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春铭
摘录并分析
案例1、汉朝御史周昌患口吃
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前202年—前195年),有位御史周昌为人十分耿直,但是患有口吃症。
一日,周昌有事要奏,趋至内殿,正巧遇上刘邦拥着后宫宠妃
周昌在人群中边走边擦额上的汗珠,忽然被一个宫监抓住问道:“你是御史周昌吗?娘娘叫你问话”,并拖着他就往殿侧的东边而去。周昌大吃一惊,想问原委,未及开口,已被拖到东厢门口,看到吕后娘娘站在那儿,知道自己帽歪袍皱不成体统,连忙整冠束带,要向吕后行礼。不料吕后已“扑”的一声,向他跪下。这时,周昌又吓又急,眼珠瞪得像牛眼睛一般,急忙回跪下去。谁知跪得太急促,帽翅又碰到了吕后的鬓花。可是,吕后并不怪罪,反而娇滴滴地对她说:“
原来吕后早料到
(摘自徐哲身著《汉宫二十八朝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9—101页)
案例分析。这个故事全面而精辟地表现了口吃的特征。在构音特征方面,有起音困难,如:“臣臣臣看陛下,却似桀纣”;有重复发音,如:“不……不……不……不可”;还有言语中阻,如:“臣口不能言,但‘期期’知不可行!陛下欲废无罪太子,臣偏‘期期’不敢奉诏”,“臣是为公,不……不……不为私,怎……怎……怎么当得起娘娘的大礼”。生理特征方面,主要描写了嘴唇肌肉的搐动情况,如:嘴唇乱动,张合许久,方才憋出一句话。心理特征方面非常形象地揭示患者对言语的恐惧表现,如:周昌听了,越加着急,以至一时说不出话来,急得满头大汗,喘气上促……过了会儿,方才挣出数语来。
故事也反映了口吃患者和周围人们特殊的相互关系。上自皇帝皇后、朝廷大臣,下至宫娥彩女,内监侍从,都会对周昌戏谑耍笑。作为至高无上的汉高祖刘邦,竟然会“展开双腿,跨在周昌颈项上,如骑马状”;“见此情景,也忍不住圣貌庄严,大笑起来”。吕后娘娘会学着他样子,说:“今日非君‘期期期期’地力争……”。吕后派去请周昌的宫监抓住他,不说缘由,拖着就走,一直把他拖到东厢门口。还有一班宫女,只要看见周昌的影子,便争着指点他说:“这人就是周昌”。这样的人际环境对于周昌的言语恐惧心理无疑于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他的口吃症状,并导致精神的紧张、性格的异常。难怪周昌在遇到吕后时“又吓又急,眼珠瞪得像牛眼睛一般”。周昌的耿直也许就是被这样的的人际环境逼出来的。
2、明代“白痴天才”——阿留
阿留是明代太仓人,是当地乡绅周元素家的一名书童。他看起来愚笨痴呆,不明事理,常闹出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例如:(1)要他打扫房间,他拿着扫帚挥舞了半天,连一间也未扫净。周某斥责他,他竟然发脾气,把扫帚一扔。说:“汝善是,何烦我为?”(2)周某经常外出,要叫阿留看门,但他总是记不住来访者的姓名,连常来常往的客人也不例外。后来,阿留干脆把大门紧闭,一个来客也不见;(3)周家藏了一件商周青铜器,有客人来,拿出来欣赏。客人走后,阿留忍不住拿起一看,认得是铜,“何黯黑若是也!”他便用砂子把它磨擦亮;(4)周家有张床坏了一条腿,要他去砍根树杈来修好。谁知他在花园里忙活了一整天,空手而返,伸出两个指头比画着说:“树枝皆上生,无下向焉”;(5)周家门前新栽了几棵柳树,为防小孩摇动着玩,特叫阿留去守护;但当他进家吃饭时,却将柳树拔出来,带到院内藏好。
尽管阿留如此愚笨可笑,周家仍然收养着他,而且还偶然发现了他的绘画能力。周元素擅长书法和绘画。一天,他调好颜料,准备动手画,随口与站在旁边的阿留开玩笑说:“汝能为是乎?”没料到阿留满不在乎地说:“此有何难”。周元素便叫阿留画画看。但见阿留随意地涂抹了几下,却浓淡适宜、点染均匀,好似一丹青高手。这使周某大吃一惊,再让他试画几次,均“无不如意者”。自此,周某让阿留专门从事绘画,“终其身不弃焉”。
阿留愚笨可笑,连日常的家务事情都做不来,却保留着一定的绘画能力,是一个道地的当今意义上的“白痴天才”。
(摘自褚赣生著《奴婢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26—127页)
案例分析。在没有心理测验工具之前,人们只能从具体表现上来判断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故事中列举了阿留的5项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非常准确地反映出智力落后者的典型特征。第(1)项表明阿留缺少简单的劳动技能,且不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及职责;第(2)、(5)两项表明思维非常单纯,不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3)项表明阿留知识极为贫乏,不知道文物的价值之所在;第(4)项表明阿留思维十分具体直观。“尽管阿留如此愚笨可笑,周家仍然收养着他”,这一点说明他的智力轻度落后,还能够尽一个奴才的职责。
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可能和他的形象记忆较好有关系。阿留作为乡绅周元素家的一名书童,要时刻伺候在主人身边,所以会有很多机会观看周元素泼墨挥毫。对于直观的东西,智力落后者也比较有兴趣。经过长期的观看,主人作画的情况会在阿留头脑里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所以,在主人要他试试看时,他能够涂抹相当像样。再经过周元素的指导,阿留表现出高于其智力水平的图画能力,是完全不足为奇的。
(作者单位: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原特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