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霞
雪花片、堆塔纽扣、几何纽扣等益智类玩具类似于康复训练中的作业治疗器具,其五颜六色的外观和游戏的形式更符合低年级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比普通的康复训练器具更有吸引力,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手指灵活性、手眼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我所执教的“快乐活动日”游戏活动小组有5名学生,智商均低于40。结合入学评估中医生给出的建议,再加上教师对他们的日常观察,确定了这5名学生的总体康复目标为: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认知能力,并借助游戏活动,衍生语言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和人际交往训练。
如何在游戏教学中利用玩具对重度智障学生进行集体康复训练,挖掘玩具的多种内涵,使其蕴含的康复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集体康复中重视个别指导
游戏介于纯训练与真实生活之间,有利于学生把所学技能转移到现实生活中,鉴于本游戏组学生需要“加强生活技能训练”这一共性目标和实际能力,我选择了一项操作性游戏——穿线,鼓励学生运用手腕、手指等小肌肉操作穿线玩具,进行主动性游戏。由于是自主性操作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层次对这同一内容设置不同的操作要求,以达到集体康复训练的效果。如同样是穿线练习,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老师或伙伴完成单一维度的操作目标,这也是集体康复训练的优势所在;中层次的学生可以在认知目标方面有所强调,如用红色的线,按大小顺序穿红色的纽扣;按红、黄、蓝、绿的顺序,有规律地穿线;按一大一小的顺序,有规律地穿线;用四根线穿有四个洞眼的纽扣……高层次的学生则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维度的练习,如按大小顺序,依据颜色规律进行穿线练习。当然,在集体康复训练中,还要根据低层次学生的需要,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指导。
以蒲x为例,由于该生存在斜视和弱视,用眼意识不强,在平时的生活和游戏中基本以“摸”为主,如喝牛奶时会通过触摸洞眼来插吸管,游戏时喜欢用全部手指抓取玩具,让玩具碰撞发出声音。但是她对颜色有一定的认知,如果把玩具放在她的视野范围内,她会正确说出颜色名称。根据她的这一特长,我们采取了如下的训练步骤:1. 选择一个玩具,如红色的大雪花片,放在她的视野范围内,要求她一次抓取成功,并说出正确的颜色名称。2. 选择两个或多个颜色的玩具,如一红一蓝两个大雪花片,放在她的视野范围内,要求她听指令拿出正确颜色(如红色)的玩具。3. 选择一个玩具,在她成功注视后,移动玩具,进行视觉追踪的训练。4. 将两个或多个大雪花片拼插到一起,训练其手眼协调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蒲X慢慢有了用眼睛看的意识,手眼协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动手操作中强化认知训练
我们选择的诸如堆塔纽扣、几何纽扣、数字穿线板、串珠等玩具都具有教导具体技能和概念的功能,是有结构、有明确结果定位的,其包含了可以用来学习分辨形状、颜色、匹配、排列和一一对应要领的因素,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社会情感和感觉运动的发展,因此对于智障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训练价值。针对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穿线的技能,即能把线顺利穿过直径
比如,马X和倪X(唐氏),这两位学生动手能力尚可,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差,训练时很容易出现疲劳状态。因此在训练中,我们通过设计不同的组合方案,随时给学生以新鲜的感觉,让他们不感到厌烦。如在认识红色后,我们借用其他玩具帮助学生强化红色的概念,让学生找出材料中的红色元素;同时借助指导语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动手操作、不同维度的训练中强化认知,如:请找出一个红色的纽扣、请找出一个有两个洞眼的红色纽扣、请用红色的线将红色纽扣穿起来……此外,在进行这些操作时,要求学生说出“这是红色的纽扣”,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再如,在按大小、形状分类时,融入颜色的元素;在进行穿线练习时,融入颜色、大小和形状的元素,进行非单一维度的分类和匹配。因为他们俩能力基础相仿,在训练中喜欢互相攀比,我充分利用集体康复训练的这一优势,有意识地给他们俩布置相同的训练目标和内容,让他们在比较中得到训练,在训练中强化认知,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自主探索中学习与人交往
