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弱智学生语言训练研究
发布日期:2019-02-07   作者:特教研究所   

“闵行区启智学校是华东师范大学学前和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学重点学科的实验基地,我和该校教师曾多次在国家级、市级学术会议上进行过交流,也欣喜地看到该校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地推向国际特教论坛。作为一所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辅读学校,全校教师敢于突破传统的中重度弱智学生课堂教育训练的禁区,在教医结合、弱智教育和聋教育的融会贯通上进行了具有创新性的有效探索,在脑瘫儿训练,构音障碍儿童语言训练,美工、电脑作业疗法等方面对兄弟学校起到了辐射作用;同时,也为高校的特殊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实践基础和补充论证,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可望对我们的特殊教育发展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方俊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论文集》“前言”2003·5

 

中重度弱智学生语言训练研究

张爱芬等

一、问题的提出

1997年上海市教委下达《关于在本市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暂行规定》文件之后,我们闵行辅读学校招生的对象转向中重度弱智学生(包括多重残疾学生:伴随癫痫、自闭症、精神行为、弱视、弱听、脑瘫等)学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语言障碍。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通过一定的认知能力组合而成的使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的有组织的符号系统,其复杂的语音是人类运用发达的发音器官所产生的。语言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人类思想与感情的符号化,用来作为与他人传情达意的沟通工具。辅读学校教师凭着职业的敏感较多地从语言是促进弱智学生社会行为健全发展的重要基础考虑,比较关注的是语言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用语言表现愿望、情绪和情感。2、用语言作为学习和交流思想的基础。3、用语言作为手段,为走上社会、融入社会而作准备。我们形成的共识是:语言形成有一定的规律,语言属于一种发展性的技巧机能,受到智力、心理情绪、心理器官、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和制约。中重度弱智学生因智力发展迟缓,社会交往能力发展障碍,口腔肌肉控制问题,脑部发育不全,器质性损伤等原因普遍性地存在语言障碍,难以正常发展语言能力,而这又往往影响他们人际间的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在当前阶段闵行辅读学校通过对带有典型的、普遍意义的弱智学生(一个中重度弱智学生起点班和一个多残班)语言训练研究,旨在从这一角度寻求探索和总结辅读学校语言康复绩效训练的规律、经验,更好地为中重度弱智学生提供所需服务。

二、训练班学生语言训前训后情况

(一)闵行辅读学校一(2)班九名中重度弱智学生语训前后对照情况:

1、              2000914闵行辅读学校学生语音测试结果。(见附表一):

一(2

人数

情况

1

因故未测试

1

几乎所有语音都无法发出

2

构音问题严重

5

 

 

 

 

 

 

构音笨拙1人次

发连续音、变化音有困难3人次

翘舌音发成平舌音3人次

发舌根音有困难1人次

注意力缺陷2人次

发上声有困难1人次

鼻音问题2人次

 

2、          200113,闵行辅读学校一(2)班学生汉语拼音考查情况(见附表二)

一(2)班学生汉语拼音考查情况总表

姓名

认读拼音字母

认打(指语)拼音字母

6个单韵母,17个声母)

张某

13

18

隆某

8

7

高某

12

2

符某

因病没参加考查

李某

16

17

杨某

19

19

沈某

21

17

宋某

15

10

朱某

23

23

统计   马黎梅                         200116

3、  一(2)班学生语言交往水平情况对照表

序号

姓名

20009

20012

1

张某

以手势代替口语

能认读“13”个汉语拼音字母,偶尔用简单词交往,用口语应答

2

隆某

不会说话,表达意愿需要方式:让别人猜测,点头摇头表示

进步不大,口腔仍不太动

3

高某

不开口,发鼻音,用简单手势指点助说话,语音模糊,难以辨认

有些语音有较明显进步,注意了发音部位和方法。注意口形变化,有学说话的积极性

4

符某

字词表达,伴随肢体语言

用不完整句子交往

5

李某

字词,偶尔三个字,说句子常漏成分(字),且含糊

说句子漏词现象减少

6

杨某

脑瘫

大舌头,说话不清,语音拉长,说很简单的句子

能用简单句交流,语速较以前快,肢体语言减少

7

沈某

脑瘫

以词为主,说话不清

说话清晰度有所提高,能用简单句交流

8

宋某

简单句,不愿开口,胆小

说话胆子增大,简单句表达

9

朱某

脑瘫

简单句,语速极慢

简单句表达,语速提高,能在老师引导下把句子说完整。

 

