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支持,让每位残障儿童充分发展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记“上海特殊教育培训团”赴美专题培训

蔡蓓瑛

为贯彻落实新一轮《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推进上海市医教结合工作深入开展,提高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成了20人的特殊教育培训团,于2014109117,赴美国进行了为期30天的培训,培训主题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管理机制探索”。培训期间,团队赴圣地亚哥、波士顿、华盛顿3个城市学习考察美国特殊教育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这次培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美国特殊教育的核心是“融合与支持”。美国为残障学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以法律形式保障了每一位残障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制定与实施;他们建立了多学科团队,残障学生获得了来自医学、教育、社区等各方面的专业服务;他们采用高端、发达的科技辅助手段在各方面支持残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残障学生家长及社区工作者等对特殊教育的深度参与,社会各界人士为残疾人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

一、融合不仅是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1. 从环境融合走向全方位融合

美国对融合内涵的理解已经从关注残障儿童的安置环境发展为关注残障儿童的受教育内容和服务品质,不仅是让他们在物理环境的意义上回归主流,还必须为他们提供教学、医疗、康复、适应、就业等各方面的支持。这就要求为残障学生提供服务的人员——医生、护士、教师、治疗师、家长、社工、志愿者等形成合力,促进融合。

美国通过教育教学层面的改革、技术与资源的合理运用、成熟的团队合作机制运作,使特殊教育从校园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融合逐渐演变为一种权利和文化,形成了对教育公平和尊重人权的一种美好追求。

2. 多样化的教育安置

经过30多年的探索,美国残疾学生的教育安置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模式,即根据学生的残障程度以及需求,提供适应他们发展的支持性融合环境。目前,在美国,大部分残障学生融合在普通学校中(有普通班级、资源教室、特教班等不同融合方式),小部分程度比较严重的残障学生被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与养护相结合),有少部分极重度的残障学生在医院和家庭中接受送教上门,还有极少数被安置在寄宿制的养护机构内。

在我们这次参访的机构中有4所融合学校(2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1所特教学校。在融合学校中,从幼儿园至12年级,都有一定比例的残障学生融合在班级中,也有比较小规模的特教班,学生有视障、听障、智障、自闭症、脑瘫等多种残障类型。特教学校中都是程度十分严重的学生,最严重的学生通过引流管进食维持生命,他们的年龄从5-22岁,基本上都需要专业人员提供教育与养护。

3. 多学科的团队合作

残障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专业团队人员的角色与相关专业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美国政府的规定,为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要求,组建的跨学科团队一般包含以下教师与专业人士:特殊教育者、言语治疗师、听力学家、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心理学家、社工、营养师、家庭治疗师、指导教师和巡回教师、小儿科医师和其他医师等。除此之外,学前融合教育的开展还需要托幼工作者、照料者、婴儿教育专家、儿童和家庭教育专家等专业人士。

在我们参访的圣地亚哥Together we grow”机构中,我们看到了专业团队合作的力量。这个机构主要有3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为6个月—3周岁的婴幼儿提供“daycare”(全日制照看服务),采用融合的方式,有健全婴幼儿,也有部分残障婴幼儿;第二个项目是after school”(晚托班服务),主要是针对社区内融合在普通学校中的残障儿童放学后的晚托服务,学生年龄从5周岁-22周岁;第三个项目是“weekend camping”(周末营),为残障儿童提供双休日照看服务,让家长在双休日能够暂时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减轻家长们的心理压力。从这三个项目中,我们能够发现机构中的服务人员除了学前教育教师之外,还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与康复治疗师,以及儿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社区工作者……

4. 融合教育的教学实施

在学校教育越来越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追求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处理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成为融合教育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美国特殊教育领域借鉴建筑设计中的“通用设计”理念,将其应用于学生的学习领域,称为“通用学习设计”,既要使各种学习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扩大适用“范围”,使之适切于客观上存在着个别差异的学生群体中的更大多数,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从学校教育中获得适当的发展。

通用学习设计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适应”,即通过提供服务或支持,使学生能够“通达”学习内容、教学或评估,比如延长学习时间、做口头作业(对书写困难的学生)等,但是不降低学习的难度,即学习目标不变。在美国的融合教育学校中,我们看到班级里有盲生、聋生或其他障碍类型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常,教师会用各种方式把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有的用书面文字,有的用图片,有的用音频,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感受学习,但并不降低对他们的学习要求。第二种是“调整”,即教师在州课程大纲的框架下,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调整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以适应学生的能力水平。在融合学校中我们看到有部分认知能力比较低的学生,教师让他们学习同样的课程,但会降低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有时会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支持不仅全面,而且更深入

1. 教育平等以立法为保障

美国的法制建设比较完善,每位公民的法律意识很强。在诸多特殊教育的法律条文中,最有影响力且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是《美国障碍者教育法》(简称IDEA),自1975年颁布以来,不仅使美国特殊儿童回归到普通教育环境的状况有明显的改观,而且对美国特殊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世界各国特殊教育的立法与实践都产生极大影响。

