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鉴定合理安置,为特殊学生健康成长建通途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朱剑平

 

根据市教委《关于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的通知》以及《上海市医教结合特殊儿童健康评估实施方案》等文件的有关精神,宝山区特教指导中心将特殊儿童的入学鉴定安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医学诊断和健康评估,全面了解特殊儿童的残疾程度、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状况,以及其他相关疾病和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评估特殊儿童的健康与发育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特殊儿童提出教育安置、个性化的教育、康复、保健等意见与建议,提高了特殊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一、市综合评估为特殊学校新生教育康复作依据

(一)入学前综合评估

根据市教委的安排,区特教指导中心组织培智学校一年级及学前特教班新入学特殊儿童参加市教委组织的入学评估活动,为特殊儿童提供了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估服务,具体分三步进行:6月底完成医学诊断,在残疾儿童入学报名时学校向新生家长发出告知书,由家长带学生到复旦附属儿科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医学诊断,确定残疾类别及残疾程度;7月初进行健康评估,对符合入学要求的残障学生,由家长带新生到新华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全面了解学生的主要残疾、身体缺陷、既往病史、体格发育、营养状况;7月底参加市专家综合评估,由医学专家及教育专家针对学生的残疾状况及健康状况提出教育及康复建议。

(二)入学后服务跟进

特殊儿童入学后,区特教指导中心进一步组织医生对评估报告进行分析解读,并向班主任、家长等进行信息反馈,指导制定个别化教育、康复保健计划:首先是分析评估报告,由区特教指导中心组织区指导医生组专家对每一名残疾儿童的评估报告进行分析,并将诊断评估信息进行汇总;其次是解读评估信息,组织残疾儿童评估信息沟通交流会,由指导医生将评估信息向班主任、任课教师、卫生教师及家长进行反馈,帮助了解学生的残疾缺陷及健康基本状况;最后是制定教育康复方案,教师及家长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制定个别化教育、康复保健计划。

(三)市级综合评估成效

市级综合评估让学校与家长对孩子的残疾状况及健康状况有了更为清晰地了解,为学校制定个别化教育及康复计划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1.评估态度严谨。在冯××入学前家长曾带其在三家市级医院做过自闭症鉴定,却得到疑似自闭症、确诊自闭症和排除自闭症三种不同的结论,让家长一度感到非常困惑。为了慎重起见,在市自闭症专家组作出诊断后,专家组组长杜亚松教授又亲自为小冯同学作了一次评估,最后结论为中度智力障碍,排除了自闭症。由此,为学校后续的教育康复训练指明了方向。

2.评估结果权威。通过本次评估对残疾儿童的残疾状况及健康状况有了全面的掌握,除2名学生为单纯智障外,另10名学生都伴有其他缺陷或疾病,其中自闭症5人,唐氏综合征2人,言语障碍2人、听力异常5人、肾病1人、先心病1人、癫痫1人、过敏体质儿童5名、过敏性哮喘1人、超重3人。这样的结果出乎了家长意料,有些家长以前根本不知道孩子还有其他缺陷。例如:应×入学前在我区海三幼儿园特教班就读,持有智力三级残疾证,本次市综合评估结论为中度智障,并伴有右耳听力障碍。学校将评估结果反馈后,家长深感诧异,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听力是有问题的,又特地带孩子到五官科医院进行了复查,经确诊为中度听力障碍,后续正在作进一步的治疗。

二、区级鉴定为随班就读学生健康成长建通途

(一)区特殊教育鉴定评估机制完善

为了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区特教指导中心把随班就读学生的鉴定、安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形成了 “四定、二复测、一流动”机制。

1.“四定”:严把入口关

排摸定时间。排摸疑似对象,每年5月基层学校按规程申报疑似对象智商初测名单,暑期完成认定工作;排摸学龄对象,每年78月组织特教中心全体教师分头到残联、各街道、里委入户摸清适龄残障儿童底数。

认定定年级。严格执行上海市教委【200629号文件精神,随班就读学生认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对小学五年级及初中学生一般不予随班就读认定。

鉴定定机构。根据上海市卫生局指定的为本市残疾儿童确诊、报告定点医疗机构名单,确定下列医疗机构为宝山区残疾儿童确诊、报告定点医疗机构:

