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雅萍
自1986年起,上海每隔3年举办一届综合性特奥运动会,体育运动训练和比赛对智障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体育训练和比赛,智障学生自身潜能得到了积极的发挥,增强了自信。体育教学实践表明,智障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普遍比较弱,在“医教结合”的理念下,通过体育教学和康复训练促进智障学生身体运动能力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诸多的体育项目中,球类运动容易激发智障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从中获得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发展上的满足。
探究智障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策略是辅读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需要。通过研究,丰富体育教学中的球类运动的教学内容,形成针对智障学生球类运动的教学策略,探索在多种场合开展适合智障学生的球类运动,为智障学生的体育运动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进一步总结和探究球类运动对智障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发展的影响,促进教师球类运动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一、 设计适合智障学生协调能力训练的球类活动
我们依据中重度智障学生的特点确定了球类项目,并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了球类运动。教师通过对小篮球、软式排球、板球、羊角球、跳跳球这几种球的巧妙设计,训练学生的双手协调、双脚协调、手脚协调、手眼协调的能力。
在确定适合中重度智障学生的球类运动项目基础上,依据学生发展水平设计有利于中重度智障学生协调能力发展的球类活动(见表1)。
表1 适合中重度智障学生协调能力发展的球类项目及活动设计
球类项目 |
活动设计 |
“小篮球” |
1.“滚球”游戏 2.单手拍球训练 3.双手拍球训练 4.拍球走训练 |
“软式排球(海绵球)” |
1.“捡球”游戏 2.抛接球训练 3.踢球训练 4.投篮训练 |
板球 |
1.单人抛接球训练 2.双人抛接球训练 |
羊角球 |
1.拍羊角球训练 2.坐羊角球训练 3.骑羊角球训练 |
跳跳球 |
1.原地向上跳 2.直线向前跳 3.绕障碍物向前跳 |
二、 编写中重度智障学生运动协调能力评估表
根据运动协调能力所包含的内容,我们主要从“双手协调、双脚协调、手脚协调、手眼协调”四个方面着手编写评估内容,并且确定每个方面编写5个测试项目,一共为20个测试项目。每个测试项目的评估标准又分为“0、1、2、3”四个等级,每个等级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评估者更容易操作。(见表2)
表2 运动协调能力评估表
领域 |
评估内容 |
双手协调 |
1.能双手手指同时表示一到五 2.能双手搓圆,搓长橡皮泥 3.能前臂向内、向外绕环 4.能两臂向前、向后绕环360° 5.能手臂交替上举 |
双脚协调 |
6.能双脚连续向上跳跃 7.能双脚连续向前跳跃 8.能双脚连续分并跳 9.能单脚连续向上跳跃 10.能单脚连续向前跳跃 |
手脚协调 |
11.能四肢协调的向前爬行 12.能赶球绕障碍物行走 13.能四肢协调地原地踏步 14.能四肢协调地行走 15.能四肢协调地跑步 |
手眼协调 |
16.能对准目标取、放物品 17.能对准目标堆叠物品 18.能对准目标推入拉出物品 19.能抛接物品 20.能投准物品 |
三、 研究球类项目训练与中重度智障学生运动协调能力的关系
从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中选取了35名中、重度的智障学生作为被试,对他们进行了运动协调能力的前期评估和后期评估,积累数据,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协调能力前后测数据分析
M SD t
P |
协调能力
-17.14 8.279 -12.250 0.000 双脚协调 -
3.40 2.341 -8.591
0.000 双手协调
-3.94 2.086 -11.185 0.000 手脚协调
-4.257 2.627 -9.586 0.000 手眼协调
-5.43 2.512 -12.784
0.000 |
(一)关于总协调能力的分析
从总分来看,通过加强球类运动的训练,智障学生在运动协调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数据t=-12.250,p=0.000可以发现学生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学生的协调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二)关于双脚协调能力的分析
通过设计针对双脚协调的球类运动和训练,从双脚协调能力的前后测数据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的学生变化大一些,有的学生变化小一些,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变化。
从表3中双脚协调能力的总分来看,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t=-8.591,p=0.000),说明学生的双脚协调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三)关于双手协调能力的分析
通过设计针对双手协调的球类运动和训练,从双手协调能力的前后测数据,可以看到虽然每个学生进步的程度不同,但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从表3中双手协调能力的总分来看,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t=-11.185,p=0.000),说明学生的双手协调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四)关于手脚协调的分析
通过设计针对手脚协调的球类运动和训练,从手脚协调能力的前后测数据,可以看到虽然每个学生进步的程度不同,但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从表3中手脚协调能力的总分来看,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t=-9.586,p=0.000),说明学生的手脚协调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五)关于手眼协调的分析