(二)闵行启音学校多残班五名学生语训前后对照情况表:

序号

姓名

多残情况

语音、语言交往水平

1995.9

2001.1

1

陆某

弱听、弱能、极消瘦、严重胃病、性格内向。

发不出声,难以交流

发不出音、用指语、手势语、书面语(常用字)脸部表情进行简单交流

2

王某

弱听、弱能、精神行为障碍

会吼叫、有笑声、难以交流

发音时有声音,有口形显示,但不正确,用简单手势语、指语、书面语(常用字)进行简单交流

3

吴某

弱听、弱能、抽动症、有自闭症倾向、爱画画

发尖音、难以交流

发音时有口形显示,声音短促,用手势语、指语、书面语(词)进行简单交流。

4

费某

弱听、弱能

能正常发声、不会说话、难以交流

以手势语为主,配合口语,发音时有口形显示,老师能辨认其发声意义(与手势语配合)进行简单交流。

5

沈某

弱听、弱能、精神行为障碍

有声音、难以交流

文字口形较相符,用手势语、指语、书面语(词语、极其简单句)进行简单交流。能进行简单的电脑操作,打字(打老师同学的姓名)。

表一、表二、表三和表四较清楚地表明了语训前后对照情况和语训的绩效,原先具有严重构音障碍、交往障碍的中重度学生和多残学生经过语训在语音和语言交往水平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语言训练的策略研究及实践探索

㈠中重度弱智学生语言训练

    根据对闵行辅读学校一(2)班中重度弱智学生群体分析研究,产生语言障碍及其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心理、智力、社会等四方面的原因。

    生理因素方面主要体现在发音器官异常。语言是语音组成的符号系统,语音的生理基础是发音器官,发音器官由呼吸、振动、共鸣、构音器官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任何器官出现异常都有可能影响弱智学生的语言发展。呼吸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肺、胸部及有关呼吸肌,这是发音振动的来源。振动器官包括喉和声带,这是呼出气流振动发声的发源地。共鸣器官包括全部发音系统的空腔,有胸腔、喉、咽、口鼻腔和鼻窦,说话和歌唱都离不开共鸣。最常见的是构音障碍。发声器官在构音过程中构音的位置、方式、速度、强度或动作协调发生问题,以至发出的语音产生错误,并影响到对说话内容的理解,常表现出替代、省略、扭曲、添加这四种类型的构音错误。构音障碍分为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前者存在生理方面的原因,医学常识告诉我们如:裂腭、神经功能缺陷如脑瘫学生杨某(右瘫)、沈某(左瘫)等,使舌头、嘴唇牙齿颌和腭的相互协调发生问题,无法发出正确的语音,而后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结构异常,学生的吃、喝、咀嚼能力基本正常,但说话口齿不清,其原因不清楚,可能与学生的语音辨别能力不足、感觉运动发展缺陷、环境条件差、交替使用不同语言、情绪障碍或成熟缓慢等心理状况有关。学生高某脾气急燥,家长任其发错误音,隆某脾气固执,发音时下颌不动,家长听任之。这是两个具有典型的严重构音障碍的学生。

    语言行为是知觉、记忆、概念、判断、推理、思维等认知综合能力的表现产物。学习复杂的语言,必定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智慧,语言发育正常迟滞与智力高低成正比,即便有的中重度弱智学生的视力、听力正常,但由于智商原因所具有的听能、视觉感知能力较差,常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形成和发展,在接受性和表达性语言方面都表现出语言缺陷。至于社会因素,我们认识到语言在劳动中产生,是社会群体的产物,与后天模仿学习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起关键作用,中重度弱智儿童由于各方面的能力较差,被监护人长期限制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内,人际间交往少、接触少,太缺乏必要的语言刺激和足够的语言信息输入,家庭、社会对这些学生缺乏高标准,放任自流,使他们丧失模仿学习语言的机会,也就是说他们被剥夺了学习语言的环境,因此更加重了语言障碍程度。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所采取了以下几条语言训练的方法措施和策略。

