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常识”教学中提高聋生的人文素养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曹婕琼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7年)》中提出要把聋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一代新人。“社会常识”作为聋校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有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作为人文素养的教育资源。本文试以社会常识课为抓手,谈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体会。

一、“社会常识”与人文素养

(一)聋校“社会常识”教学现状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明确规定:设置综合课程,四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七至九年级开设“历史与社会”,可以是综合课程,也可以选择历史、地理分科课程。“社会常识”在《方案》中作为国家课程被正式提出,而多数学校是以199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社会常识》为基础内容进行教学,一般四至六年级每周一节课,七到九年级每周两节课,分别教授自己与社会、中国地理和历史、世界地理和历史、社会生活常识。

虽然“社会常识”属于国家课程,但是由于课时量少(每周只有1-2节课),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做了一些校本化的尝试和探索,旨在提高聋生的人文素养。

(二)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做人的基本良知,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也就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当一个人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精神时,他必然会通过语言、行为等表现出来,这种外显的素质就是人文素养。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有智慧、有修养的人。

(三)“社会常识”与人文素养

所谓“社会常识”,是指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掌握的有关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的一些最基本、最必需的知识。从聋校社会课的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教学内容涵盖很广,中低年级有自己和他人、社会的关系,高年级有历史、地理、社会生活等多门学科,这些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常识也是人文知识的一部分。

此外,社会常识课通过教授基本的历史、地理、社会常识,促进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学会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中人或事物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这与人文素养对于人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二、在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

(一)整合文本资源,掌握人文知识

国家统一编撰的教材,有其科学性和系统性,所以在教授“社会常识”的时候,首先要吃透和运用好教材,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就拿第十册世界地理来说,全书用总分的形式,首先介绍了世界上的国家、人民、语言、地形和气候,然后根据相似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把全世界分为日本、东南亚、阿拉伯国家、欧洲西部等10个部分来介绍,囊括了地球上主要的地区。所以在教学时,需要整合文本资源,前后章节连贯。比如在教“世界概况”的时候,就把美国国土的特殊情况提前教授,因为它的国土分好几部分,除了本土以外还有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等地区。有些难点在前面讲授时说清楚后,还要通过新旧知识联系,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又比如在讲授世界天气的时候,天气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温度。在后面各章节中的,教师在介绍不同地区的气候时,抓住这两方面的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候的主要特点。

(二)整合学科资源,感受人文精神

“社会常识”涉及多门学科,它必然与其他学科有所交叉,这种交叉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来感受人文精神,以培养他们的核心价值观。

1. 与语文等学科相结合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语文课与社会课的结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悟和获得人文精神。

语文课中有“开国大典”一课,详细描写了当时的过程和场面,同样在社会常识教材中也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这时教师就无需再多解释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读教材,讨论、交流中国人民为了取得当家作主的权利,进行了哪些艰苦卓绝的战斗,付出了哪些代价,以此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再如社会常识课第十二册“残疾人与社会”中的第1课就是“残疾人当自强”,教材中列举了不少残而有为的代表人物,其中就有海伦·凯勒和奥斯特洛夫斯基。学生在语文课中也学习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生命的意义》,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重温这两个人的故事,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体会奥斯特洛夫斯基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感受其中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帮助聋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与思品课、心理辅导课相结合

《品德与社会》是以听障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形成良好品德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教学目标与社会课有不少重合之处。

社会常识第一册“学校生活”这一章节的内容包括“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班集体”“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校园”这几个小节。这部分内容,其实在小学一年级的思品课中就涉及过,经过三年的学校生活,学生对于同学、老师、学校一定会有跟一年级刚入校时不一样的感受,对于人与人的关系有更深切的体会,所以在教授时更多地是让学生来说,重点是自己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结合班中同学目前的心理状况,结合心理辅导课中的“认识自己和他人”,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缺点,再说说其他人的优点,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3. 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高年级的学生一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可以利用这些技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比如第十册世界地理,教材体系清楚、条线分明。在介绍每一个地区情况的时候,都是从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植物等)和人文(经济发展、生活习俗、国家特色等)两大板块来进行。当老教授了几个地区的情况后,可以让学生试着自己探究教材的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让学生从各大洲中再挑选一个感兴趣的国家,分小组通过网络寻找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相关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在班级中交流。这一教学过程,既锻炼了学生信息技术、书面语言理解、文字表达和口语表达等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信息社会必需的一些技能,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于这个世界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整合社会资源,培养人文修养

除了学会知识,懂得道理,更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所以实践环节就十分重要,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在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1. 教材内容多实践

社会常识课第二册中有“安全出行”的章节,上这样的课,可以坐在教室里看示意图、视频,但如能让他们按照交通法规,到马路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效果更好。说到邮局,可让学生到邮局去看一看,试试写一封信邮寄,以了解邮局的功能和作用;有关商场和购物的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到街上找找有哪些类型的商店和商场,更可以让学生到超市去试着购物,让学生了解整个购物的过程,从中学会怎么跟售货员、理货员、促销员、其他顾客打交道。

社会常识第十二册有“就医”“储蓄”等内容,这些内容除可先书面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在生活情境中的实践。学生对医院并不陌生,但都是由家长、老师陪同去看病,其中的流程到底如何,他们并不清楚。教师可以带他们去医院,看看各个科室在哪里,观察病人看病的流程等,他们就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储蓄”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带学生去银行,了解ATM机的使用,或者柜台办理业务的流程,学习如何与工作人员沟通等。这些都是他们今后踏入社会必需的技能,同时在实践中,还可以学会跟人打交道,学会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该如何处理。

2. 课外内容多拓展

为了弥补国家课程、教材的不足,我们在授课时,可以加入有关本地的内容。在教授中国地理和历史时,应该增加介绍上海的内容,并且善加利用周边资源。比如我们在黄浦区,周围有周恩来故居、孙中山公馆、中共一大会址、邹韬奋纪念馆、张学良故居等众多纪念馆,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把书本上的内容转化为真实场景,让学生直观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等,激发学生的爱国家、爱家乡之情。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理解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传播正能量。

此外,“社会常识”还应该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此次的《方案》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校都会根据时令、社区资源、校本教材等内容开展活动。在社会常识课教授“传统节日”章节时,可以与学校组织的“传统节日”的活动相结合,比如清明节,学校会组织学生去踏青、去烈士陵园悼念等活动,社会课上让学生说说当时活动的过程、学到的知识、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校还与台湾兄弟学校有结对活动,学生有机会到台湾去交流一周,这也是非常好的资源。在学习“台湾省”这一课时,可以让去过的学生说说自己在台湾的见闻,与目前上海的情况进行比较,找出两个地区间的差异和差距,让学生开拓眼界,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比单纯教教材内容效果要好。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学习其他地区好的做法,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显于行,教师只有把握好教材,在教学中让学生入耳入脑并在现实中给学生更多实践,才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上海市特教研究所  黄浦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