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苏妮
一、案例背景分析
2015年下半年,上海第四听障教育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第四听障中心)对上海市红旗小学一名随班就读的三年级听障学生小黄开展个案研究,并联合虹口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红旗小学共同评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实施个别化教学方案,提高该生的听觉语言理解能力,较好地融入集体课的教学环境。
通过对小黄同学的学业水平、听觉语言能力、课堂参与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发现该生人工耳蜗术后的语言康复训练不足,导致其听觉理解能力较弱,自主语言表达能力低于同龄人,阻碍了日常生活与学习。尤其在集体课上,他基本不能理解老师上课的语言,也无法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
基于综合评估,三方确定了“以个训课为主导,积极提高语言听觉理解能力;以语文集体课为依托,在集体课中进行个别化语言听觉训练”的个别化教学方案。第四听障中心每周送教上门,围绕语文集体课的内容,选取、改编课文中与日常生活接近并易于理解的语句,通过生活化的说与写两个途径帮助小黄同学巩固已经习得的语言。红旗小学教师在语文课上,调整集体课教学策略,制订个别化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语文课文文本和各个教学环节,提升小黄同学的语言积累。
考虑到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小黄同学适应集体课的教学,因此在对该生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同时,第四听障中心每月选择一节语文集体课,对其在集体课上的表现进行多点观察,通过持续的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在集体课中的表现,为个别化教学提供依据,促进学生融入普校学习环境。
二、观察实践过程
(一)设定观察目标
依据实践流程,以如下两点为观察目标,对小黄同学进行课堂观察。
1. 了解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整个别化教学计划。
2. 以课堂观察结果为依据,尝试性地进行教学实验,探索帮助学生融入集体课的教学策略。
(二)改编观察工具
1.
初次改编
为了了解小黄同学在集体课上主要参与了哪些学习活动及参与时间,第四听障中心教师改编了《课堂观察指导》(陈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第49页的“对一名学生课堂每分钟具体活动的观察”表格(见表1),将原表中的观察时间由15分钟改为35分钟,以便更好地观察小黄同学在整节语文集体课中的表现。
表1 对一名学生每分钟具体活动的观察
年 月 日 午 第 节 学科 观察对象:_________
时间 (分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
35 |
管理 |
|
|
|
|
|
|
|
|
|
|
|
|
|
|
|
等待注意 |
|
|
|
|
|
|
|
|
|
|
|
|
|
|
|
无关活动 |
|
|
|
|
|
|
|
|
|
|
|
|
|
|
|
倾听 |
|
|
|
|
|
|
|
|
|
|
|
|
|
|
|
观察 |
|
|
|
|
|
|
|
|
|
|
|
|
|
|
|
动手实践 |
|
|
|
|
|
|
|
|
|
|
|
|
|
|
|
讨论 |
|
|
|
|
|
|
|
|
|
|
|
|
|
|
|
思考 |
|
|
|
|
|
|
|
|
|
|
|
|
|
|
|
阅读 |
|
|
|
|
|
|
|
|
|
|
|
|
|
|
|
书写 |
|
|
|
|
|
|
|
|
|
|
|
|
|
|
|
说明:
1.表中第一行表示持续时间为35分钟的一段观察,每分钟记录一次学生的具体活动。
2.“管理”是指取出书本、笔等文具,拿资料,做学习的准备;
“无关活动”是指闲聊、捣乱、打瞌睡、做小动作等;
“动手实践”是指画图、手工、做练习等。
通过实践应用,发现小黄同学在语文集体课上的无关活动较多,且由于小学语文课的课型特点,“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较少,各类朗读活动(集体朗读、个别朗读)活动较多,“观察”和“思考”活动缺乏相应的定义难以记录,但执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善于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2.