1、语音教学阶段同时进行三方面内容的训练:

1)发音器官训练以唇舌训练为主。针对弱智学生不能正确掌握用口呼吸的方法以及呼气不顺的情况,我们设定的呼吸训练从教学生如何闭嘴,用鼻子吸气、呼气到用口呼气,使呼吸顺畅自然。其次运用吹画、吹蜡烛、吹轻柔物品、用吸管纸筒等吹吸各种材料、吹各种有声玩具(喇叭、哨子、口琴等)等训练学生呼气的长短、强弱、停顿、继续等呼气的调整能力。用气训练,主要通过学发长音、短音和模拟音等,使学生感受到通过嘴唇、舌位等变化,气流从口腔送出受阻或畅通,可发出短促、延长等不同的音。唇的练习主要解决弱智学生常有的不知不觉张嘴,无规则的吐舌的情况,唇画练习特别是自画像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如何闭上嘴巴,还可以激发学生注意观察和动脑的积极性。

2)发音教学重视唇舌操配合训练,我们把聋校的舌体操引进辅读学校语言训练课堂,根据弱智学生口部发音器官运动失调,如舌头、口肌僵硬影响发音说话的特点,同时又根据汉语发音基本要素对唇舌动作位置即发音部位的需要,对原有的聋校舌体操做了改进,设计了十二节唇舌操:开闭唇运动、上齿咬下唇、下齿咬上唇、抵齿、上下抵齿、伸舌、上下添唇、左右抵腮、左右摆舌、转舌、鼓颊、颤舌运动。每一节有不同的功能,除了让学生活动发音器官,还能锻炼发辅音时上下腭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有利于发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等。如:开闭唇运动有利于发双唇音(bpm),而发唇齿音(f)就能借鉴于上齿咬下唇运动。

3)重视视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感觉器官在发音教学中的作用。针对弱智学生听而不闻的认知特点,比如上海地区的弱智学生很容易把翘舌音发成平舌音,分析原因固然受到上海方言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舌的功能不灵活,影响学生正确把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以教学sh为例,即使告诉学生把舌头翘起来,他也难以做到发准音,但如果老师把嘴张开让学生看清舌的位置,跟随发音,效果就较明显。这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在中重度弱智学生的发音教学中,运用视觉、触觉等感官配合听觉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韵母教学可让学生备小镜子,看老师发音的口型:单元音韵母主要观察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圆唇与否。复元音韵母要让学生观察老师发音时舌、嘴唇和整个口腔共鸣器的形状要逐渐变动,并试着学习。带鼻音韵母的教学主要区别前鼻音和后鼻音。让学生观察教师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由元音状态向鼻音的发音状态逐步变动,最后变成鼻音。前鼻音最后舌尖落在上齿龈,后鼻音舌位降低。声母教学除了准备小镜子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在除阻时气流的强弱不同分,可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备用小纸片,以发音时是否能吹动纸片(还可以对着学生的手背发音,让学生感受有无气流)来区分六对不同部位声母不同的方音方法。不送气的是bdgzzhj。送气的是ptkcchq。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情况可区分普通话中清音(声带不颤动)浊音(声母颤动)声母。鼻音mn,边音l和擦音r是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可让学生一手触摸教师的喉部,一手触摸自己的喉部,发挥听觉优势跟随教师发音。闵行辅读学校语言个训室里配备了大镜子,师生一对一,一对二地辅导,互看口形,镜子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语义、语用教学以汉语拼音六个单韵母和21个声母教学为切入口,以音带出常用(字)词,配以常用简单句型。根据中重度弱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中度训练纲要,我们比较强调词义、简单句(常用句型)、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和意思简明段的的教学训练。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体现:

1)语言理解记忆训练。采用多次重复,反复巩固的训练方法。

①教室环境布置注意良好的语言环境的创设,如: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谁是值日生?天气怎样?班主任老师是谁?有哪几位任课老师?

