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个美丽的圆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八面拼盆教学案例

苏晓平

 

我校烹饪课程以初级资格考试(考试内容由上海市劳动局统一规定,经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鉴定)内容为基础,并根据初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原先的教材进行了校本化的处理。同时考虑到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在完成了初级考证内容之后,教师还会适当安排一些中级资格考试内容作为拓展性补充,本堂课中的《八面拼盆》即为中级中式烹调师必考的冷盆技能,是在本班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基础性课程中的桥形单拼技能之后所拓展的技能训练。

一、教学设计

本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分别从五个方面对普通的工作分析步骤进行了细化,将单元技能体系化、平行技能序列化、抽象技能直观化、核心技能数量化、模糊技能具体化,让平面单一的工作分析步骤变成了结构规范、信息丰富的新型工作分析步骤。新的工作分析步骤强调以学生需求为中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块内容进行分步学习,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弹性,本堂课主要环节设计如下:

1.回顾旧知、导入新知

教师先出示三张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初级冷盆的照片,然后再让他们分组交流课前搜索中级冷盆的情况,对课前的小组探究作一个总结。最后再出示一张中级冷盆的照片,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出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八面拼盆》。  

此技能同样是由垫底、盖面和收口三个小的模块组成,和学习初级冷盆是一样,将这一单元技能进行了体系化的分解,其中教师将第二个模块又分解成了四个步骤,使整个单元具有了体系化的框架,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设计意图】

在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认为人们通常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而建构主义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此单元的学习就是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和基础(初级内容)出发,来学习现有的内容(中级内容),这样的设计不仅呈现了学习的递进性,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更高级别的内容产生学习向往,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探究垫底、揭开谜底

学生在了解了这个技能的操作顺序之后,就进入到了第一个模块学习——垫底,在操作垫底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安排了一个探究的环节,出示两步不完整的工作分析步骤(1、将**置于盆内,2、**于盆子内圈完成垫底)。从而引出两个问题,让同学们分小组去探究,在问题的引导下,教师提供给每个小组一盆已经完成的《八面拼盆》的样品,通过四个学生一小组的教学组织安排开展探究活动,将不完整的工作分析步骤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

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布鲁纳早期就强调“要使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虽然垫底是一个很简单的模块,但在垫底的模块中教师安排探究的环节,旨在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去探索样品所用的垫底原料是什么,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垫底所用的原料和垫底的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热情以及探究欲望。

3.生生互动、寻求拼法

在完成了切片这个步骤之后,就顺利地进入到了第三个步骤——分割,这个步骤的操作教师主要设计了一个讨论的环节,让他们讨论《八面拼盆》的八个面如何才能进行平均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思考、尝试等方法的运用,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教师在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积极的鼓励,让每个小组都积极的参与到寻找分割方法的活动当中来。

【设计意图】

维果茨基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交流、讨论、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取决于在互动与活动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动器官,所以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让孩子充分地讨论与交流。”在操作分割的这个步骤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呈现一个较好的分割方法,而是让同学们互相讨论,参与学习过程。

4.师生合作、完成摆放

在完成了分割这个步骤之后就直接进入到了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步骤——摆放,为此教师特地安排了一个示范——师生共同合作示范。

老师在示范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在摆放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关键点在哪里?随后,通过交流和讨论得出在摆放的时候要注意排列整齐、间隔均匀,呈扇形展开。得出操作要点之后,每个小组各派一位代表来尝试操作,将老师没有完成的“八面拼盆”继续完成,学生在摆放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能够马上给予纠正,避免后面的操作出现类似的问题。

【设计意图】

新课程倡导“课程即生命历程”的理念。教育与课程实施作为一种生活,它既不是学生的单独生活,也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他们在这个生活中组成了一个共同体。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必须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师生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彼此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

5.自评互评、投票激励

学生在完成了摆放之后,就意味着顺利完成了第二模块的操作,操作结束之后教师安排了一个自评和互评的环节,让他们根据自己小组和个人的制作讲讲制作过程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在进行了自己评价和他人评价之后,教师给予了总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操作有一个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之上,让他们根据老师和同伴的点评,进行投票选举,选出一盆操作最好的作用,发一枚烹饪章进行鼓励。

【设计意图】

现代教学提倡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导向功能,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据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社会性与情感、认知、语言、和运动等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轨迹;不仅由教师总评,还有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同时,还强调做好总结性评价的同时也要关注过程性的评价。

6.集思广益、课外延伸

在完成了垫底和盖面两个模块的操作之后,《八面拼盆》还剩下最后一个模块——收口的操作,因为这个单元技能需要分两课时来完成,所以收口就放在下次的课上继续学习。所以本节课正好利用剩下的一个模块布置回家作业,教师先呈现了两种比较简单方便的收口方法给他们作参照,让他们利用回家或者空余的时间,通过上网、看书或者请教相关的老师,为今天的制作设计一个收口。

【设计意图】

新的时代告诉我们,仅从课本上获取知识已远远不够,教学过程应该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成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捕捉知识的过程。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课堂也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计算机、多媒体、图书馆就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同时,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回家作业这个环节的设计以开放式的形态呈现,既解决了整体制作中收口的问题,为下一次的课做好铺垫,又培养了学生课后探究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运用网络知识和书本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二、教学实录

教学片段3——生生互动、寻求拼法

师:接下来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将垫底原料进行八等分?

生:(学生热烈讨论,有的小组甚至开始动手尝试进行八等分)

师:好,刚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讨论,也想了很多的不错的方法,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交流一下有什么好办法将垫底原料进行八等分,看看谁的方法既方便又实用。

生:老师我们小组打算用刀直接像切披萨饼一样分成八份,先一分二,再二分四,最后四分八;老师我们小组打算用胡萝卜丝摆在盆子旁边进行分割,就像钟一样,先摆出12点、3点、6点、9点四个位置,然后再将每个时间段一分二,这样就从四等分到八等分了。

师:嗯,同学们讲的都非常好,还动手进行了尝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你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方法,那大家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呢!

生:想。

师:好的,其实老师的分法跟第一小组切披萨的想法是一样的,老师采用“米”字形的方法将垫底原料分成八等分。

三、教学反思

    这个环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八等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的方法是小组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思考,得出一些八等分的方法,教师对于学生所总结的方法给予了肯定之后说到“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这样就很自然、巧妙的引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然后出示一种比较科学和方便的方法,就是画一个“米”字形。

其实同学们的想法也基本类似。但是如果前面没有同学们集体讨论的过程,教师直接灌输“米”字形的分割方法,学生的接受能力肯定有限,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学生的学习需要过程的铺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考虑如何为学生营造一条扎实可行的前进道路,而不仅仅只考虑一个美好的结果,如果只追求结果而忽略了过程,那必定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困境。因此教学应该注重过程,如果将过程演绎好了,相信结果也一样美好。

(本课获得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一等奖)

(作者单位: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