残障类别

定点检测医疗机构

听力言语检测

复旦大学附属五官科医院

视力检测

复旦大学附属五官科医院

自闭症检测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脑瘫检测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检测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其他残疾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操作定程序。根据市教委对特殊教育对象的认定程序严格操作,确保认定的规范性,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2.“二复测”:严把出口关

每年5特教指导中心邀请定点医院的医生到特教指导中心对全区五年级、初二年级智力障碍的特殊学生进行智商复测,跟踪掌握其智商发展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况确定适合的教育安置形式。为了减轻家长和学生的负担,所有费用由指导中心支付。

3.“一流动”:合理转介安置

我们对三类情况实行流动学籍管理:第一类:学习有明显进步,能够基本跟上普通学生的轻度随班就读学生;第二类:经定点医疗机构智商复测达到合格水平的随班就读学生;第三类:在培智学校就读,经教育康复训练,残疾状况符合随班就读条件的学生。以上三类学生须家长提出“转介”书面申请,学校填写《特殊学生转介安置申请表》,经区特殊教育入学鉴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由特教指导中心作出转介安置。

(二)区特殊教育鉴定评估形式多样

每年8月定期召开宝山区特殊教育入学鉴定会议,为残疾学生提供合理的安置建议,提高残疾儿童安置的适应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鉴定形式。

形式一:材料审阅鉴定。主要为需要特殊教育安置且无异议的学生,需要提供市定点医疗机构的智商及社会适应能力诊断报告,上海市残疾儿童教育安置意见表,学生监护人申请报告。由专家在对每一份材料进行细致审核后作出教育安置意见。

形式二:现场评估鉴定。主要为需要特殊教育安置但家长有异议的学生,除申报材料外,请家长将孩子带到现场进行鉴定。

形式三:上门评估鉴定。主要为送教上门对象等需要特殊教育安置但行动不便的学生,由区入学鉴定委员会派出人员上门鉴定服务。

(三)区特殊教育鉴定评估有成效

1.凸显了教育公平

区特殊教育入学鉴定的安置建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较好地解决了残疾学生教育安置中的矛盾。例如:纪××今年6周岁,经医学诊断为多重残疾(IQ43),家长要求缓读一年,但是原幼儿园不愿意接受。区入学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进行了现场评估,作出了教育安置建议,学校每周安排2次送教上门,家长每周带孩子到康复医院进行3次康复训练,一年后再安排随班就读。对此家长激动地说:“各部门付出了很多努力,给了孩子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以后一定全力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康复工作。”

2.拓宽了入学途径

宝山区地域广阔加之区内只有一所特殊学校,以往残疾儿童的教育安置面临着比较尴尬的问题,培智学校愿意接收但学生每天上学有困难,普通学校学生想去但学校往往不愿收,只能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通过特殊教育入学鉴定委员会科学的鉴定、合理的安置,拓宽了特殊学生入学途径。例如:应××为脑瘫儿童,原为共富新村小学每周2次送教,去年家长提出要到学校随班就读,因条件限制,学校未能接受家长意见。经区入学鉴定作出了随班就读教育安置建议。特教指导中心协调学校进行了设施设备改造,为该生的教育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过近一年的磨合,该生已经基本适应学校的生活。

3.促进健康发展

   我区对残障学生实行“双通道”流动学籍管理机制,我们对智障学生每两年进行1次复测,经过教育康复训练。对残疾情况不再符合标准的学生予以“摘帽”,转为普通学生学籍管理;而对于因残疾状况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的学生,可转介到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促进了特殊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去年的智商复测中,学生陈××的IQ85分,区入学鉴定委员会及时与家长及学校进行了沟通,在对该生进行了鉴定评估后作出了撤销随班就读学籍的意见,作为普通学生升入初中,目前陈××基本能够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步伐。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碰到了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家长对孩子接受特殊教育有顾虑,有些学生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智力障碍,医疗机构也作出了中重度残疾障碍的诊断报告,但是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接受特殊教育;其次,少数家长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教育安置方式,拒绝接受区特殊教育入学鉴定安置意见;再次,一些已经安置的残疾学生不能适应原有安置方式,但是家长不愿意接受转介安置。对于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入学鉴定机制,争取得到学生家长及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

(作者单位:宝山区特教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