通过设计针对手眼协调的球类运动和训练,从手眼协调能力的前后测数据,可以看到手眼协调的进步非常明显,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从表3中手眼协调能力的总分来看,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t=-12.784,p=0.000),说明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一、 探究开展球类运动的多种组织形式
(一)在体育康复大锻炼中进行
为了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校已经开展了多年的康复大锻炼活动。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在康复大锻炼中增添了许多新器材和新项目,尤其是增加了一些球类运动项目。按照低、中、高不同的年级设置锻炼的项目,我们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每个年级段设置了5个锻炼项目。项目内容见表4。
表4
体育康复大锻炼项目表
年级 |
项目 |
低年级 (1-3) |
1.骑羊角球跳 2.推小车 3.滚桶 4.单手拍球(小篮球) 5.抛接海绵球 |
中年级 (4-6) |
6.双手拍球(篮球) 7.抛接球(板球) 8.滚轮胎 9.托球走(乒乓球) 10.跳圈 |
高年级 (7-9) |
11.赶“小猪”(篮球) 12.夹球跳(跳跳球) 13.仰卧起坐 14.足球绕杆 15.投篮 |
康复大锻炼的时间定于每周二至周四早上半个小时以及周五下午半小时,班级中的学生人人都参与,班主任老师和各班的带班老师进班协助,班主任老师记录学生每次锻炼的情况。每次锻炼时,每个班级的项目都是不同的,每个班级一周的项目也不同。这样学生既能参与到多个项目的锻炼,提高不同的运动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在球类运动的课堂教学中进行
在辅读学校的“运动与康复”课程中,我们根据低、中、高不同年级智障学生的情况,安排了球类运动的课时。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球类教学内容。如:在低年级教学中,设计了骑羊角球跳、拍小皮球、抛接海绵球等教学内容;在中年级教学中,设计了单手拍球、抛接板球、托球走等教学内容;在高年级教学中,设计了双手拍球、夹球跳、踢球射门、投篮等教学内容。通过球类运动的教学,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
(三)在球类运动的个别化训练中进行
部分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比较薄弱,需要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训练加强他们的协调能力。由于学生对球类运动特别感兴趣,因此可以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小篮球”和“软式排球”进行个别训练。通过拍球、运球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手脚协调和手眼协调的能力。通过投篮、踢球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双手协调、双脚协调的能力。
对于羽毛球、乒乓球等技术要求较高的球类运动来说,集体教学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可以在球类的技术方面发展。因此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采用一对一个别训练的形式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的训练。通过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个别训练,学生能够达到教师的训练目标,能够发球和接球,懂得比赛的规则等,个别学生通过训练还能参加市、国家级的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在球类运动的比赛活动中进行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以及学生对球类运动的积极性,定期开展“一月一比赛活动”和每年的“师生同乐运动会”。在球类运动的比赛中,我们根据低、中、高年级进行分组,有个人赛和团体赛。从比赛结果看,每位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逐渐提高。通过球类运动的训练,他们在双手协调、双脚协调、手脚协调和手眼协调四个方面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 思考
(一)球类运动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
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的智障学生对球类运动都有较大的兴趣,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选择适合智障学生的球类运动的器材并设计适合智障学生的球类活动,学生既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能提高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
通过前期测试,智障学生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协调障碍;从学生的发展和后期测试来看,球类运动对智障学生的协调能力发展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二)多渠道开展学生的球类运动,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
智障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是缓慢的,因此要加强体育运动包括球类运动的开展,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开展,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康复大锻炼、课间活动、个别化训练、每月比赛、运动会等。
(三)积极探索辅读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从研究结果来看,球类运动的训练,对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辅读学校的体育教学。当然,其他的一些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会有促进作用,有待于教师继续研究和开发,不断完善辅读学校的体育课程。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