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搜寻资料,让研究站在巨人的肩上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苏 忱

广大教师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要通过科学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必须立足于资料与事实,但一般来说,搜集资料与积累事实却有先后之分,一旦确定了课题研究大概方向,首先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情报信息资料。

 

一、掌握课题情报信息资料的作用

课题研究中的情报信息资料是指有目的、有意识搜集和加工的,能为教育科研实施过程服务的一切印刷品和视听材料的统称。广义的情报信息资料包括文字,数字,图表、符号、音像带、计算机磁盘、互联网搜寻的信息等,狭义的信息资料则主要指书报、期刊等书面文献资料。课题研究的情报信息资料主要是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的必须的信息,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与本课题相关领域内他人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发展历史与现状,为研究者提供情况、方向、建议和论据等,从而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具体地说,作用在以下方面——

1.帮助科硏群体及时掌握新知识

在课题研究前或研究过程中,如能认真搜集、加工课题情报资料,能够在短时间内向研究者提供与课题研究相匹配的专门知识,扩大视野。有人曾提出了“情报桥”的概念,认为信息的搜集与获得是连接“单脑—群脑—电脑”的桥梁。

所谓“单脑”就是个人的知识与智慧。所谓“群脑”是大脑荟萃的智力,如图书馆、档案室、资料库等,再加上电脑就可构成一个高智力的合作与循环系统,为增长知识和智力开发创造条件。特别对参加到教育科研活动中来的第一线的教师而言,更能在了解信息、接受情报的过程中得到科研方法的指导和有关理论的武装,提高个人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

2.帮助提高研究效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科学劳动是一般的社会劳动,这种劳动,部分的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的又以前人劳动的利用作为条件。”马克思的研究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资本论》就是他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花了25年时间,查阅了1500多种文献而写成的。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和教育科研的情报信息大量增殖,出版数量多,内容分布广泛且交叉重复,信息陈旧老化加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如能通过课题组人员的共同努力,分头寻找、分类检索,建立起为本课题研究服务的专题情报,就能使每个成员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3.帮助完善研究方案

一般来说,课题设计者在选题时已经基本明确了研究的大概方向。但是,广大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参与科研活动的同时,还在承担着繁重的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时间和精力受到限制,对他人同方向的研究往往关注不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有意识地搜集和整理相关研究的资料,就能及时了解其他人在这一研究领域内的新成果、新动态和新观点,从而在制订研究方案时帮助作出正确判断,选准突破口,选择好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

 

二、第一线教师搜集课题情报资料要注意几个特点

1.专题性

搜集与积累课题情报主要是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须的信息,所以是有意识、有指向、有重点地围绕某一或某些主题而从事的搜集与加工。它既不同于个人积累的文摘卡片、资料收集、剪报那样带有随意性,也有别于教育文献研究、教育史料研究等专业工作者所要求的全面广泛。而是尽可能搜集与本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以便吸收与消化同一领域内他人的研究成果,了解目前程度与状况,汲取经验与问题,提高研究起点,避免重复劳动,少走弯路。

2.层次性

课题研究需要的情报资料应该包括零次(口头)、一次(文献)、二次(文摘、索引)和更高层次(汇编、综述、评述等)。情报资料一般而言,次数越低,因未经过加工,信息越真实。次数越高,则经过多次加工提炼,内容越集中。但作为第一线校长、教师的课题,研究内容更加贴近实践,出于需要与可能,在搜集与积累情报资料时,特别应该把握两头,既要注意搜集提高研究起点的文献资料,包括索引、文摘、综述、评述、专题报告集等,还要注意搜集教育实践中、周围教育环境中不断产生的新鲜的消息、经验、做法、想法、谈话等第一手资料。通过加工把这些分散的、零碎的情报变成有利于研究的最鲜活的信息。

3.选择性

课题研究需要的情报资料信息,不是所有能够获得的同类文献信息的汇集,而是经过遴选与自身课题直接相关的最新、最有代表性的资料。所以搜集时,既要关注专门论述的、与本课题内容密切相关的整篇文章,也要留意搜集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观点、提供佐证、引发思考的有关资料中的章节、片段、句群和数据,将其归纳整理,使之成为有用的信息。

 

三、如何搜寻课题情报信息资料

由于计算机与信息网络的普及,研究者首先想到的是网络搜寻文献资料。这的确是当代研究中捕捉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一般在选择相关专业网络平台后,输入研究者着重关注的若干主题词,就可呈现与之关联的较完整的相关文章篇名和期刊杂志名称。如需深入关注,即可按以下介绍的常用搜寻方法继续查找。

网络搜寻研究资料优点是方便、快捷,但存在较大的缺陷,就是资料不完整。因为除了部分期刊,年轻学者的博士、硕士论文等,其他的大量有价值的研究信息,特别是书籍等出版物都不会出现在网络平台上,所以还需要掌握文本情报信息资料的搜集,即以书刊为主的文字资料的积累与搜集。

由于每个课题研究的内容所属领域、范围和涉及的方面各不相同,所以在着手搜集资料前首先要确定查找范围的深度和广度。一般来说,基础理论研究、大型综合性研究的课题需要的资料背景相对要求全面丰厚,教师承担的单项的结合课程与教学、学校与班级管理等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的资料要求相对比较单一和狭窄,可根据需要查找以下方面——

