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侧面积》教学案例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柯立宇

 

一、教学背景

本课选自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十五册,内容为圆柱的侧面积。本课内容是在认识圆柱及其各部分名称及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长方形面积、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初步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八年级有6名学生,3名男生,3名女生。其中1名男生听力损失为左耳75分贝右耳65分贝,其余学生双耳听力损失均在90110分贝之间。6名学生中,2名男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对教好,剩余4名中,有2名女生理解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均较慢,其他学生均处于中等水平。

课前着重对学生学习“圆柱侧面积”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评估,评估表明:A层学生,已掌握长方形的面积以及圆的周长的公式,对圆柱的特征掌握较好,能准确说出各部分名称及其特点并能准确地运用各公式完成计算;B层学生,能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以及圆的周长的公式,对圆柱的特征比较清楚,能准确说出各部分名称,能比较准确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但有时会发生公式的混淆运用,需要进行提醒;C层学生,知道圆柱与之前学习立方体是不同的,能进行分辨,能在教师指导下说出其各部分名称,但各公式的运用和理解还比较混乱,需要个别辅导。

 

二、教学实录

片段一

师:我们有没有学习过怎样计算这样一个曲面的面积?

生:没有。

师:老师带来了两个包装好的笔筒,来帮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知识(出示实物),它的侧面是可以拿出来的,请按小组,先将它的侧面拿下,并且沿高剪开,你们看看它是一个什么图形?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这个圆柱沿高剪开是一个长方形。

师:看来你们都发现了圆柱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下面请你们使用工具,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究长方形的长和圆柱底面周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和圆柱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老师提供了两种过去学习过的方法,哪组想用这个量一量的方法?

生:我们组想用这个方法。

师:好,剩下那组就用比一比的方法,开始讨论。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请带上你们的学具,哪组先来?

生集体汇报。

组代表1:我们组是用量一量的方法,我们先量出长方形的长是27.1厘米,长方形的宽是9.3厘米,圆柱的底面周长是27.1厘米,高是9.3厘米,所以我们组认为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的长度是相等的,长方形的宽与圆柱高的长度是相等的。

组代表2:我们组是用比一比的方法,我们先用细绳量得圆柱高的长度再和长方形的宽比一比,我们发现他们的长度是相等的,再围一围量得圆柱底面周长的长度并和长方形的长比一比,我们发现他们的长度是相等的,所以我们组有和刚才那组一样的结论。

师:你们都说的很好,你们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到了同一种结果,那么我们的发现是不是正确呢?一起再来看看大屏幕。

(动画演示进一步验证学生发现)

师:所以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

生: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

师:圆柱的高就是?

生:圆柱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

师:请一起读一下

生: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

片段二

师:通过刚才的发现,我们都知道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那么我们要计算这个侧面的面积其实就是求什么的面积?

生:要计算这个侧面的面积只要计算这个长方形面积就行了。

师:我们是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的?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长方形的长其实就是圆柱的什么?

生:底面周长。

师: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什么?

生:高。

师:所以我们的计算公式能够怎样转化?

生: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SC×h    

片段三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请你们仔细看看大屏幕,刚才的题目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底面周长变成了底面直径。

师:你们的眼力真尖,那么我们还能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吗?

生:不能。

师:那怎么办?谁来想个办法?(请A层学生)

生:因为不知道底面周长,所以要先通过底面直径算出底面周长,再用之前教的公式直接计算。

师:你说的真棒,同学们听明白了吗?我们试着列一列?

师:你们都写对了吗?互相看一看。

生互相看题板并点头。

师:看来前面都没有难倒大家,但是老师还想考考你们,请再看大屏幕,这次又有什么变化了?

生:这次底面直径变成了底面半径。

师:你们会计算了吗?请你们在小黑板上自己试试。

(请B层尝试交流)

师:真棒!看来大家都学会了怎样去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当题目中给出了圆柱体的高和底面周长,我们可以怎样计算?

生:用公式直接计算。

师:如果题中给的是半径、直径和高呢?我们应该怎样计算?

生:先计算圆柱底面周长,再用公式计算它的侧面积。

 

三、教学反思

1.创设课堂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八年级这个班级的聋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维、探究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他们愿意主动动手动脑去思考、解答一些问题,尽管有时未必能得出正确答案,但我都鼓励这种学习氛围。对此,我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原则,在本节课中努力创设情境,用学生常见的实物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度,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在整个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在一旁进行聆听,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必要和及时的帮助,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便能获取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这一理念。

2.规范课堂语言表达,促进聋生言语康复

平时我非常注意自己课堂语言使用的规范性,注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聋生平时的手语语法不是很规范,影响他们的口语表达,因此课堂时我也及时纠正并引导他们使用规范语言,并发挥榜样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带领全班同学与我一起开展教学活动,促进了聋生言语康复。

3.重视学生个性需求,突出教学生活需要

在探究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过去教学过的测量与比较长度的方法,让学生进行选择,通过让学生剪一剪、量一量、围一围、比一比等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究得出结果,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练习方面我也进行了多个角度的考虑,有知识教授后的即时练习,以便学生从之前的学习中消化得到知识技能;有为学生在练习中提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知识迁移形成新技能的部分;也有针对性的分层练习,帮助有不同需要的学生,巩固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满足了每名学生的个性需求,也让他们从个性化练习中得到成功体验。

最后通过油漆柱子和包装笔筒的的题目进行全课收官,既能首尾呼应,又将数学紧密地与学生生活融在了一起,学生能充分了解本课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突出了数学知识的生活需要。

正是在这样无处不在的带有分层要求的生活化设计中学生不断巩固符合自己能力水平和要求的知识技能,将个性化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4.多元评估学习起点,直击课堂教学核心

教育教学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本身对所学知识的储备以及与之相关的各方面能力水平,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目标以及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法。本教学活动便是基于学生的听力评估、言语评估、学习能力评估(概念理解能力、计算能力)的多元化评估基础上开展的。

多元化评估较为准确地反映出了学生在各方面,尤其是与“圆柱的侧面积”这一新授知识相关的已有经验以及知识运用水平情况,给我准确把握每个学生学习起点、制订教学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制订教学方案的时候,我能较为准确地预估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充分的预设和准备,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针对每一个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可操作、可检测,且让每个学生得到进步的。这也正是教学的本质,是课堂生命力的体现。

纵观本节课的实际效果,在师生默契配合中,每名学生都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尚为不足的可能是圆柱侧面积计算的作用与学生目前的生活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因此在教学的最后可以再向学生更充分地点出我们计算圆柱刷漆部分侧面积以及圆柱笔筒侧面包装的纸张面积的实际意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生活化运用的理解还可能提升一个档次。

 

(作者单位: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