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琦 朱佩红
聋生因听力障碍及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导致与人交流、沟通困难,其生活圈子狭小,生活经验十分有限。为弥补聋生因参与活动机会缺失带来的人生发展中的缺陷,我校进行了“尊重聋生的认知特点和活动方式,丰富聋生的生活经验,促进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统一协调发展”的聋校活动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开发的活动课程是指通过参加精心设计组织的校内外各类活动来补偿聋生活动机会的缺失,使聋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认识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从中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模式。
一、活动课程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目标
(一)教育理念
1、关注每个聋生的成长。
每一个人都拥有其无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现每个聋生的需求与潜能,尊重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2、丰富聋生的生活经验。
活动课程能为聋生提供生活经历并获得生活经验,活动过程应该是聋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各项活动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3、让聋生在活动中获得补偿、促进发展。
活动课程要求我们指导学生在做中学习,在玩中体验,在实践中补偿,在感悟中发展。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有使活动过程成为培养聋生高尚道德品质、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成为不断增强聋生自信心、责任感的过程,才能做到补偿缺陷、开发潜能、促进发展、健康成长。
(二)实践目标
·建立自信:不自卑自弃,能正视现实,欣赏和接纳自己,乐观向上,自立自强。
·学习合作:乐于交往,善于交流,与他人真诚相处,积极合作,文明礼貌,有团队精神。
·学会关心:孝敬长辈,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有同情心,有爱心,乐于助人,关注社会。
·自主管理:遵守规范和纪律,有责任心,乐于动手,勤于实践,一技多能,残而有为。
总之,通过组织各种形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学会合作,学会关心,自主管理。
二、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
(一)立足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挖掘课程的德育资源
在活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开设了以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教育课,结合当前时事、本地区人文、历史资源和聋生实际召开的主题校班会开展德育工作。
如为三年级至初二年级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根据聋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游戏活动方式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训练。针对初中学生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我们开展了《握住你的手》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使聋生对如何成功交往有所感悟。青春期是青少年的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危机多发期。为了帮助聋生安然度过这一时期,我们对预备班至初三年级的聋生专门开设了青春期教育课,针对聋生青春期焦虑问题,从青春期常识教育入手,同时通过组织跳校园集体舞,健美操,举行运动会,艺术节等各种健康有意的活动,消除青春期对性的神秘感和心理上的躁动感。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既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创建,也包括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
1、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聋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作用。我校楼道走廊张挂的是聋生的书画、剪纸、雕塑作品、残疾名人名言等;操场上有“校园掠影、青春苑、青草地、德育浪花、心灵语言智慧”等为内容的学校黑板报。学校还在并不宽敞的校园中栽种花草树木、安置假山鱼缸;班级、操场的生物角还饲养了学生喜爱的小动物。这样的校园温馨、亲切,使他们从小学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2、开展师风、师德建设。
学校开展评选“师德标兵”、“教学先进个人”、“文明组室”等评比活动,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标落实到行动上。良好的师风为学生作出了表率,聋生积极参与值勤岗、护绿志愿者、关爱动物行动小组等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相处、助人为乐,培养了责任感,锻炼了管理能力。我们还以班级为单位,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从设计制作班级标志、班级网页、班级建设目标,到参加班级集体建设评比,层层深入,自主自律。通过“文明班、文明学生、礼仪少年、自强少年、学业技艺进步奖”等多项评比活动,促进聋生发展。
3、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在学生20分钟大课间活动中有集体舞、健美操、跳绳、踢毽子、滚铁环、转呼啦圈等各种活动。近年来,我校举行了“美的礼赞”、“课本剧”、“英语小品”、“环保服装秀”等主题艺术节,班班参加,人人参与,深受聋生喜爱。根据聋生的年龄、兴趣、残疾程度、季节特点等设计的有“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队列广播操比赛”、“两跳一踢比赛”、“拔河比赛”、“校际篮球赛”、“健身操比赛”等文体活动,深受聋生喜爱。特别是我们组织的“唱”国歌、校歌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国歌、校歌“唱”得整齐规范了,在排练、演习、比赛中,同学们加深了对国歌、校歌的理解,加深了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4、设计主题教育的系列活动。
如“学校情、卢湾情、上海情、祖国情”,“法制及国防教育”,“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行为规范的训练、养成、示范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的教育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我校的“小草电视台”是由学生团支部、大队部组织的学校电视台。节目主题由团支部、大队部制订,通过竞聘形式选定节目主持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采访、撰稿、演播、评比。主要节目有:校园新闻、时事政治、学手语、主题班队会、校园问题讨论、电视剧联播等。小记者团有10余名学生,他们自己设计问题采访、摄像播出。他们曾采访了上海市市长韩正、市慈善基金会副会长余慧文、卢湾区区长张载养、美国来访教育专家等。聋生的礼貌热情、自信大方得到领导、来宾、专家的好评。
三、把社会当作大课堂,让聋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感悟
除了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外,我们还利用社会上的德育资源,把活动课程延伸到社会这一大课堂。
(一)充分利用城区资源,对聋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一大”会址、周公馆、孙中山故居,博物馆、科技馆、上海城市规划馆等都留下了我们学生的足迹。在参观考察中,聋生了解革命历史和伟人风采,感受到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二)与普通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手拉手活动。如复兴中路小学的“队鼓小老师”、金苹果学校的“家长开放活动”、向明中学的“集体心理训练”、二医大的“生理卫生知识讲座”、东华大学的“喷绘涂鸦、制作环保服装”、东方航空公司凌燕二组的“生日活动”、通用电器有限公司“社区活动日”等。
(三)组织学生参加亲近自然等活动,通过“游七宝古镇”、
“浏河营地小住”、“环球嘉年华玩翻天”、“大舞台看迪士尼冰上芭蕾”、“滑雪场上赛勇敢”这些活动,培养聋生的团队精神和勇敢乐观的拼搏精神。
我们还在每年的建军节、教师节和春节,组织学生代表
每一次活动的成功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因为对聋生来说是学习知识、发挥潜能、获得生活经验的机会。根据聋生已有的经历和需要补偿的知识、能力及经验,通过向学生、家长咨询,网上查询,实地考察等了解与活动有关的信息,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或方案。然后根据计划,对聋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聋生的参与过程中则非常关注每一个聋生的需求与潜能的发挥,对胆小的、教师反复示范、鼓励和保护;让机敏灵活的做示范、讲感觉;多重残疾聋生是在专职老师的特别指导下做力所能及的活动。我们有时还会请来家长、校外辅导员、社区朋友、青年志愿者、手拉手伙伴共同参与。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活动课程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区及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区心理辅导合格校、区绿色学校、区健康文明促进学校、区德育先进集体等,并于1998、2000、2002、2004四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的称号。
在活动课程的开发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聋生的校园生活丰富了,生活体验增加了,人生感悟深刻了,同时,他们的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语言能力得到了补偿,自主能力得到了锻炼,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他们变得越来越可爱、自信、有组织、有纪律了。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四聋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