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华 方俊明 陈婷
模仿开始于生命的早期,实证研究表明,模仿与语言的发展,游戏能力,共同注意有着显著相关,说明模仿能力对于儿童的社会交流能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近年来诸多自闭症研究成果认为,模仿缺陷成为自闭症儿童早期发展中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阻碍自闭症儿童后来的社会交流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 本研究借鉴以往行为研究的结果,将两种自然行为疗法——核心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 PRT)理念和交互模仿训练(Reciprocal Imitation Training, RIT)干预策略有机地结合,以驭物动作为核心行为,对4名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开展临床干预研究。以期扩展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方法,并为今后正常儿童和其他障碍儿童社会交流能力的发展和教育提供建议和意见。
一、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4位自闭症儿童(ZA、DD、BB、YY)参加了这项研究,自闭症诊断都出自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的年龄介于39至62个月,使用格塞尔婴儿发展量表测得IQ是43-73。由母亲完成丹佛儿童发育筛查量表、言语能在17-24个月之间;使用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CARS)测得自闭症的严重程度介于轻至严重之间。所有儿童在与其他人游戏时,都表现出自发模仿的缺陷。
(二)干预准备
干预训练分别在干预情境和探索情境中开展。干预情境分别在两个个训室中进行,环境简洁温馨。第一个训室约12×10㎡,第二个训室约8×6㎡,室内都有相同的适合儿童的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探索情境是由家长在家里的游戏室或客厅内进行。在干预开展之前,研究者对教师和家长同时进行培训,包括交互模仿的理论知识和操作中的细节,以确保每一位干预者真正理解交互模仿的实践程序和目标。所有的评估和干预过程征得被试监护人同意后,用Sony-Carl-Zeiss-40X录像机拍摄,用于事后评分。
每一次干预都有五套相同的、适合发育年龄的玩具。玩具的选择首先是基于孩子的年龄,其次征询儿童母亲的意见,选择适合儿童兴趣的玩具。除了固定的五套玩具外,在全部干预中,有超过50多套不同的玩具。
(三) 干预程序
干预训练由基线期、干预期、维持期组成,采用单一被试多基线设计。自闭症儿童每星期两次模仿干预训练,每次30-40分钟,全部干预过程持续4个月。
1.基线期
基线部分由与儿童熟悉的治疗师与儿童进行自由游戏组成。在正式干预前两个星期内系统进行。最短的基线是两个星期,最长基线是四个星期。平均每一分钟,治疗师示范一项使用玩具的动作,搭配口头标志(语言),总计大约20个动作。每一个行动示范3次,言语标志保持与三次示范相同的模式,但在不同单元内可有变化(即治疗师可能示范铃鼓时说:“我拍拍鼓,我拍拍鼓!”,但在另一个单元,示范相同动作可能说的是:“哗啦啦!”)。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在示范时与儿童面对面,或者叫孩子的名字;但是,对儿童的行为不提供反馈意见。治疗师不发起额外的互动。
2.干预期
干预使用的干预策略主要有五项自然干预技能组成:(1)后效模仿/关联性模仿;(2)语言回应/语言映射;(3)跟随儿童的脚步;(4)后效强化/关联性强化;(5)肢体辅助。根据儿童的表现,选用不同的玩具来示范,每一次的交互模仿训练,大约示范20种动作。所示范的动作要有意义,且与儿童当时的行为要有相关。
3.维持期
在干预训练即将结束的最后一个星期,治疗师与儿童互动过程中不执行任何干预策略,只呈现相同的玩具,偶尔对儿童的行为做出回应。
(四) 行为评分
干预训练对儿童作用的效果是根据每个训练单元中成绩的变化来决定的。每个干预单元和探索单元都被录像,根据每一次干预训练的前五分钟录像内容,分别对驭物模仿,语言模仿,自发语言,刻板行为,共同注意,游戏能力分别进行评分。由两位不了解实验目的的研究生对录像带进行评分,两位评分者一致性的训练达到80% 。
驭物模仿和语言模仿的评分,采纳Ingerall和Schreibman 2006年的评分标准,驭物动作是指儿童在10秒钟之内的示范动作的情况下,模仿有物体的行动。模仿未必精确,但必须与示范行为有明显的相像。儿童可能会使用不同,但类似的物体。必须发生成人示范或执行不同的行为之前;成绩是儿童正确的模仿动作占示范动作总的数量的百分比。语言模仿是指在10秒钟成人的示范情况下,儿童全部或部分模仿成人的讲话,包括模仿口头标记和语言映射;成绩是正确的语言模仿占语言示范总数量的百分比。
自发语言和刻板行为的评分,使用儿童在五分钟内出现自发语言和刻板行为的数量进行评分。
共同注意是审查孩子对成人发起的共同注意的反应能力。这一评估改编自Mundy (1990年)所描述的程序,分为五个等级,包括不看(0分)、目光交替(1分)、指示(2分)、展示(3分)、追视(4分)。游戏能力的评估借助于杨宗仁,2005年的游戏分类方法,分为四个等级,包括不玩(0分),操弄(1分),功能性游戏(2分),假装性游戏(3分)。
(五) 数据分析
对每次干预的数据进行视觉分析,并采用SPSS11.5进行数据统计。由于分析的样本小,对于跨被试在行为发生的变化,结果采用谨慎态度进行解释。
二、
结果与讨论
(一)自闭症儿童模仿能力的变化情况
交互模仿训练的好处,在于能在没有强化的一段时间之内,维持模仿训练产生的泛化。特别是干预期间大幅度增加,也可以在儿童的家庭情景观察到。在基线期,所有儿童的驭物模仿的比例是较低的。随着干预的开始,所有被试的驭物模仿比例大幅度增加。并且在执行愈来愈困难的任务的干预阶段得到保持,这表明孩子们能在每个阶段学习目标技能。在维持期,干预程序移除后,总的来看,所有儿童的驭物模仿比例高于基线期,这表明这种行为的改变是有效而持久的。