②每天的学习生活活动:今天的课程?何时午餐、做操(广播操、手操、视力操等)训练学生不仅会说还要形成时间的概念和顺序。

③上课常规活动程序用文字卡片形式写下来,每堂课用,每堂课复现,反复刺激学生。如:上课、起立、行礼、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提问、回答、读一读、认一认、比一比、写一写等。

④家校联系册写有家庭地址、电话、父母姓名单位等。经常问学生,让学生练习说话。

⑤看图片或物品说名称,看汉语拼音字母卡片读音,然后收起卡片,让学生回忆刚才看到的是什么。可反复多次逐步增加卡片的数量。

⑥看综合图,上面画有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物品或现象,让学生看一定时间,然后收起,请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也可反复进行,观察的时间由多到少,以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

2)语言思维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与常人相比中重度弱智学生同样有思维能力,通过思维用语言适当表达所需,所不同的是思维的品质欠缺。因此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训练是很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能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较多地采用以下的训练方法。

①看图、看实物学说句子。什么、什么和什么(下位概念)是什么(上位概念)。哪里有什么、什么和什么(前后要符合生活逻辑)。

②分类:给学生若干类图片或实物,告诉学生共分几类,然后让学生分别归拢,并用语言表达或给学生一些实物、图片或词卡,请学生把相同类别的归在一起,并用语言表达。

③把写有类别名称的词卡(如:食品、动物、植物、学习用品、水果、蔬菜等)放在学生面前,随意抽一张,让学生能说出某一项类别的下位概念的名称。这一项训练和前三项相比,具有逆向思维的特点。

3)注意力训练。

针对中重度弱智学生注意品质差(注意的范围广度窄小,注意的分配也成问题),具体表现注意力分散,注意时间短,学习特别容易分心的特点,在对学生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注意力的训练。

①听指令做练习。如摆弄各种玩具,次数由少到多。给学生卡片(图片、形状、颜色等),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拿出指定的卡片,或者按顺序排列。

②选择能发出声音并能数数的玩具,秒表也可以。让学生听老师的口令合着声响数数或看着秒表。时间长短可根据学生的注意力而定,由短到长逐渐加长时间。

4)认知训练

视觉认知训练。公共场所的有关标记、名称等。老师、同学、家人的照片等。先听指令拿,再看照片或标记说。

听觉认知训练。用录音机录下不同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声音(如上课铃声、敲门声、电话铃声、杯子摔破声),各种乐器声(鼓声、锣声等),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雷声等,让学生听了能够说出是什么声音。

颜色认知训练。老师设计两种图片,一种是各种常见常用的物品轮廓图。另一种是各种颜色的图片即色板。让学生把色板放到轮廓图后面,正确配对。也可给学生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正确涂色。

形状认知训练。教师准备各种形状的玩具,如七巧板、积木、拼图等,可先跟着老师做,用不同形状的零件拼出有意义的图案。由简到繁,让学生模仿,然后根据学生不同差异,提不同要求。

空间认知训练。最典型的是练习走迷宫,可设计适合学生难度的练习。先做示范或先板书,再示范。另外,比较实用的是通过训练教会学生把从家到校的经过的路程能在脑中形成概念。课前老师做有心人,具体了解每个学生从家到学校要经过的明显标记,可画成平面图,标记性建筑可用文字图画标明。

㈡交往板在多重残疾学生语言训练中的实践与效果探索

    随着特教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特殊学校的生源日趋复杂化,多重残疾的学生被招收进校,在各类特殊学校开设了不同的多重班,如:闵行辅读学校(弱智学校)就开设多重班(含弱智伴随自闭症、癫痫、弱听、弱视、精神行为障碍等),启音学校(聋校)也有多重班(含弱听伴随弱智、抽动症、精神行为障碍等),盲校多残班的学生则含弱视伴随弱听等,这给特殊学校的教师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教师提供充分发挥的机遇。特殊学校的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并具备跨类教学的能力,才能适应特教新形势的发展。闵行区启音学校多残班组建于1995年,至今已走过了56个年头,走了不少弯路,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最值得向外辐射的经验是语言交往板的运用,可以在聋校多残班和弱智学校推广使用。

1、使用语言交往板的意义

    所谓多重残疾指的是个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残疾。对于同时兼有弱听和弱智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特点是既有耳聋学生特有的语言发育(因听力残疾导致语言障碍,言语发展迟缓,不能在自然状态下习得语言)和交往问题,又有智残学生的智力落后和适应性障碍,难于与人交往沟通,从而阻碍了其有效地与环境社会的交互作用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行为。面对初入学的这类学生,便存在语言信息的理解接受和表达输出都存在严重障碍的教学问题,通俗地理解就是师生间、学生间存在说不清做不明的严重沟通交往障碍。不解决这个问题就难以开展教学活动,自制的语言交往板就是解决初入学多残学生能较顺利地融入和适应学校集体生活并打下初步的语言学习基础的最好的方式方法之一。