再次改进
基于上述原因,对表1再做调整,将学生活动分为“学习活动”和“无关活动”,以便统计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将“动手实践”和“思考”项替换成“朗读”“回答问题”和“提问”三项;重新定义“观察”项,确定其行为表现,利于观察记录。增设“备注”项,补充记录小黄同学在进行相应活动时的表现及听力语言特点。改编后的观察表如表2所示。
表2
对一名学生语文课堂每分钟具体活动的观察
年 月 日 午 第 节 观察对象:_________
时间 (分钟) |
学习活动 |
无关 活动 |
备注 |
|||||||||
管理 |
等待 注意 |
倾听 |
回答 问题 |
提问 |
讨论 |
观察 |
朗读 |
阅读 |
书写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
|
|
|
|
|
|
|
|
|
|
|
|
说明:
1.“管理”是指取出书本、笔等文具,拿资料,做学习的准备;
2.“讨论”包括小组交流、同伴交流等;
3.“观察”包括学习活动中的观察活动,对教师、同学行为的观察等;
4.“无关活动”是指闲聊、捣乱、打瞌睡、做小动作等;
观课教师每分钟记录学生在该分钟内的主要学习行为,以“√”标记。
(三)分析观察数据
第四听障中心教师连续四个月对小黄同学在语文集体课中的情况进行观察,每次观课后计算出该生“学习活动”和“无关活动”的次数,分别除以听课总时长,得出四个月中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通过对每个学习活动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四个月来小黄学生在倾听、朗读、阅读和书写方面的课堂参与度有所提高,甚至在最后一次的课堂上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观察行为的次数减少了。
基于观察结果,对小黄同学在语文集体课上学习活动的改变进行分析:
1. 通过个别化的听力言语训练,学生逐渐能听懂老师的指令并予以实施,他的倾听活动增多了,因此他观察其他同学行为的次数减少了。
2. 通过个别化的识字和语言理解训练,学生识字量逐步增大,能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简单的句子,因此他在朗读、阅读及书写活动中的参与度有所提高。
(四)调整教学方案
通过对小黄同学前四个月语文集体课观察结果的分析,第四听障中心教师提出如下设想:
1. 如果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教学指令,他的课堂活动参与度会提高。
2. 如果学生能够扫除课文中的阅读障碍,他的课堂活动参与度会提高。
因此我们计划分两个月对集体课和个别化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展开教学实验:
1. 伙伴助学,理解教师指令。第一个月,小黄同学的班主任在集体课上为其安排一名学有余力的同桌,在学习的每一个活动环节提醒小黄同学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
2. 指导朗读,扫除阅读障碍。第二个月,第四听障中心教师对小黄同学进行个别化听觉言语理解能力训练的同时,留出一部分的个训课时间,选择一篇即将要教授的课文,指导朗读,扫除将要学习课文的阅读障碍,保证学生在上课前能够朗读全文。
三、实验结果分析
(一)分月观察,分析学生在集体课中的表现
第四听障中心教师围绕“理解教师指令”和“扫除阅读障碍”两项教学实验,分两月对小黄同学在集体课上的表现进行课堂观察。
通过进一步分析小黄同学在各个学习活动项目上的表现,发现在这两次集体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类型增多,特别是在扫清阅读障碍后,学生的倾听、讨论和朗读上的进步尤其显著,他对于教师指令的执行也更为主动。
(二)结合结果,进一步给出教学建议
根据学生目前的情况,建议继续集体课上为小黄同学提供适合的学习伙伴,帮助他理解教师的指令,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随着个别化教学的推进,小黄同学听力语言能力的进步和识字量的增多,在理解教师课堂用语的基础上,对新授课文进行预习,扫清阅读障碍,让他在独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收获成就感,提高其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四、课堂观察感悟
仍记得一年前初次接触小黄同学的情景,老师说他由于表达与沟通都有困难,遇事脾气非常暴躁,每次和他对话都需要重复两到三次,他才能做出回答,说话几乎不成句。第一次对他在语文集体课上的表现进行观察的时候,几乎每一分钟都勾在了“无关活动”一项上……
一年后的他,无论在个训课还是在集体课上,我们都感受到了黄同学学习状态的改变。在个训课上,他能够以完整的句子和老师对话,开始天马行空地编一些小故事,开心地和老师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在语文集体课中,他开始认真聆听教师的指令,能参与大部分的朗读、阅读和书写活动,大声朗读他认识的词句,学习记一些笔记,有问题也会小声询问他的同桌。
作为观察者,他的每一点变化都带给我们惊喜。这也得益于每月一次对小黄同学在语文集体课学习活动的观察。这一年,第四听障中心、虹口特教指导中心和红旗小学的教师团队共同努力,通过课堂观察,尝试找出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的主要问题,探索其成因,在个别化教学和集体课教学两方面开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尝试性的教学实验,提高了小黄同学在集体课中的参与度,让其更好地融入普校教学环境之中。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四聋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