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残疾视障儿童德育生活德育的初探
发布日期:2019-02-07   作者:特教研究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同样没有生活的德育是死德育。生活德育,既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道德教育,又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扎根在儿童生活的土壤中,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最终达到学生知行统一的目的。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德育并回到生活中去。

多重残疾视障儿童是指患有视力障碍兼有智力、听力、情绪行为障碍、学习困难、多动症等其他障碍的儿童。多重障碍极大阻碍了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增加了难度。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德育,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经过我们多年的实践和教育研究,我们发现生活德育是最适合的,也是最有效的。

一、实施生活德育的必要性

1.多重残疾视障儿童本身的特点需要

大培分多重残疾视障儿童在认知发展上只有有限的感性思维,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一些稍抽象的道德理念无法领会,且迁移和泛化困难,一些简单道理和行为准则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过高、过空、偏于理性的德育教育对他们不适合。

2.多重残疾视障儿童未来发展的需要

多重残疾视障儿童的德育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鉴于残疾程度的不同,这些儿童未来发展的目标也有所不同,一些孩子残疾程度较轻,将来的目标是参与社会生活,能够自食其力。他们需要了解社会生活的常识,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另一些孩子残疾程度重,发展目标可能更多的是适应居家生活。在辅导他们掌握生活自理及简单家政技能的同时,更要帮助他们确立自理自立的信念,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会体谅他人,能与家人邻里和睦相处,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二、实施生活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儿童与环境的互动之中。生活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主题。作为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抓住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德育素材,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知道德规范,体验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1.利用每日的作息常规,培养遵纪守时的自律意识。

初入学的多重残疾儿童组织纪律意识普遍较差。为了让这些孩子习惯集体生活,我从指导听铃声入手,让他们知道上课和下课;通过参加升降国旗仪式,让他们明白一天活动的开始与结束;用设计制作的实物日程表来帮助理解一天的活动安排;并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逐步领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慢慢地学生在习惯了作息制度的同时,也逐步确立了遵纪守时的自律意识。

2.在学习生活自理的同时,培养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多重残疾视障儿童依赖性较强,习惯于他人的照料、帮助,使他们失去了生活自理的信心。我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侧重于帮助学生树立生活自理的信心,使之逐步达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休息时,教会学生自己倒水喝,自己走到卫生间大小便,自己洗手,下课后放回教具或学习用品,放学前整理书包等各项技能,从完全动作辅导,到部分动作辅导,部分语言指导,到只需语言指导,最后达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由于学生每次都能感受到成功的自豪感,所以他们慢慢地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信心,做事情有了主动性。

3.在日常生活中指导明事理辨是非。

德育是一个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其中的“知”,指的是道德认知,即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与评价,它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由于生活范围狭窄,生活经验缺乏,使得多重残疾儿童对是非、好坏缺乏正确认识,如有的学生上课时用脚不停的踢旁边的同学,导致对方吓得大声喊叫,他觉得很开心;有的学生下课后推着其他同学快速跑,以此来和对方玩,殊不知违反了行为规范;再如有个学生当他觉得喜欢你的时候,会不停地要求亲你,哪怕你强烈反对。这些在常人看来很“坏”的行为,其实不属于品质问题,而是这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分不清好坏,辨不清是非。每每碰到这种情况,在正面教育的前提下,让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并着重教会他们用正确的,恰当的行为方式与他人相处。

4.通过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指导学生学习遵守社会公德规范。由于多重残疾视障儿童的生活范围狭窄,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少,难以理解和记住那么多的公德规范,所以老师利用每次外出活动的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如外出学习遵守交通规则;去超市购物不大声喊叫,排队时安静等待;看电影时排队进场,对号入座;逛公园时,爱护花草树木,垃圾扔进垃圾桶等等。

5.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有传统的美德。多重残疾视障儿童同样也是炎黄子孙,也应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求学生元旦、春节等节日主动向家人、老师、朋友表示祝贺;妇女节为妈妈准备一样小礼物;教师节自制贺卡,老师表示节日的问候等等。这样经过一次次的活动、一年年的感悟领会,学生从需要提醒、督促到主动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他们心中不再只有自己,当老师生病时他们会主动关心老师,节假日发小礼品时,有的学生会想着带回家与父母分享等。这些都说明他们慢慢地开始关心他人了,懂得了一些简单的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的美德。

6.创设教育情境,体验各种道德规范。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一些对儿童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境,包括以自然环境为载体的情境和以儿童的人际交往为内容的社会性情境。如带领儿童感受大自然动物植物的奇妙或用自然物装饰和布置教室,从而引发儿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向往和关爱生命之心。创设一些社会交往活动或模拟生活中的一些片断,如学习谦让可以在吃点心的时候,也可以在座位有限的场合;又如学习合作,可以设计一些需要两人或多人共同完成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体验合作的愉悦。通过创设的各种教育情境,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进而发展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三、实施生活德育的几点体会

(1)坚持生活化的原则。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教育,才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然后在生活中充分展示,因而教师要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事件,不失时机地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从而实现德育为生活服务的目的。由于多重残疾孩子对知识的迁移和泛化比较困难,要使他们的行为保持一致,就要在最自然的环境中学习道德观念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样就能够做到知行统一。

(2)德育的目标要明确,教育过程要系统。每个学期都要制定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

(3)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多重残疾儿童个体差异大,教师要根据差异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要相互尊重,互相启发。教师要起到策划、组织、发动、指导的作用,并启发、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感悟。

(4)在生活中要营造温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充满情感地教,学生充满情感地学,双方时时进行着各种认知与情感的交流,体验着成功、满足、自尊、欢乐等种种情感。所以当多重残疾儿童出现这种或那种不合常理的想法或行为时,教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发脾气,而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引导他们,用愉快的方式教育他们,这样学生才会理解和接受。

(5)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教师和家长是学生接触最多,距离最近的道德榜样,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孩子的言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的言行要保持一致,在教育方法上要相互沟通

总之,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学习积累,亲身体验和感受,孩子们才能逐渐理解和接受德育的内容,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有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所以说生活是德育的起点,也是德育的终点。

(指导老师 沈云裳)

(作者单位:上海市盲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