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情境教学初探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范婵颖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聋生由于存在听力障碍,他们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认识事物时,严重缺乏直观体验。而情境教学往往是“以目代耳”,让学生借助视觉先感受,同时学习用语言表达,或边体验边感受,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并给予聋生以强烈的真实感,较快地把聋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使他们既能观察、感受,又能思维、表达,为聋生的语文学习找到了一条捷径。

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聋校语文情境教学的组织实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创设现场情境、创设活动情境、创设体态语言情境、巧用媒体体验情境。

一、创设现场情境

教室是教学的场所,也是进行各种语言模拟训练的最方便的临时舞台,在教室里通过桌椅的摆设等能创设出商店、医院、超市、银行等情境,让聋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如在教《老山羊请客》时,我把教室装扮成森林,在森林的一角是老山羊的家,家中有一个大圆桌和几个圆凳子,桌上还摆放了各种食物,让聋生在这特殊的环境中来真实的感受课文的内容、表演课文的内容。另外,为了让聋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也会在教室之外给聋生上课,如在教《下雪了》时,我先带着孩子们到雪地里堆堆雪人、踩踩雪、摸摸雪,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与平时有没有不同,发生了哪些变化等,在获得了这么多表象之后,聋生再学习课文中的句子就不那么困难了,他们能把文字与具体的表象生动地结合起来,对课文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总之,寻找一切相似的情境,让聋生在情境中得到更多的体验与感受,能最大限度地弥补他们在生理上的缺陷。

二、创设活动情境

教育家阿英纳叶维利在对教学过程的论述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通过活动,激发和发展每一个聋生的求知欲、认知兴趣、自信心和师生之间多向交往的快乐感受。因此,我在教学上采用生动的、适合聋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创设各种活动,让聋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活动情境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游戏、问题、朗读、练习、任务、实验等情境。如在教《赵州桥》时,为了让聋生能理解赵州桥全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我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任务情境,让他们用卷尺量出教室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出赵州桥有几个教室那么长,有几个教室那么宽,这样一来,在聋生的心里对赵州桥有了一个很具体、很实质的形象了。为了让聋生明白赵州桥左右两边的四个小桥洞是为了减少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的道理,我就创设了活动情境——实验,让学生自己用杯子把水浇在手背上,感受水的冲击力,并引导他们做分开手指与并拢手指所感受到的水对手冲击力的不同,从而让聋生深刻体会到赵州桥的这一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三、创设体态语言情境

体态语言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以人体任何部位辅助语言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体态语言情境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聋生的注意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还可以充分、准确、明了地表达教师的意图,便于聋生准确无误地理解语言的意义。人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除了看之外就是听了,但是我们的聋生这个最为重要的途径——听丧失了,因此,视觉对他们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途径了,那么如何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我认为教师的体态语一定要丰富。如:在课堂上,老师带领聋生朗读课文时,应该配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让聋生受到视觉刺激后马上能明白这一个句子的含义。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当读到许多人来悼念伯父,“我”的眼泪也止不住滚下时,我借用教棒在这些文字下方缓缓地移动,另一只手做“低”的手势,同时脸上表现出痛苦、悲哀的神情,让聋生感受到在读此段时要注意的感情色彩;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当读到五壮士跳下悬崖时高喊着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两句时,我用教棒用力指着这几个字,另一只手做“强”的手势,同时脸上显出那种坚毅、视死如归的神情,让聋生感受到了力量。另外,在运用体态语时,手语是最为关键的,聋生通过看老师的手势就能理解词语的含义、句子的含义,从老师的手势中得到更多的信息,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巧用媒体体验情境

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电视、投影仪、电脑等现代教学设备进入课堂,为进行情境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能让聋生从视、说等角度去充分体验和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聋生的缺陷。媒体情境的运用,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凑自然、层层深入但又不失轻松活泼,使聋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感知、理解、运用”之目的。如: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为了让聋生更好地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世界,我就创设了多媒体情境,让聋生来观看视频,使他们对海底的生物有了一个很具体、直观的总体感受。另外在认识生物的时候,我又借助多媒体,充分利用聋生的视觉,补偿他们听觉的缺陷。随后我又把聋生分为两组,分别上网寻找西沙群岛海滩和海岛的资料,使孩子们能在海滩、海岛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最为精彩的是聋生被这些精美的视频画面深深吸引了,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及学习兴趣也被及时地调动了起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绪”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下面我就谈谈在情境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第一,依托文本,展开情节

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依托文本,立足文本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应以文本为重要依托。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我就完全依托文本创设情境,把教室布置成一条小河,学生们戴上乌龟、金鱼、小蝌蚪、青蛙的头饰,完全按照文本让学生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学生们通过动作、语言诠释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课文中关键词、重点词的理解。因为对于聋生而言,很多词语光靠老师的讲解或者是字典上的解释,他们还是不能理解或者是理解不透的,但是聋生借助这个情境表演,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他们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理解了文本。就如文本中的“迎”、“赶”、“追”,通过情境表演,聋生马上就理解与掌握了。因此,我觉得创设情境一定要依托文本。

利用文本,展开情节创设情境,以此促进聋生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聋校的很多教材文本,都给学生留下了很多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自己引导作用的空间。那么如何利用文本展开情节来创设情境呢?在教《老山羊请客》这一课时,学生们先是借助情境理解了小动物们都不喜欢吃面前的食物,但是课文中说到老山羊想到了一个办法,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吃了起来。在这里就是文本留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我就鼓励学生思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情境中把想到的方法现场表演出来,展开了情节。扮演老山羊的学生就把每个小动物前面的食物根据动物们的喜好进行了调换,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吃起来了。此时,我又马上引导学生还有什么办法吗?学生们在这个活动情境中继续思考,突然其中一个学生跳了起来说他有办法了。于是我就让他来扮演老山羊。他让扮演小动物的同学们都站了起来,然后他把小动物们一个一个安排到动物们各自喜欢吃的食物面前坐下,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了起来。通过这个环节的创设,大家彻底明白了老山羊想了什么办法,而且是想出了两个不同的办法,在情境中突破了教学重点与难点。由此可见,展开情节创设情境,在聋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参与实践,获得体验

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他们在理解事物的时候总是缺乏感受。那么如何让学生获得感受呢?我们可以借助情境,在情境中获得体验、感受,以此来更好地理解文本。如在教授《登鹳鹊楼》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句的意思,我在教室里创设了一个登高的情境,先让学生说出窗外的景物,然后爬上楼梯再来说窗外的景物,通过创设登高这个情境,学生们获得了感受,既理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又明白了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得更高这个道理。又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借助“看一看”、“尝一尝”、“摸一摸”等活动情境,学生知道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通过创设表演情境,学生们借助对话、动作的演示理解了重点词句,从而理解了课文内容。《田忌赛马》一课中通过赛马的情境,出示赛马的成绩表,让学生来分析,由此得出如何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来赢得最终的胜利,让学生感受到了孙膑的智慧。这些课文中,我都创设了情境教学,借助情境,弥补了学生的生理缺陷,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为教学节省了很多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聋生的情绪和意志,优化聋生的个性品质;可以让聋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只要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以聋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己任,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聋校语文的情境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情境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聋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聋生更好地学习,更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