同时,驭物模仿的训练也增加了他们对语言模仿的比例,对于两位语言年龄达到了20个月的ZA和YY,在干预前期,语言模仿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状态,时高时低。而DD和BB的语言年龄低于20个月,基线期只有很低比例的语言模仿。干预开始之后,所有孩子都表现出语言模仿的增加。在干预移除后,这四个孩子保持了其干预的效果,特别是没有口语能力的两位儿童,语言模仿比例明显高于基线期。按照Nadel,2002年所提出的观点,“一旦儿童掌握了语言,模仿就不再具有交流的功能了,轮流交替也逐渐消失”。而对于没有言语的儿童,因为他们的语言还没有建立,所以无论是驭物模仿或是语言模仿都还是他们与他人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所以他们的干预治疗效果要比有口语能力的孩子好一些。
(二)模仿干预训练与社会交流能力的共变情况
对四位自闭症儿童进行模仿训练的同时,我们也考察了他们在训练期间的社会交流能力的发展,自发语言、刻板行为、共同注意、游戏能力。
1.自发语言
自发语言是指儿童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有上下文背景和有意义的;是之前没有口头示范过的,提问或手指提示的。结果表明,两个有口头语言的儿童,ZA和YY ,取得重大成果。从干预开始自发语言的比例就发生明显的增加,他们在干预中的自发语言数量一次最多能达到10句。ZA说的是包括主谓宾的简单句,如“我要吃”,“我要出去玩”,“我要玻璃球”,“妈妈再见”等。但他说的主语比较有限,除了“我”之外就是“妈妈”,治疗师示范正确的人称代词后,他会模仿这句话再说一次。而YY的自发语言缺少主语,“给我”“过来”“皮球”等等。言语能较差的DD和BB的自发语言最多能达到5句。在干预移除后,三个孩子的自发语言比例也明显高于基线期。尽管语言的发展并不是我们进行驭物模仿干预的主要目标,但两个儿童表现出自发语言数量的大幅增长。
2.刻板行为
刻板行为指不断无目的重复地做同一种动作或行为(例如:拍手、扭手、扭手指、全身抖动)。在基线期, ZA展现出最多的刻板行为,用痴迷的眼神看铃鼓,然后用固定的手的形状戳铃鼓的表面,毫无预计地摸别人,突然掐别人的胳膊。其次是BB,将所有拿在手中的物体全都要在眼前左右晃很久,然后头也随着相同的频率晃动,不时闻一下。在干预的前两个星期的治疗中,他们的刻板行为就很明显减少,并持续到干预结束。特别是BB,在刻板行为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泛化到维持期,尽管他仍然没有功能性语言。
对于本研究中四位儿童刻板行为明显地减少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种解释是,对物体的模仿与刻板行为是负相关的,对于年幼的自闭症儿童来说,对物体接受程度是大于对人的,通过对驭物模仿的方式进行交替互动,也是他们最容易获得的沟通技能。从这个角度上,驭物模仿动作的增加的确减少了他们固着动作和同一性行为。另一种的解释是,可能是在有奖励的社会情景下,
3.共同注意
研究结果表明,交互模仿训练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共同注意的发起和对共同注意回应,主要表现在四位儿童目光交替次数的增加。在基线期,四个自闭症儿童都表现出对“人”没有兴趣,很少与人有目光接触,且这种“视而不见”的行为一直保持在全部治疗过程中。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向成人“展示”过任何他的玩具或他喜欢的任何事物。根据Carpenter等人1998年对正常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比较,自闭症儿童的模仿出现先于共同注意,因此他们没有象正常儿童一样主要利用共同注意增加游戏期间的自发模仿,对他们来说,共同注意的发展不能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策略与游戏合作伙伴取得联系。但是也有人对于后效模仿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如果去除模仿,会导致视线注视的比例返回到基线期,对治疗师注意也返回到基线期,这说明,共同注意的行为人是依赖于治疗环境的。因此,我们认为以驭物模仿为目标的干预对于共同注意的支持需要更多样本的深入研究。
4.假装游戏
部分研究认为元表征能力缺乏,是他们象征游戏,假装游戏技能严重受损的主要原因。但文化学习观点认为,通过模仿成人的假装行为,自闭症儿童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行为,有助于他们理解成人的目的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创造性。在本研究中,干预促进了孩子使用假装游戏行为的增加,虽然这种假装游戏的示范只占干预训练的很小比例。基线期只有ZA表现出自发的假装游戏。在维持期,四位儿童的功能游戏都大幅度增加。
由此,我们认同模仿有助于自闭症儿童假装游戏的发展。这些变化在模仿训练的后期比较明显,同时,我们认为,假装游戏的增加并不只是由于增加立即模仿假装游戏,可能也有延迟模仿的参与,以及新的自发假装游戏行动的产生。
四、结论
所有儿童在其自发的驭物模仿上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这些成果保持在干预移除之后,并在与家长探索的家庭情景中得到泛化。这些结果表明,交互模仿训练对
总之,这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和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以很容易地被纳入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计划中。正如许多研究人员所认为的,“……模仿是一个再认的交流,或连接,在两个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理解的共同感觉”。一旦这种沟通建立起来了,无论从医疗/治疗的角度来看,从儿童家庭的角度,自闭症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华东师大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七色花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