IDEA1990年修订时将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对象开始向两端延伸,涵盖了021岁的特殊儿童;特殊儿童的教育计划不仅包括02岁特殊婴幼儿的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321岁学龄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以及1621岁残障青年的个别化转衔计划(ITP)。2008年,IDEA在第四次修订时强调了跨学科团队合作,重视创设融合环境,提出要为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以及成年期自我决定能力的培养。

2. 高科技的辅助设备与技术

在美国,对残疾人的关怀早已形成了一种文化,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也体现在校园优越的设施设备中。美国的校园环境设施一切以学生需求为本,借助先进的科技辅具支持,使残疾人能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学习。各种辅助技术与设施设备体现了人性化、多功能性、便携性等特点。

在美国的融合学校中,无障碍设施随处可见,每一个教室门口都设有无障碍通道,楼梯上,高、中、低三档扶手适用于辅助不同身高的残疾人通行。在加劳德特大学——世界唯一一所专门招收聋哑学生的大学中,电梯的设计更是充分考虑了聋生的需求,采用了四面玻璃设计,方便聋生进行手语交流。

在融合学校的教室内,一般除了学习区之外,还设有信息资料存放区、教师办公区、生活区等,每间教室配有卫生间和洗手池。对于有脑瘫孩子的班级,教室中还配有PVC垫和各种辅具,如重度肢残的学生没有办法坐着听课,就躺在专用的辅具中,让他们能在颈部、躯干有支持的情况下上课。

现代化的科技在残障学生的学习中也发挥了卓越的作用。如在波士顿学院的Campus school中,我们亲身体验了一款游戏软件,这是为残障程度极为严重、全身可能只有眼睛还会转动的学生专门设计的,它能够让学生的眼睛、嘴唇、鼻子等部分具有鼠标功能,作为学生表达的方式,解决与他人沟通的问题。

3. 各具特色的服务机构

在美国,除了有各级各类公立学校为残疾人提供服务,还活跃着各种不同的民间组织,依托私人或者大学的力量,为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服务。有一类是直接为政府服务的研究机构,这类机构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比较大,一般依托大学的力量,通过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形式致力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如我们参访的美国智力与发展障碍协会、乔治城大学儿童与人类发展中心、麻州大学波士顿分校的社区融合学院等,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国际性的项目,在特殊教育的政策研究、宣传推进、专业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Think college项目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全美有37个州,200所大学实施了该项目。Think college项目开始于2000年,主要任务是帮助智障学生进入大学,体验大学生活,该项目在改善他们社交能力、提升职业技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还有一类是直接为残障儿童及其家庭服务的机构。这类机构都直接服务于残障儿童及其家庭,为他们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如美国独立生存服务中心、罗斯中心、“校园学校等高校服务机构,这类机构具有研究与服务的双重功能,规模一般不大,直接服务于特定人群,使残疾儿童和家庭受益。还有“指南针学校“我们共同成长”等私立服务机构,分别为情绪行为问题学生、0-3岁特殊儿童提供服务,其费用大部分由政府负责。这些机构为不同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与服务,同时也为残障儿童的家长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这种立足于家长需求的私立机构成为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

三、启示与反思

1. 打通多学科之间的壁垒,形成合作共同体

结合这次培训主题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管理机制探索,我们通过教授的讲课与实地考察感受到美国在多学科团队合作方面已经发展到跨学科阶段,各学科之间打破 壁垒,相互协同合作,为残障学生提供服务。如在特教学校与融合学校中,都有专职护士,有专业的训练与治疗师,并有儿科医生的定期指导。上海的医教结合研究中提出了医生进校园的设想,提出了医生与学校教师相结合、医院与学校相结合。因此,这次学习考察,让我们看到了医务人员在学校中具体的工作,如为学生配置药物,为需要通过插管进食的学生注射营养液等。我们深刻认识到需要医学、教育、康复、保健等各方面人员的密切合作,才能保证这些程度较为严重的学生在融合环境中接受教育。

2. 加强培训,提升各种专业人才的储备

美国在各种专业人才培训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要使特殊教育的专业服务保持高质量和可持续性,专业人员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美国,专业团队人员主要有PT(物理治疗师)、OT(作业治疗师)、ST(语言治疗师)、心理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等。他们对这些专业人员进行跨领域的培训,开展了多个培训项目,如神经发育障碍中的领导力项目就是一个跨学科训练项目,对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业服务人员进行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学员的跨学科视野更为开阔,团队合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上海在开展医教结合的进程中,跨领域培训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教师、医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员的专业化以及合作水平都需要通过培训得到发展,而作为团队的统筹与协调人员更需要在培训中得到专业发展。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展各类专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并储备各领域的专业人才,也要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跨领域人才。

3. 关注生涯发展教育,提高残障学生独立生存能力

在美国,有各种公立及私立服务机构为残障学生提供独立生存的服务,支持他们在毕业后的就业或独立生存。因此各类学校的课程关注到残障学生对他们自己的生涯发展的规划,强调学生的自我决定。这对我们目前进行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比较关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但缺乏生涯规划的引导与相应的课程设计,缺乏与高中教育或职业教育阶段生涯课程的衔接,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在适当的年龄开始进行生涯规划,培养自我决定能力,通过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促进他们的就业或成年后独立生存。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