2、语言交往板的内容与形式

    所谓语言交往板是教师专门为该类学生设计的能够代替语言交流的一种方法形式,使学生达到能与他人交流的目的。

语言交往板的内容

①学校一日生活日程安排。如:排队、做操、吃饭、喝水、小便、回家等。②学校学习环境的认识。如:教室、办公室、厕所、宿舍、食堂、操场、校园等。③礼貌用语。谢谢、你好、对不起、再见、没关系等④周围人物的称谓。如:老师、同学(班级同学的名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⑤常用学习用品。如:书包、课本、练习簿、铅笔、橡皮、小刀等。⑥简单的感觉表达。如:冷、热、饱、饿、疼等。⑦表达简单的意愿赞同否定等。如:要、不要、好、不好、对、不对、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等。(见附表)语言交往板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由近及远逐步扩展。

语言交往板的形式

其大小为32K,正面画有表达该词形象性意义的图画,反面写有该词的书面语和汉语拼音。其质地为图画纸。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形象性。用图画来表达意思,便于学生理解记忆。②简便性。主要体现在交往便利方面,学生如要表达什么要求意愿,只要拿该卡片即可。③图文结合。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语义教学过程中,该卡片正反面图文对照,具有看图识字的功能效应,能给学生不断的刺激,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④拼音识字相结合。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语音、语义教学过程中。启音学校多残班语言训练实践证明该类学生同样能进行发音说话训练,尽管所需的教学时间较长。⑤示意性。主要体现在对于那些用图画较难表示的常用词,用示意性符号表达既简便又明了。如:对(√)、错(×)、上(↑)、下(↓)、加(+)、减(—)、等于(=)、问题(?)等。

3、使用语言交往板的方法与步骤

使用语言交往板的方法:第一阶段:根据即时交往的需要,边演示边实践边学说话(要求口型相对正确),配以手势语或指语辅助,达到理解该词的意义。如要求学生列队,就拿画有几个学生排队的卡片,教师一边指挥学生排队一边教学生说排队的语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或教学生打手势语或教学生打指语。第二阶段:当学生基本了解图意,并且图文建立了一定联系,就能用抽象的文字(配以手势语或手指语、口语显示)去交往。第三阶段:脱离交往板,师生间,同学间用手势语、手指语、口语显示和肢体语言等综合手段交往。

4、  使用语言交往板的效果

既聋又弱智的多残孩子在初入学时,每位学生都存在严重的交往障碍,只能体现最低层次的需要,(饿了吃、冷了穿、累了睡),用非常简单的肢体语言或脸部表情表示所需或喜欢、厌恶等情感。交往板的设计使用,使得师生间、学生间的交往变得明确化、意义化。学生经历了使用交往板的过程,也就逐步学会特有的交往形式,手语、指语,他们的思维水平由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使多残学生的生活学习变得情趣化,意义化,语言学习使他们的人生有了质的变化。

㈢多种媒体手段配合语言训练与多种感官参与语言训练实践研究

    中重度弱智学生语训我们还采用了多种策略:编了唇舌操(从起始年级的第一节语训课开始教学生做唇舌操)和手指操(在学校一日学习活动中安排,全校学生都做)。把聋校的手指语(在教汉语拼音字母的同时教给学生相应字母的指式)和计算机(学字母时要求学生同时认识电脑键盘上的相应的大写英语字母,并教学生尝试着用正确的指式打有关的汉语拼音字母。)作为辅助语言教学的手段,引进辅读学校语训课堂。

    让弱智学生做唇舌操的目的是:训练舌的灵活伸缩,增加颜面肌肉和舌肌的运转能力。唇舌操不仅锻炼了舌肌,对于患有构音障碍和因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语言不清和舌运动障碍有良好的训练和矫治作用。此外舌肌锻炼还可以激发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使唾液、肠胃液分泌增多,改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促使营养的吸收,对改善增强中重度弱智学生的体能(弱智学生体质体能较差,也有挑食的弊病)很有帮助。

