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学生戏剧表演的途径与策略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凃传法

 

作为最具综合性的艺术样式,戏剧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元素,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方面要比其他单科艺术教育具有更多的优势。对于视障学生形体动作发展与综合运用、空间认知发展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戏剧教育进入了我们视障教育工作者的视野。

但在世界范围内目前仅有德国、美国及我国台湾等少数地区有视障学生表演的尝试,但就总体上而言也还是处于一个摸索阶段。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戏剧的基本要素是表演性和动作性,而这恰恰是视障学生的局限所在。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为他们对于自我的认识表达以及对于环境的控制和在环境中的行动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我们认为,这种局限恰恰凸显出戏剧对于视障学生的价值所在,恰恰显示出了戏剧所蕴含的康复价值和育人功能。从理论上看,开展戏剧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综合调动来引导学生克服自身缺陷,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盲相,增强他们的动作控制力与表现力;戏剧注重体验性,通过营造各种情境、呈现各种场景、展现各种情感来开展活动,这对于视障学生发展身心、了解社会、感悟生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从实践层面来看,只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认知特点,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运用适合他们的教育手段,充分培养、激发他们的各类感觉代偿功能,视障学生完全可以参与到戏剧活动的全过程中来。

 

一、视障学生戏剧表演途径探究

(一)立足课堂,渗透戏剧元素

我们结合语文学科特色,引导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戏剧教育活动。语文教材中存在大量表演元素,这成为老师们俯拾皆是的素材。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较多运用课本剧表演等比较直接的戏剧方式推进课堂,帮助学生体验文本,感受人物生活,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学设计方式上,我们也越来越多引入戏剧教育的理念,注重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起伏,注重情绪安排的戏剧性变化,引入多种戏剧教育手段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尝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变得积极主动,充满兴趣,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建立社团,组织戏剧活动

社团是戏剧教育得以集中开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几年前就已成立专门的戏剧社团——感觉剧社。剧社现有成员35人,覆盖了从六年级到高四的整个中学阶段。已经成为学校最有吸引力的社团之一。在社团活动中,我们深入探索适合视障学生的戏剧表演内容,明确视障学生戏剧教育内涵;研究适合视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方法与策略,积累经验,不断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设计了相对完整的戏剧教育内容及梯度(见表1,兼顾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智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类型的戏剧能力及表演体验。

 

 

1 学生接受戏剧教育内容一览

  内容

对象

基本知识

基础训练

广播节目

广播剧

课本剧

表演

原创及经典作品表演

初学者

 

 

 

入门者

 

资深者

1表示不同对象参加的活动内容。初学者指参加戏剧教育个学期以下的同学,入门者指参加戏剧教育个学期至学年的同学,资深者指参加戏剧教育学年以上的同学。

 

同时,剧社这样一个载体,也给老师提供了便利,使得集中观察、跟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成为可能。

)多管齐下,营造戏剧氛围

要想鼓励学生参与戏剧教育活动,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戏剧热情。因此,我们从多方面努力,营造戏剧氛围,展示学生风采,积极建立剧社论坛、百度贴吧、微博、微信公众号,普及戏剧知识,为学生参与戏剧教育创造条件。

1. 学生普及戏剧基础知识

有序地向学生普及戏剧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明确戏剧和舞台的各种基本概念;向学生介绍基本的戏剧史知识,帮助他们了解戏剧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各种有影响力的戏剧流派;带学生阅读经典戏剧作品,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2.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戏剧观摩机会

戏剧观摩是提升学生戏剧素养的重要途径。因而我们想方设法,为学生争取大量的观摩机会收集了大量的戏剧作品视频,组织学生观看《雷雨》《茶馆》等经典作品,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组织学生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现代戏剧谷、人民大舞台、上海戏剧学院大剧场等剧院观看了《守岁》《共和国掌柜》《战魂》《推拿》十余部话剧,丰富了学生的观剧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戏剧素养。

3.开展各类戏剧联谊交流活动

我们与上海市话剧艺术中心进行共建,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交大影视学院开展合作。邀请专业的演员、大学教授来为学生进行讲座,指导学生排练,学生分享他们的表演经验和感悟。我们组织学生和大、中学生们切磋交流,前往师大、二工大谢晋恒通影视艺术学院、市三女中、洋泾中学等院校开展同台竞技联谊互访活动在活动中打开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信心。

(四)走出校园,参加各类演出

几年来,我们参与了大量的戏剧演出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演出场所既包括像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现代戏剧谷这样的专业舞台,也包括像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工业大学这样的校内场所;演出类别既包括像上海市中学生戏剧节、长宁区艺术节这样的比赛,也包括像上海图书馆颁奖、恒源祥杯中学生现场决赛这样的展示;演出对象既有社会各界人士,也有来校内参观的领导、老师及学生……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们所进行的校内外演出就达到了近场。

