2007年教育部颁布《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简称《实验方案》),时隔十年又颁布《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聋校课程体系趋于完善,体现举全国之力推进聋教育课程改革,着力指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聋教育发展,为基层学校提供课程基本要求,对于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聋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推进聋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成为当今基层学校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学校展开了相关探索。

一、研读《实验方案》与《课标》

研读《实验方案》和《课标》,把握聋教育教学改革脉络。

(一)领会《实验方案》精髓

聋校课程改革着力体现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全面提高聋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实验方案》对课程设置提出三结合原则:均衡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通篇浸润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认为:课程执行者需遵循听障儿童身心特点全面实施教育,努力达成义务教育的一般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尽可能通过有效手段缓解听力障碍对学习的影响,使他们最大限度获得应有的学习能力。而今面临的听障学生千差万别,课程需要教育者在不断完善中适应学生的要求。其次,三结合原则是学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与准则。学校既要重视在国家统一规范中将《实验方案》与《课标》落实到教育实处,又要主动对接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的特需、以及地域文化特色来助推课程落实。《实验方案》为学校个性化落实课程提供了发展空间,学校作为课程实施主体,富有特色落实国家课程,诸多内容有待研究,我们任重而道远。第三,课程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在循序渐进的研究中唤醒教育者的理念、迸发出教育智慧。在法之必行,行之有效中呈现学校课程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个性化,适应每一位听障学生学习需要。课程执行过程必然指向研究听障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

(二)知晓学科课程标准

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标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因突出听障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而形成相对独立的标准(文本)。它不仅吸纳了当今普通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更是汇聚全国各地听障教育学者、一线教师的经验。2016年教育部集中颁布了14门课程标准,第一次阐述了聋校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主要内容,明确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评价和实施建议;为教育者指明了学生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强调了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明确了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宗旨的一系列基础性要求。从《实验方案》到《课标》是聋校课程细化的过程。

《课标》把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转化为具体内容予以实施。学校与教师不仅需要把握这一时期听障学生教育共有的身心特点与学习规律,更需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教学研究方法去掌握学生差异,把握每位学生的个别特征。多视角、全过程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为教学定出合理的容量、难度、方法等举措,才有可能达成“一个也不落下的目标”。落实课标,我们需要厘清几点:第一,《课标》是学科教学的基础性要求,是听障学生一般学习达标要求,具有群体性、底线性的特征。第二,以学生的视角看课程,着力于关键时期、关键点的教育,让其获得充分补偿与发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三,掌握课标,指导教学,有效处理教育对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学校、教师落实课标的关键。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全面落实《课标》,不是简单划一地规定教学内容、进程、要求等,而是依据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让每位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能力,进而达成各学科课程标准。第四,借助评估,掌握学生差异,是学校教师执行课程标准研究的切入点。学生差异源于他们的生理基础、认知水平、以及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活环境。了解差异、懂得每位学生的学能基础,以及各自的优势、劣势,可以提高学校教师在设计内容、选择策略、编制各类练习等方面的教学针对性,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对学生差异,着力提高教师评估学生的能力,是有效推进执行《课标》的重要发展点。

二、落实国家课程

基于上述对《实验方案》和《课标》的认识,学校积极付诸于行动研究,在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形成学校课程特色。

(一)理念:无缝对接

国家课程设置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听障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等观念。学校多年的听障教育研究,形成了“补偿-发展”教育理念,提出:“以听障学生发展为本,在发展中获得补偿,在补偿中促进发展”。在实践中增进了价值观、发展观、教育教学观、评价观等的转变,形成独特见解。“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在理念上达成一体化。学校以追求科学发展,促进健康成长为宗旨,通过连续三个三年发展规划,在课程与教学、教师培养、学生活动、学校管理、资源整合等五方面作出持续研究。尤其07年后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将听障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补偿-发展”教育思想具象化,浸润于学校课程建设之中,使得学校课程建设有思想,言之有据;能操作,行之有物。进而在办学实践层面上形成与此匹配的“四融”策略:融通医教、融合学科、融会生活、融达未来。

(二)课程:校本设计

学校立足课程发展研究,依据《实验方案》对听障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科目、年级、课时等相关规定,结合上海市对聋校课程建设的要求,通过制定与完善学校课程方案、编制学科课程纲要、教学设计等路径将国家课程从学校、学科、课堂教学三方面分层实施,助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1.课程设计

结合实施国家课程,我们引入“医教结合”“活教育”等理念与思想,充实学校课程与教育教学研究。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贯彻课程设置三结合原则,在国家课程转化为学校课程内容过程中,形成第四聋校“补偿-发展”教育课程框架体系。

围绕学生发展之需,我们对应国家课程,结合地域特点,适时调整科目,开发了以“改善、预防、促进”为核心的康复课程;完善了以“再构、宽基、延展”为核心的学科课程;重建了以“自信、感恩、责任”为核心的活动课程;优化了以“润趣、智作、创艺”为核心的技艺课程。四个板块课程相对独立,但紧密相联,环环相扣,涵盖了学校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教育教学整体活动。