    手指语是语言专家专门为聋人设计的一种交往手段。一个指式代表一个字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运用手指语辅助中重度弱智学生语言训练的过程。教学效果证实了手指语的确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帮助。特别是在认知和记忆方面,效果更为突出。医学矫治知识告诉我们:针对语音障碍(包括中重度弱智学生说话模糊不清)声母教学是一大策略,可就中重度弱智学生学拼音和能否学会拼音至今在弱智教育界尚有争论,我们在汉语拼音教学实践中的确也产生过困惑,主要原因是学生分不清记不住字母,如:bd pq等,于是就尝试引入手指语,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后,便有意识地正式引入。我们的实践结果对中重度弱智学生不能学拼音的假说进行了质疑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若夫认为:“肌肉运动可以锻炼和加强大脑皮层的活动”在进行手操、打手指语、打电脑键盘时,各种手指运动产生的本体感受器向心冲动和肌肉代谢产物,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重要的反馈调节作用,而这种肌肉运动的反馈刺激,可使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发生改变。第一:大脑皮层的机能得以改善。第二: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植物性神经与躯干成分之间的协调关系更加协调和进一步完善。第三;神经系统固有的协调机能灵活性和均衡性得以增强,各分析器的机能更加敏捷。从而促进了全身各系统、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生理机能的旺盛。这些是以大脑技能的增强为基础的。通过各种手、口、舌、唇功能锻炼的良性刺激,使得大脑机能增强,神经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反应性均逐步提高,机能的力量(学生宋某通过做手操、打指语手部的疲软性得以改善)、注意力(口读和手打的结合加长了学生注意力的时间,也提高了效果)、加速度(读音说话的速度加快)等机体素质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反应能力和认知能力都随之增高,使手动作的准确性、速度,大脑的反应性、记忆力在原有基础上在智商力及的范围里有所增强。实践证明:用传统媒体的和现代电化教育媒体相结合配合语言训练,让中重度弱智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训练,帮助弱智学生感知理解,有利于他们加强记忆以提高语言训练效果。

四、语言训练效果及原则的总结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在探索中重度弱智学生(含多残)语言训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1、中重度学生语音教学,重视了发音器官的训练和汉语拼音教学,语义语用教学则以拼音教学为切入口,以音带字词配以常用句型练习,同时注重多种媒体手段配合和多重感官参与。2、交往板的运用使中重度多残学生的交往起了质的变化。同时也认识到可推广到弱智学校,运用于具有严重构音障碍的弱智学生语言训练。其形象性、实用性可增加此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语言效果。我们还总结了中重度弱智学生语言训练应遵循的六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矫治性的原则;补偿性原则;针对性的原则;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辅相成的原则;语言教学和认知相结合的原则。

     五、语言训练的反思及前景思考

我们在中重度弱智学生语言训练方面虽然寻求到了某些规律也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弱智学生的语言运用方面还要做进一步深入探究,同时在创设语言大环境,语训教师和学科教师间的相互配合,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以及辅读学校为家长提供语言训练培训、语言能力评估等方面还要做更全面的考虑。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给特殊教育带来无限的生机,我们闵行区教育局把“大力推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千年主要工作之一,为闵行辅读学校配备了先进的电脑设备。实践证明新的科技将使人类社会产生质的变化,因此对中重度弱智学生的教育与服务(学习、沟通、行动、自我照顾等方面)也将产生巨大影响。在语言康复训练方面,计算机进入辅读学校语训课堂势在必行,国内外新型的教育软件的运用、学校自制软件的开发等都有着广阔的前景,关键在于我们特教工作者应树立适应新世纪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把语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更好地为弱智学生服务,减少他们的语言障碍,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利于他们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更好地融入社会。

 

课题组副组长:李金林、戴宇梅;成员:梁红、钱钢、王永红、胥志英、张瑾、吴季萍、沈莉丽、陆佩芬、褚瑛、曹梅英、华春艳。马黎梅、吴季萍设计有关表格,并作统计。文中总结了梁红、沈燕等老师的经验,特示谢意。

特邀:颜燕萍(闵行区启音学校)

(作者单位:闵行区启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