(五)结合课题,提升戏剧教育水平

我们在进行戏剧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还积极开展戏剧科研研究。在这过程中,《戏剧教育纠正视障学生盲态和消极心理的实践研究》先后申报为长宁区区级重点规划课题和上海市教育协会课题;《盲校中学生戏剧表演实践研究》作为上海市第三期名师名校长基地课题;《视障学生戏剧表演实践研究》申报为上海市艺术教育项目课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积极撰写文章,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另外,我们的专著《视障学生戏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已获得上海市“双名工程”立项,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写之中。

二、视障学生戏剧表演的教学策略探究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综合各类视障康复学科理念,开发各类视障训练手段,提炼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视障学生突破了自身障碍,胜任表演的需求。对应戏剧表演在形体动作、空间、沟通以及语言等方面的要求,我们主要在以下四个领域获得了突破

)可感知的动作与形体训练策略

戏剧表演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动作性。为满足这个需求,我们针对视障学生的认知规律,明确了形体训练的两条原则:增加学生的直观感知,增强学生的具象认识也就是说所有的动作形体练习都是学生可以明确感知,可以通过自身得到反馈并加以巩固强化的。围绕这两点原则,我们设计了许多训练手段。例如:

物理矫正我们借助外力,改善学生形体状态,如让学生靠墙站立,保持头部、臀部、脚后跟三点贴住墙面,以此来训练他直立的身态;如让学生顶书走路,让学生头顶着书行走,帮助学生保持头部平正和姿态的挺拔。

肢体造型矫正运用肢体的动作变化,帮助学生形成合适的体态。如同样是为了训练学生挺拔的体态,我们还设计了这样的肢体造型——让学生直立,双手反背在身后,向上合十。学生只要做出这样的动作,不需要任何外力,就会自然地挺起腰背。

这些方法帮助学生摆脱对视觉反馈的依赖,帮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判断出个人的形体姿态,并进行积极的调整。除此之外,我们还综合运用了学习模仿“直观感知”动作记忆”“独行技巧矫正形体”“心理疏导矫正形体等多种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掌控的空间训练策略

戏剧表演需要大量的舞台行走。这既是对学生接受戏剧教育的一大挑战,也是学生增加环境控制力和提升自我活动能力的一大契机。

在这方面,我们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同样举一二。

内时钟定位法时钟定位法是一种从自身出发来确定周围方位的方法。我们广泛地运用于舞台定位上。我们设想每位学生都把彼此作为参照系从自身出发,根据周围同学所处的点位和距离来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摆脱了对视觉上的依赖,降低了对于绝对空间感知所带来的难度。

 舞台九点定位法我们运用了多种舞台分割方法,人为划分舞台区域,降低学生感知难度,提高学生行动的精确性。九点定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在九点定位中,我们把舞台分割成九个相同的区域,分别用数字1-9来命名各个区域。训练学生明确这9个区域在舞台绝对空间中的位置和相互间的方位关系。只任意一点确定,其他位置都迎刃而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感知效率和准确性。

此类方法还有舞台三道幕定位法”“讲解板定位法”“视觉座标定位法”“声音定位法”“同伴定位法”“动作记忆定位法”“独行技巧运用”“随行技巧应用等一系列手段。这些方法不但使学生的舞台表演成为可能,而且还能拓展到生活中,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行动能力。

)可展示的语言训练策略

语言是戏剧表演的基础要素。多数视障学生具有较好的语音基础和健全的语言功能,但戏剧表演的语言又不等同于生活中的语言。所以我们就通过戏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从呼吸、运气、发声方式、吐字归音等方面开展训练帮助学生的语言表达从生活化、随意化提升到戏剧性的可展示的语言。

另一方面,视障学生在语言沟通过程中往往缺乏指向性、针对性和适切性。因而我们就围绕戏剧表演的要求,从合适的语态、恰当的音量、逻辑重音的选择、情绪重音的呈现,以及对白过程中语言的准确指向对白的流畅性等方面来改善学生的语言能力。

由于学生具有健全的听觉理解功能,这方面的训练,往往通过语言直观来进行,如教师示范、学生示范、经典诵读示范等手段。

)情境化的沟通交往训练策略

戏剧表演是一种展现沟通与交流的表演。戏剧中的大量对手戏,演员与演员之间的配合与呼应,表演过程中的支持与补台,都显示出沟通交往能力的至关重要。

由于缺乏广泛而充分的社交活动,视障学生往往在沟通与交往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或者是语言不够得体,或者是肢体配合不够恰当,或者是在沟通意识与技巧等方面存在欠缺。因此,我们就利用戏剧的体验性特点,模拟各种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使之既能作用于学生的戏剧表演,又能作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例如打电话,通过模拟打电话的场景,让学生了解各类通话礼仪;如say yes,指导学生不轻易否定,而是在说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接受对方的观点。虽然各类练习是虚拟的,但是学生在练习中得到的情感体验,获得各类技能是真实的。这类训练的成果既应用于戏剧表演,又能切实地帮助学生提高在生活情景中的沟通交往能力,效果非常明显。

 

几年来,我们的探究收获了累累硕果,我们组织视障学生共参与了近场校内外演出,获得五十余个市区级奖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上海市盲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