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节公开课引起的思考
杨七平
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为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显得十分重要。2005年6月出台的《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除了要求学校在自然、体育与健身、生命科学、品德与社会等生命教育显性课程中大力开展生命教育外,还要求担任语文、音乐、美术等生命教育隐性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前不久,上海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市盲童学校举办了“实施生命教育,促使残障学生健康成长”的研讨活动,笔者有幸听了该校凃传法老师上的一节题为《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高四年级的语文公开课,深感受益匪浅,现将其教学过程及笔者的听课感受叙述如下。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诗人海子写的一首诗。凃老师一开始通过“幸福”的话题导入新课,在让学生听《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朗诵录音和请学生朗读诗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诗中体现作者幸福观的关键语句并加以分析。
在凃老师的指点下,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找出了诗中反映作者海子幸福观的句子:①“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②“关心粮食和蔬菜”,③“有一所房子”,④“和每一个亲人通信”,⑤“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而且很快地将海子诗中所体现的幸福观划分为两个层面的幸福观:一个是平淡简朴的物质需求层面的幸福观——如上述所找到的句①、②、③,另一个是推己及人的精神需求层面的幸福观——如上述所找到的句④、⑤、⑥。
在此基础上,凃老师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模仿该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的格式,畅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在凃老师的带头示范下,学生们纷纷以欢快的语调描述了自己的幸福观,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接下来,凃老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生动的语言描述,向学生介绍了作者诗人海子的生平及其在1989年25岁时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身亡的情况。听课至此,笔者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在此之前,笔者认为这是一节四平八稳令人满意的公开课——在凃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反复诵读诗文领悟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幸福观,同时通过仿写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可凃老师竟然向学生介绍海子年纪轻轻卧轨自杀身亡的事,难道不怕担上误导学生不珍惜生命的“罪名”吗?要知道这可是一节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面向市里诸多特教同行开的课呀!当笔者在为凃老师暗地里捏一把汗时,可凃老师仍神色自若地向学生介绍海子自杀前留下的一份书面遗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以进一步突出海子推己及人的爱心。
随后,凃老师的话锋一转,告诉学生《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诗中其实已隐藏了海子生命结局的信息。在播放了一遍语调低沉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朗诵录音后,凃老师询问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海子幸福吗?诗中哪些词句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个诗人层面的孤独与寂寞?学生在深入反思阅读诗文后纷纷阐述自己的发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说明作者今天并不幸福”、“海子在诗中祝福他人‘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却只愿自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意即背向尘世,也就是要离开尘世”……
凃老师在肯定学生的“发现”后,模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格式口占了一首有关幸福的诗(内容是只顾自己贪图物质享受方面的),让学生在与《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一诗的比较中进一步深刻领悟诗人海子推己及人幸福观的可贵。而后,凃老师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一诗时,该生读到一半便已泣不成声,因为他已深深理解了这首诗的内涵,既为海子推己及人的幸福观而感动,又为诗人的英年早逝而惋惜。课已至此,笔者忍不住扫视了一下周围听课的专
随后,凃老师又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遇见了自杀前的海子,你想和他说些什么?从学生发自肺腑的、想方设法激发海子生的希望的发言中,笔者意识到先前为凃老师的担忧纯属多余,这节课有关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已一目了然。
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一、构建师生和谐关系。有专家认为,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其实都是在对残障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的课程比较显性,如专业技能类课程是为残障学生将来踏上社会谋生打基础;而有的课程生命教育内容不怎么明显,但
三、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经由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是使学生自觉地卷入到教学过程之中的重要策略。在这节公开课中,凃老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的答案,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与情感,也使学生领略了汉语语言文字的魅力,更使学生深刻感悟到海子推己及人幸福观的可贵。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发现学习”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策略。只有经由自我“发现”的语文学习才会真正影响学生,只有经由学生“发现”的阅读才会真正影响学生的生命,从而真正获得实施生命教育的良好效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学篇目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的。对于那些本身并未真正蕴涵生命教育内容的篇目,笔者主张不必去生搬硬套地渗透生命教育,否则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作者单位: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