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虹
聋生由于听觉损失其学习能力落后于正常的孩子,他们语言发展较晚,接受的信息量较少,这些都影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比较被动,习惯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努力使这种单一、被动的接受型学习方式逐步向自主探究型、合作学习型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从而促进聋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转变聋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可以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走近生活、讲练结合、‘活’用教材”几方面入手。具体做法如下:
一、注重体验,引导聋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
要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学课堂就要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场所。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促进脑的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让聋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弥补聋生听觉缺陷,调动聋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例如:在教学第十二册《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时,通过让学生摆学具(一套不同颜色的数字符号卡片),找出8的约数和12的约数,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用学具卡片摆出的8和12的约数,发现这两个数有相同的约数1、2、4,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这一概念。可见,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可以使聋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二、主动参与,指导聋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聋童的精神世界里同样也有这种强烈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重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即方法的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表面积和体积的比较》时,教师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
,通过思考、研讨、质疑、探究去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又如:在《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概括、归纳得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这是一个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内化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明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走近生活,提高聋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停留在书本上,局限于课堂内,造成了学习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于是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为了让聋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就必须增强聋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以学生熟悉、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取代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表面积和体积的比较》一课时,我设计了一组练习,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来判断下面的一些生活问题是求体积还是求表面积:1)制作一个木箱需要用多少木板的问题 。2)水池能装多少水的问题。3)铺满一个沙坑需要多少黄沙的问题。4)粉刷教室的问题。5)给游泳池贴瓷砖的问题。又如:在教学第十一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生活情景:用媒体显示了一座老房子,让学生猜一猜这座房子的侧面墙是什么形状的,从而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组合图形也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中。这样就能使聋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四、讲练结合,让聋生的语言得到补偿、思维得到发展
要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就要让学生从“题海”中走出来,在讲与练、说与做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对于聋生来说, 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他们说出是与非,或是多与少,而且还要说出学习的过程,说为什么这么做,教师要指导、鼓励学生用语言来表述知识形成的过程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要让尽量多 的学生能有机会讲。这样坚持下去,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一课中,教师分别指着8的约数和12的约数的集合圈问:这个集合圈表示什么?两个集合圈移动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两个集合圈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约数和公约数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这两个数是互质数?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还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样想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说话训练,在数学课中不仅聋生的语言缺陷得到了补偿,聋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五、“活”用教材,让聋生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学习数学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挖掘现用的聋校数学课本中创新思维的因素,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变被动的“听而得之”为自主探索的“思而得之”,就能把课本知识变“活”,把课堂气氛激“活”,把学生教“活”。例如:在教学《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一课时,我们聋校教材第十二册是通过一道练习题“5和7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各是多少?7和9呢?”来引出互质数这一概念的。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感觉这样的概念引入比较单一,给学生提供的可选择的资源不够,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去体验互质数这一概念的内涵。因此我把这道题做了如下的改变:“下面每组数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各是多少?5和7、4和6 、7和9、9和12、4和16、6和18”学生完成练习后我又进行提问:请你仔细观察上面这几组数的公约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哪几组数的公约数比较特别?在学生找出5和7、7和9的公约数只有1时,我又充分运用课本资源让学生自学互质数的概念。
总之,聋校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聋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策略,更好的培养聋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 。
(作者单位:闵行区启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