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促进弱智学生主动参与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龚金花

 

一、案例背景

辅六班共有学生12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8人。轻度智力残疾的有4人,中度智力残疾的有7人,无法测试1人。但从语文学习的情况来看,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和智商并不全部成正比,大概有三个层次: 5位学生的语感较强,主动参与的热情较高;3位学生几乎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语言的表达也常常停留在复述阶段,而且不连贯,只能理解简单、直观的事物,但他们都很安静;其余4位的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在本教时之前,我安排了两教时,学习内容主要是学习生字新词,初步熟悉课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来到……看到……”、“无边无际”说话;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重点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出青蛙和小鸟对话的不同语气。

二、教学设计

1.设计要点:

普教二期课改为我们注入了教学的新理念。“以生为本、改变学习方式,让我们的教学活动主动地去适应学生”,教师就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所以我认真研究学生,然后通过教材这一载体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

整节课的设计遵循“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读课文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要求,并将他们分散安排在三个学习小组中,尽可能做到每组成员语文能力低、中、高搭配合理,以便合作学习的展开,力求各有所得。

2.教学过程设计

 

三、教学实践

片段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弱智儿童普遍缺乏想像力,为了能让他们理解“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我首先在屏幕上出示了一片蓝天,同时补充说:“天空真是无边无际”,并且引出问题:坐在井里看到的天也是这样大吗?请小朋友们拿出纸筒,假设这是一口井,我们一起到井底看看天空有多大。此时,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了,迫不及待地拿出纸筒,看屏幕上的蓝天。

这一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创设活泼的游戏化学习情景,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既让他们通过自身参与,得到了真实的感受,分散了课文的难点,同时又满足了学生的娱乐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片段二:创设任务  主动参与

    接着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了很多明确的学习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字词,理解课文,感悟寓意。

先请学生自己读读课文的35节,想一想,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学生声音响亮地自己读课文,想问题。然后交流:

学生:它们在争天的大小。

教师:那么天到底有多大呢?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小鸟又是怎么认为的呢?我请大家分别来扮演青蛙和小鸟,双方争论一下天有多大。(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兴趣非常浓厚)

教师:读得真好!小青蛙说天有多大?

学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教师: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是说天怎么样?(教师边说边用手比划“只有井口那么大”)

学生:小。

教师:我请一个同学把这句话读一下。

学生读

教师:读得真好,老师向你学习,也把这句话读一读。(教师读)

教师:我们一起向他学习,把这句话读一遍。(学生齐读)

新颖的表扬方法,让学生的信心倍增:老师都要向我学习,我肯定读得很好!其实学生不一定读得有这么好,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了出来。而且当老师说向他学习,也来读一读时,这其实就是在范读。

接着探讨小鸟的观点: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

教师: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学生: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教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学生读)

教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学生:没有边,很大很大。(这些知识在字词教学时已理解)

教师: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学生1:大海是无边无际的。

学生2: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学生3:沙漠是无边无际的。

……

教师:真会动脑筋,有些老师都没想到,你们却想到了。

接下来得出结论,天是很大的,青蛙弄错了。那青蛙为什么会弄错呢?我请学生自己读读青蛙的话,然后小组讨论。“青蛙为什么会弄错”是这节课的难点之一。在此让学生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难点。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自信心也得到增强,因为此时他就是一个小老师,而能力弱的学生也能跟着大家一起说说,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被激发了出来。

通过讨论,最后得出青蛙为什么弄错的结论,并进行交流:

学生1: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所以它会弄错。

学生2:因为青蛙在井里看天,天被井挡住了,它只能看见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所以它会弄错。

教师:对,而且他一抬头就看见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是它亲眼目睹的,所以它坚信自己是不会弄错的。

师边说边播放动画课件:青蛙在井底,它的视线所见的天就井口那么大。

片段三:展开想像  培养思维

    当得出青蛙弄错的原因后,引出小鸟的话“朋友,你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然后教师提问:“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学生思考着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后进行了交流:

学生1:青蛙可能会跳出去看一看。

学生2:青蛙也可能不会跳出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又引出了一系列的句式训练,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能力。

教师:青蛙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跳出去,一种是不跳出去,那么如果不跳出去,他看到的天还是像——学生齐答:井口那么大。

教师:如果课文中的这只青蛙跳出了井口,小鸟带着青蛙飞呀飞,它们来到……看到……、来到……看到……、来到……看到……。青蛙情不自禁地说:“外面的世界真大啊!我真是弄错了。”

(放动画课件:小鸟带着青蛙飞过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东西)

教师:青蛙还可能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出示句式训练)哪个小朋友会用“青蛙来到……看到……”说一句话?

学生1:青蛙来到上海,看到了美丽的城市。

学生2:青蛙来到宝山,看到我们正在上课。

……

四、教学反思

(一)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1.从学生需要出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智障学生的认知往往与解决他们周围生活中的问题或社会现象相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习的内容往往与学生自身的求知需要不相匹配。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生活化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我在教学中,通过教具、学具、课件、想像,创设情境,让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自由地想象。

2.创设明确的任务化学习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提供给各个层次的学生一些有可能成功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就有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尝试的动机和参与的热情。例如读课文:有的我要求读得有感情;有的我要求读得通顺;有的我只要求参与一起读。又如对学生的评价,多赞赏、少否定,赞赏的角度也应该是不一样的。这样学生自然就乐意去做,因为他们始终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创设生动的艺术化学习情景,以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人生来就有对美好事物的热烈向往与主动追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美的因素,从满足学生审美需要出发,创设艺术化的学习情景,以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我在这节课的具体操作中,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感受、体验教材中的美,让学生在艺术化的学习情景中快快乐乐学语言、用语言。同时,力求最大程度地满足师生共同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需要。

4.创设活泼的游戏化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投入

对智障学生来说,游戏本身是他们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学习新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它能使学生因教学活动适应他们的娱乐需要而愉悦,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纸筒看天、扮演角色、动作配读等。

(二)体现以读为本的学法。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始终贯彻这一点。我认为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能帮助他们悟出道理,特别是我们的弱智孩子,更是要留给他们较多的读书时间,而且每次的读书都要有明确的要求,读书时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现有的理解水平出发,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反复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乐思”。如:这篇课文两个小动物它们争论的焦点到底是什么呢?学生很难一下子说出来,于是我就让他们有目的地去读读课文、去体验角色,使学生自己悟出青蛙错误的原因,进而悟出了此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作者单位:宝山培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