儿童的游戏发展顺序是从感觉运动性游戏或探索性游戏开始的,当他们拿到一个新玩具时,他们往往会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探索,智力落后儿童的发展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在对新的指令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学生们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方面,他们会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索,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从伙伴们身上学习操作的方法。如在从工作台上选择一种自己喜欢颜色的纽扣摆放在学具篮中时,学生们的摆放就表现出一定的规则性:有的是只选择同一大小的纽扣;有的是先选择大纽扣放一层,再把小纽扣放在上面一层;有的是把小纽扣插空放在大纽扣之间;有的是按大小顺序一叠一叠的单独摆放……虽然每一种摆放方式都不是纯粹的单一规则,而是几种规则的交叉,但学生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却在不自觉地影响着身边的伙伴,有的孩子甚至会主动去指导身边的伙伴。
除了对玩具的自主探索,我们也有意识地在训练前后鼓励学生自己收放玩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游戏前,让学生自己根据图片提示,从柜子中取出玩具,并根据需要倒进自己的玩具篮里;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将玩具倒回袋子里,再将袋子放回对应的柜子里。蒲X因为视力原因,无法独立完成,我们就训练她用语言主动向其他孩子求助,加强学生间的交往。而将玩具倒回袋子的操作对于所有孩子都有困难,需要两个孩子合作完成。一开始,我会在学生整理玩具时为他们撑开袋子,方便他们顺利地将玩具倒回去;慢慢地,我开始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索。经观察,马X和倪X有“向人求助”或“帮助同伴”的意识,但不会正确表达,我就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杨X有帮助同伴的意识,但举止比较粗鲁,我就教给他正确的方式。慢慢的,学生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会了简单的人际交往技能。
四、模仿学习中习得生活技能
模仿学习是幼儿获得游戏技能的一种方式。模仿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不自觉的。而智障学生的有意注意较差,很多时候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尤其是自闭症儿童。因此,我们在训练时,充分挖掘其模仿学习的潜能,提供正确的示范,帮助儿童在模仿中获得游戏技能和生活技能,如摆放玩具、穿线练习和整理玩具等。例如,杨X,自闭症患儿,有意注意和认知能力都较差,畏难情绪严重。在进行大小排序训练时,他没有大小的概念,只是简单模仿同伴,胡乱地把五个大小不一的纽扣叠在一起,因为无法掌握平衡,纽扣常常很容易掉落,而这很容易导致他情绪爆发,开始哭。考虑到过于强调认知训练会增加他的畏难情绪,而按大小顺序堆叠的技能却是生活中会用到的,所以,在一对一示范时,我要求他通过模仿来找出正确的玩具纽扣,并按大小顺序排好。因为有之前的训练基础,他在操作时会模仿我的问话:大的还是小的?而我也会利用回答的时间继续强化他的认知,同时通过动作示范引导他按大小顺序将5个纽扣依次堆叠。经过几个月的模仿学习,杨X逐渐能独立完成这一堆叠动作,在家里也能帮妈妈收拾碗盘了。
五、成效与反思
经过一年的集体康复训练,5名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生活技能、与人交往的能力分别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科学合理的利用玩具资源,可以提高集体康复训练的有效性,补偿学生的缺陷,促进各类残疾儿童的康复和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存在一些困惑。
因为是集体康复训练,受限于区域医生资源的匮乏,我们的训练对象并不在迫切需要医学干预的范围内,因此,我们的训练只是基于医学评估,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少得到医生的指导。我们认为,如果早期的医学评估能够更有针对性,医学建议能够更加具体,后续的医学评估能及时跟进,那么我们就会更加准确地找到康复训练点,及时得到训练的反馈,从而更好地制定、调整训练计划,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指导,集体康复训练的效果也会更好。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