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智障学生间的同伴教学
发布日期:2019-02-07   作者:特教研究所   

——《各种各样的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一)组合情况

我班共有学生11人,男生9人,女生2人,IQ均在40以下,属重度智障儿童。

重度智障儿童个体差异很大,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也不一样,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从构音、识字、会话和游戏四方面对学生的进行了分类,在差异中寻求共性,将11名学生分为ABC三组进行教学设计:

A组有3位学生,他们发音吐字较清晰,识字能力强,发散性思维也较强,能根据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进行简短的会话。

B组的6位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但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说话,但要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意愿较为困难。

C组的2位小朋友是无语的自闭症儿童,而且程度严重,不能独立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需要帮助。

 

(二)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车》这节课主要进行生字“车”的语言训练,教授基本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车”同时要求A组学生在基本句式上进行简单扩展“(什么地方)有(什么)车和(什么)车。”

 

(三)设计理念

对重度智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这种交往是基于“合作”与“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其重点在于学生之间要有机会和能力进行交流。当然,这种交往还包括了师生间的交往,但在课堂中我更侧重于学生间的交往,这种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鼓励学生交流和讨论,促使学生思考和学习。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同伴教学法,通过小组、同伴间的协作,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从而在课堂上产生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

二.教学实践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采取小组合作(35人)和伙伴合作(2人)两种同伴教学方式。

(一)小组合作

片断一:

师:(出示小区的照片)这是什么地方?

生:小区、家……

师:这是我们生活的小区,请大家讨论一下:小区里有(什么)车?

(小组讨论)

生:小区里有×车。

(出示小区里各种车辆的照片)

师:请大家边看图边说:小区里有(什么)车。

我们都生活在小区,小区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于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小区里有什么车。小组间同伴交流的方式使孩子们很放松,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生们联系自己日常生活说出了小区里的各种各样的车,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然后再集中看照片,在肯定学生讨论结果的同时又巩固练习基本句式。

在课堂中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效果特别好,教师既能照顾到全体幼儿又能兼顾到个别差异,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师指导与同伴帮助下参与教学活动体现师生与生生的互动。

 

(二)伙伴合作

片断二:

师:请告诉你的好朋友:马路上有什么车?

A生:马路上有×车。

A生:××(C生)跟我说,马路上——有——×车。

C生:马路上有×车。

片断三:

师:小司机们,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带着你们的好朋友把车停好。

A1:××来,快点停车去了。

A2:不对,你这是×车,应该停在这里。

A3:你停对了,真棒!

片断四:

师:×××(A1)你开的是什么车?

A1:我开的是×车。

师:你把车开到哪里去?

A1:我要开到××(地方)。

师:请你们互相说说自己开的是什么车?要到哪儿去?

A2:我开的是×车,我要去××(地方)。

A3:我开的是×车,我要去××(地方)。

伙伴合作的教学体现了伙伴间的轮动操作开发特殊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双赢性”。在片段二中,A组学生向C组学生指出并纠正了错误,说明A组学生“利己”的一面,即他不仅能理解学习的内容还能把所学的知识教给别人,提高语言认知能力;当然,C组学生也受惠于他的信息。在片段三中,对重度智障儿童而言很难解释什么是“分类”,为此,我设计了“小司机停车”这个游戏,为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往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在游戏中进行语言交流,相互纠正错误,相互肯定与鼓励,以及在游戏情景中自己动手操作,知道了把车停在相应的停车场,也对“一一对应”即“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伙伴间的交流不仅停留在A生与C生间,同时也作用于师生和生生间。在片断四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生生间的交流会话,为A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思考、组织、运用语言的同时接受到同伴的信息,使他们有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

 

三、教学反思评析   

1、案例小结

整堂课在教材设计、编排,执教的过程中,都体现了“同伴教学”的优势,既给予每个儿童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又为他们营造了同伴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团体氛围。

1)同伴教学——积极的互动策略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的过程。如,在小组合作中,当老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小组中,与学生围坐在一起,旁观或参与他们的讨论时,这种身体距离的缩短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形成了积极的互动关系,增进相互了解和彼此的亲近感,提高学习效果。

生生之间的交往更具平等性、更无拘无束,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对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对于促进社会适应性能力、交往能力和发展自我意识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合作游戏——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重度智障儿童往往性格孤僻、意志薄弱,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我特意营造了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设计了同伴合作的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参与性,从而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如在自主游戏中我特别设计了让孩子们分小组坐在地毯上玩自己喜欢的车,边玩边说,这不仅巩固了句式的训练,还激发了学生间自主性言语的产生。又如在分类游戏中通过停车场环境的设计给予学生自主操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同伴间的协作,进行主动交往。

游戏为每个孩子提供了提高自我认同感的机会,同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孩子们也发现了与他人的不同观点,意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在整个同伴合作的游戏中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的发展和认知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同伴之间建立的友谊和情感。

 

2、课后反思

虽然这节语训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同伴教学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需要教师的支持。如果这节课在学生自主游戏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空间和师资,学生分成三组围坐在模拟交通情境的地毯上玩自己喜爱的汽车,而每一小组中有一名助教和孩子们边说话边做游戏,相信效果会更好。因为,当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们一起玩耍时,孩子们会放下“戒心”,会产生更多的自主性的、自发性的语言,虽然有些语言不规范,但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可以得到纠正,同时又突出了语言训练的特点——多说多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好的体现出小组间的合作及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合作,同时也更清楚地呈现出学习语言的过程:输入→输出!

(作者单位:上海市普陀区启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