1.书稿

是指与研究内容有关的教科书,论著、专著、译著等工具书和科普著作等专业性书籍。这类资料优点是一般都比较规范、完整、系统,专业性强,往往是某一方面的全面论述,可从中获得基础性信息。缺陷是更新速度相对缓慢。对于这类书籍的搜寻,主要通过图书的分类目录、书名目录和著者目录、主题目录等获得。譬如开展研究起始,有些专业术语,核心概念、基本定义等都需通过查找这些工具书获得准确含义,找到理论支撑点。有关学科、专业的渊源、发展、重大变革等信息往往也可从中找到脉络。

2.期刊

是指那些专业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就其内容和参考用途,又有以下几种类别。

第一类:原始论文期刊。例如教育类的就需要关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教育研究》;各省、市科研院所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类杂志;相关大学的学报(主要指师范类大学、综合性大学的教育或文科类学报);各种教育类学术团体主办的专业刊物等,大都发表研究论文、实验报告、理论思考等学术文章,是科研人员直接研究的结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当然,定期出版的《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文摘汇编类刊物也为大家提供当下比较重要的学术文章或摘要。

第二类:综合性期刊。例如《人民教育》、各省市出版的地方教育杂志等。这类杂志除了发表一定数量的原始论文外,更多的是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以及综合性论述、消息报道等。通过阅读查询这类综合性期刊,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某一区域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教育与研究动态。

第三类:报道性刊物。如学术论坛、学术年会的快报、简讯、简报等都属于这类刊物。这类刊物一般都能用简短的文字概述一次文献的主要论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与工作目标和主要结论等,能帮助读者不用查阅原文即可掌握某些学术动态。

除上述刊物外,还有技术性期刊,科普性期刊等名目繁多,难以述全。对于期刊的搜寻,主要通过期刊分类目录、刊名目录等确定下一步查找范围。

3.报纸

报纸是以新闻报道、消息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教育类的报纸或综合类报纸中的教育版内容,都能为读者提供最新的教育消息与动态。

4.专题文献

例如教育科研成果汇编、专题性论文集、科研工作会议文集等往往能集中、系统地介绍某一时期、某一区域、某一领域内的研究走向、研究成果的概貌,是十分重要的资料。

由于广大第一线教师承担研究的实践性取向,在积累资料时也要充分重视学校规划、工作日志、工作计划与总结、会议记录、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各类评价、各种数据等第一手文献的搜集,因为这些资料最接近原来的事实,能具体、真切反映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状态,对研究过程和结果阐述有很强说服力。

 

四、搜寻资料的一般过程

专业科研人员一般采用的查找方法如下——

常用法,利用检索工具,由近及远,先国内后国外,先查直接后查间接的方法。根据需要,逐步扩大范围,逐步远推。

跟踪法,亦称回溯检索法。即利用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后面所附的引文和参阅文献、一些文献目录索引,循踪追溯继续检索。

建议广大教师在搜集课题研究的资料时,根据这两种基本方法大体开展以下工作——

1.参加课题研究和资料搜集的人员共同明确自己研究课题所涉及的范围,确定“搜索”方向。搜集前,应该把文献“搜索圈”划得比研究课题范围略宽,在搜索过程中通过分类、筛选,再把“搜索”目标与研究内容相匹配。

2.由于目前的刊物、书籍及其他文字资料浩如烟海,所以首先要根据研究内容确定查找的核心资料。当然这种核心资料是相对概念,譬如:研究内容是语文教学的探索,准备借鉴的是“李吉林语文情境教学法”,当然首先需要从李吉林的论著作为搜索重点和起点,同时关注1015种语文教学的重要刊物。然后视情况增减或调整。对于期刊,教师的研究,一般查找35年即可。

3.进入到具体材料搜集阶段,可按由粗到细的阅读方式逐步深入搜寻。

第一步:浏览书目、篇名。凭借经验将可能会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联的文献资料加以搜集。一般学术性刊物,每年最后一期会开列全年登载的文章篇名、期数和作者,加以阅读可事半功倍,直接从刊物篇名中找到与研究主题可能相关的文章。

第二步:对提取出的可能相关的文章,粗读提要、概要、导言、结论。用扫读的方式大概了解资料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将无关的资料进行筛选,并对需要精读的资料作出记号。

第三步:在进一步明确研究内容和范围的前提下,对经过筛选留存的资料进行精读,加以鉴别,分清真伪,保留精要。

第四步,对资料的有用部分,采用复制、记录等加以保留。原文内容十分重要的加以摘录,具有复印条件即可全文复印,有关片段、句群比较重要的可加摘要。还可以用纲要的形式,记摘下原文的层次及主要内容。

切记:所有复制的材料都须留下文章篇名、书籍出版社、杂志名称、出版年月、页码、作者名等内容,以供研究过程中不时引用、运用。

当以上工作完成后,还需要对资料进行分类投档,归纳加工,使之成为整个课题组内大家都需要也都可以用的信息资料。

据美国科学家基金委员会统计,研究者用于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已超过实验研究、计划与思考、编写报告等所有工作过程的总数,约占整个研究时间总量的50.9%,可见要学会做科研,学会搜集资料是必须的。两百多年前,一位名叫约翰逊的学者说过一句格言:“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我们所知道的某主题的知识,另外一种则是我们应该到什么地方去获得知识。”掌握了搜集课题情报资料的本领,同时又能较为准确、全面地搜集到有关资料,就能为课题研究占领一个较高的制高点,选准研究的突破口也就容易了。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