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读学校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以社交故事课程资源为例
发布日期:2020-01-16   作者:李萍   

辅读学校的学生往往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他们不知道在什么样的场合该有什么样的规范行为,常用拍打、嚣叫等不当行为引起别人的关注。《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以生活适应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一所特教学校,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利用有限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融入社会、终身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基于此,学校从2012-2018年开展了社交故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的探索。

一、社交故事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 课程资源的定位

我校以生态课程观念为引导,将“潜能开发、缺陷补偿、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渗透到基础性、发展性和补偿性三类课程的实施中。

社交故事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依其能力水平及适应现状,以未来适应常态生活环境为导向,从家庭向社区辐射,并以社交故事绘本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的社交处境,提高他们对社交行为的认识,通过学习礼仪、交往、沟通、社会行为规范等社会适应的基础知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技能,适应家庭、学校、社区等日常环境的社会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 课程资源的框架与内容

1.社交故事课程框架

我校通过3次专家论证,7次修改,形成了现在的课程框架,在每一个模块下面设相应的单元主题,如图1所示。

1 社交故事课程资源大纲

每一个模块都设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以家庭模块为例,具体又可划分为:学会家庭中的基本人际礼仪,会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学会表达对家人的关爱;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喜欢与家人一起参加各种游戏或活动,会使用恰当的方式与方法表达情绪与情感。

2. 社交故事课程内容

在此基础上我校开展了课程资源内容的研究,表1是社交故事课程资源从模块到单元再到主题的内容安排。

社交故事课程内容

模块

单元

内容

我与家人

我与弟弟妹妹

用餐礼仪

过节问候

打招呼

打电话

我不乱发脾气

我与爸爸妈妈去做客

我与客人

我会待客

我会做客

我与陌生人

我不给陌生人开门

文明上网

我与同学

我乐意帮助同学

我会借用物品

过生日

……

我与老师

打招呼

我会求助

我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

学校的保安

学校的食堂工作人员

学校的保洁人员

我与学校的客人

我与外宾

我与邻居

我与邻居和睦相处

我会向邻居求助

我与社区工作人员

我会报修

我和助残员

我会拨打特殊电话

我与其他人

我不和陌生人走

我会缴费

我会买菜

我会问路

……

二、社交故事课程资源的实施

(一)家校合作,明确特殊学生需求

学校经常组织家长与教师开展学生需求的访谈与调查,全面了解不同年级的特殊学生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明确每堂课的社交故事的内容,更好地制订出社交故事的教学目标。同时,我们也将社交故事绘本发给家长,请家长结合课堂教学在家中进行亲子阅读并开展实践活动,同时对孩子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及时反馈于老师,以便教师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聚焦课堂,开展课程资源实践

课堂教学是课程资源实施的基本途径,教师们以学校社交故事课程资源目标与内容为起点,将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情境等方面开展探索,转变传统的教授方式,通过讲故事、学技能、模拟练习、思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丰富资源,呈现方式多样化

我们积极开展行动研究,编写了42本社交故事,在此基础上绘制了30本社交故事绘本,并形成了配套的活动方案、教学设计和媒体支持。

实践中我们发现点读方式很适合我们的学生,于是开发了《启启星星社交故事集》的电子绘本,通过点读功能来帮助孩子们进行阅读和学习。

三、课程资源的评价

(一)正确评估学生现状,找到最近发展区

在开展教学前,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基点测评。这个测评既有家长参与的问卷调查,又有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现场评估。以《超市购物——请求帮助》为例,课前教师设计了家长问卷,同时任教教师也对学生能力进行了前测。结果显示:家长问卷结果与教师对学生测评的结果存在不一致,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购物中遇到困难会向他人求助,但实测结果显示这几位学生并不能适时求助解决困难。由此可见,正确评估现状,找到最近发展区是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开展教与学的评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学生学习情况评估

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个社交故事是否满足了学生的生活适应、沟通交往及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需要,我们结合绘本知识点设计了个性化的练习与评价表(图2)。

2 个性化的评价表

2.教师课堂教学评估

社交故事的课程资源成效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之上。通过社交故事课程资源的课堂教学,其内容是否满足了特殊学生的生活适应、沟通交往需要?其目标是否符合特殊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需求?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编制了《启星学校社交故事课堂教学评价表》(详见表3)来评量。

四、问题与思考

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

(一)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资源模块内容

教师们在设计课程资源内容的时候,偏重于社区这一模块,而家庭、学校这两个模块的内容设计相对较少,但这又是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社交场所。只有具备了在家庭、学校与人交往的基础能力,才有可能逐步发展出更高层次的社会交往意识与能力,这是今后我们要关注与调整的板块。

(二)关注不同社交能力基础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存的社会交往能力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社交故事课程资源的实施过程中,大多采用集体教学,个别化训练较少,因而还不能满足社交能力较差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将进一步细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目标,采用集体教学与个别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关注社交能力特别弱的学生,通过教师、家长、专家共同探讨,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他们减少社交障碍,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交往意识和能力。

(三)开展社交故事课程资源的应用研究

我们不仅在品德与社会课、班会课上加强特殊学生生活适应能力训练,还在其他学科中运用社交故事法渗透生活适应内容,加快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生活适应能力进步,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如何切实提高社交故事课程资源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及如何真正达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的目标,是我们后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普陀区启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