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慧
全纳教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思潮,在特殊教育领域被理解为将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纳入普通教育系统,享有和其他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权。这种思想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指导着各国的特殊教育改革,它已成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群体及密切关注这一群体的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随班就读是全纳教育理念在我国的一种实践模式,十多年来,它在为残疾儿童争取与普通学生平等的入学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要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达到真正的融合,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
一、经费拮据,支撑力量明显不足
这里所说的支撑力量主要指政策的支持、政府的重视程度、经费的支出及办学设备情况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特殊教育安置形式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发展方针,这说明国家很重视这一工作,而各方面也对此反映很好。但除了政策上的重视外,其他实质性的资助却并未得到保障,如经费的资助,用于发展特殊教育的经费远远不如其他各类学校的经费。而农村的情况更是令人担忧,其资金渠道主要靠偶尔性的募捐。国外经验表明:一所成功的全纳性学校必须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专门化设施、教师培训设施和配有适当人员和设备的资源中心,以便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并根据个人情况制订恰当的教育计划。在我国,连基本的特殊教育经费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又怎能去奢望有专门的设备设施甚至是资源中心呢?
二、理念滞后,融合态度不够积极
如果说西方是从“人权”、“平等”的角度来认可全纳教育的话,那我国大部分人可能是出于“同情弱者”的心理来接受这一教育理念的。他们认为残疾人是不幸的弱者,应该接受人的帮助与照顾。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善良的本性。但是,如果把这种“同情”带进全纳性学校,则会对残疾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因为这会让教师和学生倾向于把残疾者看成是永远只能接受别人帮助的弱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会表现得很关爱、细致,如帮助残疾学生代办许多生活上的事情,在学业上降低对他们的要求等等。爱心让人感动,但做法有待商榷。当残疾学生走出学校,却还不能在社会上自强、自立,我们教育工作者难道不应该对此进行反思吗?再者,同情心是不稳固的,很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而由“同情”转化为“排斥”:比如由于学生成绩太差而影响班级评比时;由于残疾学生行为失控而扰乱班级秩序时;或是由
教育观念的落后及普通学校师生对接纳残疾学生的消极态度是我国随班就读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阻碍了全纳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坚信的是“残疾人完全可以成为人类财富的创造者”,这就需要以一种全新的“人才观”取代传统的“同情观”,把残疾学生当成未来的人才而不是社会的包袱来培养,给予其高质量的教育,充分挖掘其潜能,这样既能增强残疾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增加教师、同伴对他们的认同感。
三、三大差异,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
目前,随班就读发展存在着城乡、地区之间及年级之间的三大差异。
如果说城市随班就读的情况令人不满意的话,农村的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有80%的残疾儿童分布在农村,其中又有许多残疾儿童因为世俗社会偏见、家庭经济困难或是当地学校本身条件就不能满足一般学生需求的情况下,不得不辍学在家、听天由命。他们连进入学校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得到适当的、高质量的教育了。
虽然随班就读这种形式首先是在农村或边远地区开始的,但到如今,却是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沿海地区发展较快,质量也较高;而在经济基础落后的地区则发展缓慢,质量也较低,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而年级上的差异更是明显:200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学生在小学随班就读的有230503人,在初中随班就读的学生却只有39416人,而能读到高中、大学的更是少数。有研究者提出,随班就读这种形式应该向幼儿教育、高中、大学延伸,并认为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如果有一天,我国残疾学生真的能够无所限制地享受到相互衔接的学校教育制度,那就意味着我国的全纳教育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了。
四、师资匮乏,专业水平不高
把残疾学生安置在普通班就读,并不意味着就满足了他们的所有需求。由于生理上、心理上的原因,他们对教育也有特殊的需求,除了接受和其他学生相同的教育之外,还希望能够在学业上获得额外的帮助和支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熟悉、了解特殊学生的身心、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个别教育计划,然而在我国班级人数过多、考试压力大等因素下,教师很难做到这一点。再者,必须对教师进行特殊教育方面的培训,然而在西部六省所作的调查发现,承担特殊教育的教师中有81.4%还没有经过培训。国外的一些做法是残疾儿童可在由一名巡回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咨询指导的普通班中就读或者在配有两名教师的普通班中就读,对在我国普通教师本身缺乏、特殊教育培训不足的情况下,这些做法是难以普及的。而国际上所提出的“教育系统应努力招聘身患残疾的合格教师和其他教育人员”的建议,在受传统观念影响极深的中国,这样的角色榜样是少之又少。
充足而训练有素的师资是全纳教育成功的重要支撑,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比较薄弱,但只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多渠道地挖掘师资,相应提高教师待遇,这个困难是可以逐步克服的。
五、资源有限,配套改革跟不上
首先是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考试是一直以来压在广大教师和学生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在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教学中,只有脱颖而出的少数“精英”才
第二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西方国家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比较成功,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实行小班教学制,他们会严格控制班级人数,一个班一般不会超过30人,当班级中有特殊学生时,人数还会减少至十几个人。我国中小学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师资力量、资源设备有限,实行的是大班教学制,班级人数一般在40-5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高达70-80人。面对如此众多的学生,再认真负责的教师都难免会顾此失彼,而对于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他们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国虽提倡素质教育,提倡要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但在班级人数如此膨胀的情况下,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又何以可能?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难题,也是全纳教育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一大挑战。
六、缺乏协调,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全纳教育不仅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努力,还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配合。然而,我国的情况是,残疾学生在专门的特殊学校尚能得到一些社会部门、社会人士的支持与援助,但当他们被纳入普通教育系统后,这些支援反而减少;而对于普通学校来说,由于本身任务就繁重,也很少去主动协调各方面力量来帮助特殊学生的发展,这就使得我国随班就读的学生陷于内外孤立的境地,给他们的身心发展设置了障碍。全纳性教育需要学校与社会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共同承担的责任。
据统计,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残疾人约6203万,其中,0~14岁的残疾儿童就有约982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何公平地将这些本已不幸的儿童纳入普通教育环境中,又如何让他们获得适合他们的教育,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我们期待着能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来共同面对上述的种种困难,为残疾学生营造一个公正而优质的教育环境。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