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教师这一关键,实施有效、优质的特殊教育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 顾定倩

 

  办好特殊教育,关键在教师。《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二期计划》)围绕抓住特教教师这一核心关键和为残疾人提供有效、优质的特殊教育,提出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认真落实。

  一、调整结构,将短缺人才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新增长点

  高校是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重镇。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特教教师培养上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学位教育中学术型人才培养多,专业型人才培养少;毕业生流向发达较发达地区的多,到欠发达地区的少;义务教育段的特教教师培养多,非义务教育段的特教教师培养少。特别是在高端人才培养上结构失衡,研究生主要来源是缺少教学实践经历的应届生,以培养学术型理论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其论文选题和研究建议不免“空对空”,不能切实解决特殊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同时,以培养教学应用人才为主要目标专业型研究生招生数量少,限制了一大批有才华的一线教师继续深造提升的可能性。因此,扩大专业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是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已在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

  现在,《二期计划》提出“加大特殊教育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力度。各地采取公费培养、学费减免、助学贷款代偿等措施,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定向培养特殊教育教师。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加强学前、高中及职业教育的特教师资培养”。这是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调结构、补短板的方向标,意义重大。具体而言,担负教师教育任务的高校首先要调整招生结构,扩大从一线特教教师中招收学有潜力的专业型研究生数量,扩大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定向培养特教教师的数量,扩大学前、高中及职业教育的特教师资培养。第二,是根据《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改革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第三,是要重视和引导学生把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作为研究方向与选题,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因此,高校要顺应发展需要,将专业型人才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新增长点。

  二、全员达标,将岗位条件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刚性要求

  《二期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所有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均应取得教师资格证,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还应经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为此,要求加大对在职特教教师的培训力度,继续坚持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同时采取分级分类、各有侧重的培训方式,提出“国培计划”中加强特教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省一级承担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县一级承担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资源教师和送教上门教师培训。显然,把教师资格条件和特教专业学科知识条件作为特殊教育岗位的刚性要求,实现我国特教教师队伍全员达标,是《二期计划》确定的特教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具体目标,也是赋予特教教师培训工作的新要求。可以预见,4年之后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特殊教育教师的差距将大大缩小,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为特殊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健全体系,将专业支持作为帮扶特殊学生的核心内容

  在我国城镇化加速、融合教育规模扩展、康复训练投入加大、特殊学生入学种类增多的大背景下,特殊学生及家庭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对特殊学生及家庭的帮扶,对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的支持,对聋生、盲生不断减少,孤独症儿童、多重残疾儿童逐渐增多,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校面临转型等一系列新问题,都需要给予专业性的回应与帮助。仅有爱心是不够的,专业支持成为帮扶特殊学生的核心内容。为此,《二期计划》根据新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健全特殊教育专业支撑体系”,为特殊教育提供各方面的专业支持与服务。

  在如何构建专业支撑体系方面,文件对责任主体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例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是会同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组织)建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和为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的责任主体;“卫生、民政、残联、教育等部门”是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的责任主体;“特教学校和没有特教学校的区县依托有条件的普通学校”是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责任主体;“普通学校”还是建立资源教室的责任主体;“乡镇中心学校”是对农村随班就读工作进行指导的责任主体;“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是为特殊教育提供专业服务的责任主体等等。此外,还提出“建立健全志愿者扶残助学机制。发挥城乡基层组织在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信息收集、送教上门、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支持作用。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在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和康复中的作用”。显然,教育、卫生、民政部门,残联组织,特教学校、普通学校、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街道、社区、村委会等城乡基层组织以及特殊学生的家庭都是构成这一支撑体系的要素,在这个体系中各具角色。

  在如何发挥专业支撑体系作用方面,文件强调了专业人员、专业机构、专业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来做的思想。例如,由教育、心理、康复、社会工作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健全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和完善教育安置办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专业人员要提供特殊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专职和兼职特殊教育教研员要为特殊教育提供专业服务;资源教师要对普通学校资源教室中的残疾学生进行指导;区县教育部门、卫生计生、民政、残联等部门的专业力量要为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

   《二期计划》所提出的“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没有特教学校的区县,依托有条件的普通学校,整合相关方面的资源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立健全志愿者扶残助学机制”“发挥城乡基层组织的支持作用”“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在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和康复中的作用”等一系列措施,都是一期提升计划所没有的,可以说是在一期提升计划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并为发挥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很大的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