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障儿童实施“三育”的实践研究
发布日期:2019-02-07   作者:特教研究所   

赵绵浩

 

我校学生以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这些学生除了智商低以外且有其他各种疾病,如多动症、精神分裂症、癫痫、自闭症、脑瘫等,这就对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矫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的课题,为此,学校提出了“科技助育、心理辅育、医训补育”的“三育”课题,并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以科技教育为载体,进行科技助育。

指导学生做科技小制作是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科技教育活动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讲。讲中外科学家故事,讲少先队员的科技小发明、动手动脑小故事等。

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采取低年级主要由老师讲,中年级师生交流,高年级自己办小报、讲科学小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

2、读。读报纸,读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等。

通过读书读报活动,让学生懂得一点小常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自觉性。

3、看。学校结合少先队活动,组织学生看科技电影、带他们到科技画廊、科技展览馆和孙桥现代化农业基地参观等。这些在智障生眼中简直无法想象的现实,如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更使他们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希望揭开奥秘的愿望。

4、演。学校建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和科技小组。同学们通过各种科学小实验的演示,接触和知道了一些科学小常识,使他们在奇妙感觉中得到了科学知识的启蒙,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5、做。从做折纸等小制作到掌勺烧菜做点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懂得道理,获取灵感,培养兴趣。同时,学生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了解一些常见材料的性能,用途等,会看一些简单的图纸,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加工技术和操作程序。

6、养。组织学生定期到新村绿地开展锄草、浇水等活动,中高年级还开展了盆景制作蔬菜栽培,喂养小金鱼、小鸟等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家庭的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树立起小主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总之,我校在进行科技教育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兴趣、自主、合作”的主题,利用科技教育这一载体,达到了辅助教育的目的。

二、以心理辅导为主线,实行心理辅育。

为了提高教育与矫治的作用,我们以心里辅导为主线,运用“活动—咨询”模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提高自信

我校在日常的各项活动中,都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放在首位,努力做到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目标,以表扬、鼓励为主,对学生自卑、恐惧、焦虑、孤独等各种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和矫治,创设各种情景为他们铺设迈向成功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上攀登,从而树立“我能行”的成功感。除了文化学习知识以外,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成功感,提高自信心的十分重要的一环。

2、行为矫治

智障儿童由于生理缺陷、智力低下,认知发展迟缓,高级精神需要发育不完全,自我控制能力差,合理加工外部信息的能力,以至于对大量的外部刺激只能作出原始的直接反应。

如有些智障儿童受惊吓时,会大声吼叫或不顾一切狂奔,但并不明白吼叫或狂奔是否能帮助脱离危险,有的智障儿童遇到不满意的事就发火,或是倒在地上打滚、大声哭喊,或是乱摔玩具,打砸物品,有的甚至用头撞墙等等。

智障学生由于生理残疾所致,动手能力大多很差。在制作各种建筑模型时,碰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如在做上海景点之一的杨浦大桥时,老师带着学生从构思、设计、所用材料到实施制作,反反复复拆了做、做了拆,不知花费了多少工夫和时间。尤其是在做桥上横拉的铁索时,每剪一根铁丝就需要几个同学拉的拉、剪的剪。其中有一位同学,平时经常控制不住自己,对同学有攻击性行为。但在制作过程中,看到同学情绪高涨,如此地投入和专注,他几次想动手都忍住了。此时,老师不仅及时表扬他,还交给他更重的任务,让他充分显示自己,体验“我能行”的成功感。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偏差,学校运用科技、心理辅导、培养动手能力等各种教育手段,用开展科技小制作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自控力,随时发现、纠正学生的各种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帮助、矫正,学校有近30%的学生在行为偏差上有了明显的改变,并有40%左右的学生比原来有了进步,攻击性行为的次数明显减少。

3、情感需要

针对智障儿童有安全、接受抚爱、被接纳和尊重、求得成功、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情感需要的特点,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为智障儿童提供一个舒适的、安全的生活空间,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校园内各种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让学生有安全感。

教育家长也要有爱心,不要因为孩子残疾或过分溺爱,或放任不管,教给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要求教师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时时处处关心、爱护他们,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母爱般的师爱。

教育学生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通过科技活动等途径。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接纳和尊重他人,以促进智障儿童身心的健康发育和个性的健全发展。

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帮助智障儿童取得好成绩,为他们创设获得成功的条件,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重视并加强对他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改变他们过多依赖他人,不善于独立处事的弱点,让他们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学校不仅开设了各种科技小制作的兴趣小组,还开展了缝纫、点心、烹饪等各种职技班,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

组织和安排智障儿童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补偿他们的缺陷,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4、个别咨询

基于智障儿童个体差异大、表现形态以及缺陷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开展智障儿童心理辅导应当因人而异,制定个别辅导方案。

智障儿童心理辅导的要求是:具体而详尽地掌握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从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调整,逐步完善,提高效果。

首先,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档案。其次,制定个别心理辅导计划。操作上应注意:在确定辅导目标时,对同一年级的学生既要有共同目标,又要照顾个别差异;在选择辅导方法时,选择或创造能被不同对象所接受的辅导措施;在实施个别辅导时,根据儿童所处的身心健康状况条件,捕捉辅导时机,随时调整辅导的进程和辅导次数。

另外,我们在辅导过程中根据每个智障儿童自身发展的状况,随时调整辅导方案。

总之,我校在进行心理辅导的活动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运用“活动——咨询”的模式,达到矫治、补偿的教育目的。

三、以医疗训练为抓手,实行医训补育。

智障学生由于先天遗传或后天形成的各种器质性疾病,不能仅靠教育来进行彻底的治疗,它必须依附于医疗手段的施行,通过各种平时的训练来加以配合和巩固。我校同新华医院脑外科取得联系,接受他们的辅导和咨询,我们在家长积极配合下,对全校学生作了调查,对每个学生的疾病、病史、发病原因,目前状况等均做到心中有数。对癫痫多动症疾病我们要求家长在孩子发病期间,用药物控制,不使他们在学习期间发作,对低年级中重度学生着重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学生的平衡性、协调性、触觉、握力、行走等,对中高年级同学进行生活自理能力、体育技能的训练。对高年级同学进行科技、劳技的制作和训练。学校请来了精武体育会的教练,成立了校武术队,请四平中学的师生来校教学生做火箭模型,不仅使学生锻炼了身体,学会了本领,同时进行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我校在进行医疗训练的活动中,始终抓住“训练为主,医疗辅助”的环节,达到了“医学治疗,训练提高”的目的。

(作者单位:虹口区密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