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琪
脑瘫学生大多有异常姿势、平衡能力低下并有言语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大脑的发育,根据“用进废退”的规律,对脑瘫学生进行智力与运动功能的早期干预,并运用有系统和有组织的教育和训练以起到补偿矫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脑瘫学生的语文课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语文课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脑瘫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康复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康复训练,是一种比较适合脑瘫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康复训练的实践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言语康复
1、在拼音教学中进行口功能训练
据文献资料查阅,约70%——80%的脑瘫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
针对学生的情况,在语文教学中,穿插适量的口腔操进行训练,能帮助学生缓解言语障碍。以下是我设计的几种口腔操:
(1)构音训练:发“a——o——i——u——”的音,持续多次,发音由轻到响,由短到长。这种训练比较适合音调不准,发音缺乏连续性的脑瘫学生。
(2)呼吸训练:让学生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出去。也可用吹吸管、肥皂泡来进行训练。这种训练能缓解脑瘫学生相对紧张的肌肉。
(3)协调训练:唇音p/b/m/w、舌齿音t/d、软腭音k/g,这几种音连续反复地进行训练,熟练后逐渐加快速度以增加其难度。
(4)软腭抬高训练:用力叹气;重复发爆破音与开元音pa
da,鼻音与元音ma ni。
(5)舌的训练:舌伸出——缩回——舌尖抬高——降低——舌由一侧嘴角向另一侧移动,提高舌头的灵活性。
(6)双唇训练:发p b m w的音,由快到慢。
这些口腔操能提高学生随意控制发音器官的能力,提高语音清晰度。可在语文课前进行训练。
2、在说话教学中进行言语康复
脑瘫学生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一不敢说、二不会说、三不愿说的“三不”局面。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说话,不仅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对言语康复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普通话讲究字正腔圆,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说普通话,说普通话不仅能改善他们语音语调上的缺陷,而且能调整学生发音吐气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的言语康复。
对脑瘫学生来说,句式训练是说话训练的重点。比如,我们尝试着以课文为基点,大量地引导学生运用句式说话。如“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等等。句式训练,能帮助学生逐步规范语言,完整说话。在实践中发现,通过说话训练的学生,言语表达能力较强。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一训练的契机有很多,只要用心去寻找,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学生就会得到经常性的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就会逐渐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提高。
3、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言语康复
语文课要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而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在指导脑瘫学生进行朗读时,我们通常要求其指读,以训练学生手眼协调,做到不加、漏字,读正确,读流利。其次,要指导学生读出标点符号的停顿。再次,不仅要求学生会读、能读,还要引导他们学习如何听别人读。在听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自身的朗读水平。只有这样的朗读,才能调动学生口、眼、手、脑、耳等多方面的感官,培养其语感,努力实现言语康复的目标。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肢体康复
1、在语文教学情境中渗透肢体康复康复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体验的欲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的特点,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学的要求出发,创设多种形式的情境进行教学。
比如,在教学《动物园》一课时,教师创设了三个情境。首先,以导游身份出现,带领小朋友进入了媒体动物园,此时学生们俨然一个小“游客”,向着“动物园”是方向爬去。“爬”的动作既是一个肢体康复运动,又与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在“爬”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学习的氛围中。
而后,教师又创设了一个动物表演节目的情境。学生看了录象,说了句式以后,老师请学生学做动物操。学生通过肢体的运动,模仿海狮顶球、斑马打滚、大象甩鼻子等动作。这一情境,既是一种康复训练,又使学生加深了对动词的理解。
在知识的拓展阶段,教师把一个模拟动物园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玩一玩、说一说。爬的动作,拿、摸、让动物“动一动”等,都是对学生肢体的训练。通过这样一个“玩”的过程,学生“说”时体验更深了。
实践表明,情境的创设,会提供语文教学与学生康复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在语文教学游戏中渗透肢体康复
对于脑瘫学生来说,要提高认识能力,培养其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与热情,最好的方式是融教学任务与康复任务于一体的康复游戏。
如,复习“桔子、梨、苹果、香蕉”这四个词语时,老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爬到指定地点拿词语卡片,读一读,再爬到摆放水果实物的地点,把实物与词语卡片一一对应。读对、找对,且速度快的同学胜出。
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语言、思维、肢体均得到训练,可谓一举三得。这样的游戏非常适合于那些有实物配对的词语的学习。
整堂语文课都让学生坐着,不利于学生康复。根据教学内容穿插康复游戏(我们俗称为“轻松一下”),是适应脑瘫学生需要的。通过动动口、动动手、动动脚,在教学中渗透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康复活动,能起到缓解脑瘫学生肢体痉挛的作用。
3、在语文写字单项训练中渗透肢体康复
在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占有一定的比例。对脑瘫学生来说,写字训练能培养学生手眼协调,刺激手指、手腕等小肌肉的运动。
就写字姿势而言,让学生头摆正、人坐直、脚放好,这些要求无不是与康复训练中坐位平衡训练相吻合。
当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直接写字的。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与特点,我们设计了几种方法可供选择。
(1)书空训练。这一写字训练能培养学生手口一致。对于无法写字的同学比较适用。而且书空的训练比较节约时间,在课堂中可以普遍使用。
(2)沙写训练。有的脑瘫学生由于手指痉挛非常严重,无法握笔,于是我们为这些学生准备了一盘沙子,让他们在用手指在沙子中写写划划。
(3)连线训练。当学生进入写字教学的握笔阶段,我们充分利用田字格中的横中线、竖中线以及两条斜线,让学生连线。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握笔的稳定性会逐步提高,为以后的书写打下基础。
(4)描红训练。学生一旦具备了写字的基础后,就可以开始描红训练了。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描红的内容可逐渐减少,试着让学生照样子书写,最终过渡到独立书写。
(5)书写训练。这一训练其实就是让学生独立抄写。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不仅手指、手腕要灵活,而且要求学生要看清字形、正确书写。对眼、脑、手的配合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康复训练的体会
在语文教学中对脑瘫学生渗透康复训练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回顾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总结经验体会如下:
1、强化教师的专业性:一是教师要熟悉康复用具的使用方法,避免在操作上浪费教学时间。二是教师要熟悉每一位学生不同的瘫疾情况,在教学中为之设计相应的康复方法。三是教师应阶段性地评估康复效果,及时通过反馈调整方法。
2、注重训练的实用性:努力使语文课中的康复成为学生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实在在地起到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这需要教师除了熟悉教材教法,还要了解康复医学,指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康复做到位。
3、促进家校的紧密配合:脑瘫学生的康复是终身康复。那么,学生在校的所有时间、所有课程都应具有一定的康复要求。这就需要全体教师、家长、学生共同配合,群策群力地做好这项工作。
(作者单位: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