2.编制课纲与教材

从07年起,学校组织教师参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原有的各科教学计划、教材、教参,全面厘清各学科科目框架、内容、知识技能等序列,形成学校课程纲要。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强化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学校相继研发了《个别化听觉语言康复》《感觉统合》《认知训练》等校本康复课程充实学校课程;编写了《墨趣》《骑行》等20余册校本课程用于培育学生潜在能力;通过改编、调整、选用普校教材等方式克服多年来统编教材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难题。长期执着于“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让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发展,凸显以发展为核心的“补偿-发展”教育的特色。目前,对接国家《课标》,对学校课程作进一步检核与规范。

(三)教学:精准施教

全程关注学生,探索发展路径,贴近真实需求,实施精准教学。

1.引入评估

将评估引入教学之中。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开展评估促进各育综合发展研究,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成就学生健康成长,凸显学校教育特色。在学校层面提出教育教学工作需基于学生评估。以发展为核心,力求通过评估学生、撰写评估报告等方式,使教师在学习操作中建构科学评估的意识,学习如何正确地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现状,以及所具备的基本学能。通过对学生发展的科学评估以及评估结果的解读,透视其结果背后的教育启示与意义,获悉学生真正的发展需求信息,指引教师在设计制定教学方案中,更加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能力,凸显“最近发展区”,丰富完善课程内容,增强实施的有效性。在学校层面,进一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和全面地认识学生,提升面向不同障碍类型和障碍程度学生的课程实施能力,强化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的研讨与管理,完善学校课程运行的保障机制,助推每位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适当的发展。

2.实践“一日活动”

实施国家课程方案,需遵循课时计划开足相应的课程。学校依据听障学生的学习特需,认为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存在各种学习元素,传统的一张课表很难包含学生在校一日学习情况。我们尝试根据每位听障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趋同存异,实施“一日活动”,通过“个别化”“走班制”合理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使教育教学活动安排既符合群体学习需求,也兼顾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与特需。“一日活动”的实施给予学校教育教学更多的灵动。

3. 助推“个别化”

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注重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各种形式的个别化教学,如听觉言语康复训练、集体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对学困生的学科辅导、对特长生技能培养、对多重残疾学生实行量身定制个别教育计划等。学校通过任课教师评估学生;与家长共同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导处和教研组长审查个别化教育计划;任课教师修改与实施计划、进行过程评估、学期评估等流程,提高“个别化”教育的有效性。学校建立个别化教学申报制度,加强过程性管理与监测,努力实践让每位听障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个性化纵向发展。

4.践行“综合实践”

充分尊重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经验基础,融入“整合”思想,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素养,带领学生从特殊走向普通。整合资源,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更有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整合。探索与学校课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师能够以学科专业为主,具有综合学科知识和跨学科教学的基本教学技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具备多种学习方式、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学习素养。

学校搭建了校、学段、班级三级课程综合化实施框架。以综合实践为主线,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常年开设“快乐农场”“学长课程”“职业体验”“阅读节”等活动,激活学生习得的各科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观察、发现、探索、求证、分析、汇总、表达等解决问题全过程,加强了对外交流、同伴交流、并在经历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各自顿悟、逐步提升综合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

(四)保障:促进落实

加强制度建设,有针对性地培育师资队伍,是保障落实《实验方案》与《课标》的关键。

1. 建章立制

课程的深化研究必然要求学校在管理机制上同时配套发展,学校对此进行实践探索。首先,研究入学评估,使其结果能科学而精准地指向学生发展。通过制定《新生入学评估工作暂行规定》,促进评估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为班级集体授课制下的个别化教学实施提供依据。第二,执行星级教研制度,指引各教研组融入学校阶段性研究重点,在课题研究中,提升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第三,探索以班级为单位的任课教师教研制度,围绕学生发展,增进各科教师间的合作,加强课程整合,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2.培育队伍

围绕落实《实验方案》与《课标》,学校通过项目引领,组织教师潜心学研,形成“个性+专业”的队伍建设应对多元化教育格局,培育队伍形成机制。一是每位教师结合教育转型期的要求与学校愿景,突出自身专业成长需求,制订一份三年发展规划。二是结合各种需求开展普及型与专业型相结合的培训。三是依托教研组,开展合而不同的教学研究,强化教学常规流程性管理,在团体活动中推进理念的落实,和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四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师采取个性化专业孵化。达成一人、一学科、一方式,逐步形成浸润着学校教育理念、专业特点明显、各具风格的教师队伍。五是搭建平台,开阔国际视野,辐射全国,锻炼教师专业技能,推进教师走向专业成长。

落实《实验方案》与《课标》,形成学校课程特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在持续研究中,逐步发展,趋于完善。学研一体,落实国家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