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在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中的作用
发布日期:2019-02-09   作者:特教研究所   

朱月情

 

听障儿童“人人享有教育、人人享有发展”的权利,让我们认识到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以听障儿童为本,让每个孩子体验快乐”,必须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与个别化。这就要求康复教师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征、认知能力、兴趣爱好都做到心中有数,课程内容的选择设计时要考虑听障儿童特点,加强听觉训练,重点发展语言智能,结合周围生活内容,借鉴普通幼儿园课程来设计。将语言智能的培训与其它各种能力的培训贯穿于一日生活中,这样既突出了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各种能力。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传统的评估多使用测验、核查表、问卷等方式,尽管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它们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估工作更多地依靠教学人员的个人经验,使得对听障儿童的评估缺乏相应的客观性。而且,传统的评估手段及评估方式更偏重于听力语言的发展,更谈不上制作全面的听障儿童个人康复档案。如何鉴别听障儿童的个性潜能?怎样评估正在发展中的听障儿童的个性?怎样根据听障儿童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适宜的康复教育来实现康复教育的个别化?这些问题一直困扰我们。2007年,一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下文简称CI儿童)进入中心接受康复训练,我们尝试为这些儿童建立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对其发展情况予以记录和评价,用以把握CI儿童发展,为针对性康复教育的实施和适宜性课程的创设提供依据。

一、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的概念

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是CI儿童在康复机构听力、语言、身体、智力、品德各方面发展情况的记载体,它融入了CI儿童听力语言的发展状况记录,由康复教师、医技人员、评估人员、摄像人员、家长与CI儿童共同进行记录与收集,内容包括CI儿童从事各类活动的过程与成果,复合了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评价体系,用以评价CI儿童发展和为课程决策提供依据,也是康复教师反思教学、调整康复教育策略的动态式自我评价。

二、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框架的分类

根据使用的目的、提交对象,将档案内容分为:有声档案:文字、图表、作品、照片;无声档案:录音、录像。

三、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的记录形式

随机式:这种记录是康复教师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注意到的CI儿童代表性行为,例如在个别训练、运动中,游戏等。叙事式:对特定活动中CI儿童行为观察记录,如:在融合活动中、运动会上、亲子活动中孩子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的表现情况。表格式:是对单位时间内重点要观察的事情作连续的记录,如:矫治偏差行为的过程记录、听觉语言评估报告等。照片式:用照片记录CI儿童的活动,并配以文字加以说明。作品式:对于CI儿童的绘画、泥塑、建构作品、收集的资料等,康复教师直接在作品旁用文字加以说明,或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实录式:利用摄像连续、完整地记录CI儿童的活动的整个过程,为康复人员的分析保存下全面而又真实的信息,为进行对孩子行为分析的研讨提供直观的案例。

四、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的记录内容

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不只是康复人员建立的CI儿童个案,也不是康复教师的活动观察记录,家园联系手册,它包括更多的内容:如CI儿童具体生长发育记录,其听觉、语言、智能的发展情况记录,CI儿童探索兴趣、操作能力记录及成果,认知发展的材料、艺术活动作品、成果展示等等,我们参阅了上海市学前教育教研室主编《幼儿园的各类记录与分析》,结合CI儿童康复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CI儿童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的内容。

(一)共同性材料

1.生长发育的材料:身长、体重、视力、牙齿、动作、血色素。

2.思维训练的材料:对CI儿童进行的各种思维训练的记录、应与材料一起使用的说明。

3.操作能力的材料:不同时期操作活动的作品的照片(如插塑、积塑、积木、自制玩具等)。

4.语言发展的材料:可用录音记录幼儿的讲述、背诵、同伴交谈以及对问题的回答等。

5.认知发展的材料:对数、形、时间和空间关系的认知、探究、值日、同伴合作等社会性发展资料。

6.艺术活动的材料。

(二)个别化材料

个别化材料包括术前评估资料、听力检查报告、学习能力测试报告、听觉语言评估报告、康复记录情况表、家长调查问卷等。

五、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的创建要点

CI儿童创建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并不是随意的放几张作品或照片,要注重一定的创建要点,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进行了提炼与总结:

(一)坚持互动,注重客观性

要坚持互动,多方参与和合作:包括康复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讨论,鼓励CI儿童经常回顾和检视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回想产生这项作品所经历的体验,帮助他们看见自己的成长与改变;康复教师与医技人员、评估人员之间的探讨,以保证CI儿童保持良好的听力状况,掌握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康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使家长与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

(二)坚持多元化,注重全面性

要坚持记录方式的多元化,参与人员的多元化等,以保证“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的目标、内容、形式及价值的多元化。其材料既有孩子间独立完成的活动,又有幼儿与康复教师、孩子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活动,是多种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相应的文字记录与说明,都是康复教师、评估人员和家长在有目的的观察中进一步加深了对CI儿童的了解。这些过程都是难得的康复教育资源

(三)坚持动态发展,注重反思

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不断地试行、修改、征询、调整过程中逐步完善与完成,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也保证了评估的准确性。不断反思更是档案的核心。康复教师、评估人员自己应思考孩子发展的现状,兴趣特点,特殊需要等等,从而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指导,支持CI儿童的康复。

(四)坚持个别化,注重个性化

不同CI儿童听力状况不一样,学习能力不一样,发展潜能不一样,属于不同孩子的档案应当有其自己的特色,反映出档案所有人的独特个性、康复教师、评估人员对于他的清楚认识及协同制订的个别化康复计划,实施个性化教育。

六、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的作用

建立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的目的不在于记载CI儿童的成长过程,而是把档案的制作与积累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进行康复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说,对孩子的发展评价并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课程与教学服务的;对孩子的档案记录不仅要强调建立,更要强调利用。

(一)促进了康复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康复教育中要实现个别化教育,一般分为四个步骤:一要搜集资料,二要制订计划,三要实施操作,四要评估改进并进一步确定发展目标,如此形成观察评估目标教康复育教学观察的螺旋式循环发展模式。康复教师通过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可以了解到档案所有人的生活习惯、思维特点、特长爱好、性格、能力以及弱点等,从而掌握孩子发展状况,以及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化信息。这样有利于教师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总之,怎样整理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怎样读懂孩子的语言?怎样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康复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再实践,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地自我成长。

(二)提供了家长与教师沟通与交流的空间

家长是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创建者之一,其任务是收集孩子在家庭的活动资料。当孩子把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带回家进行交流时,每个家长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在机构的情况,他的优势和弱势,这样每位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就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同时又可以经常与老师进行沟通,针对孩子的个性进行特别教育,树立正确的育儿态度。

(三)激发了听障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的兴趣

CI儿童是使用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的重要成员,因此对表格的设计要多元化,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其具备的能力。要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成长档案以及它的作用,并征求孩子对自己档案的设计、使用等方面的意见。在档案制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对自己的档案袋进行个性化的装饰。使用过程中,康复教师和孩子共同收集资料,一起丰富档案内容。要便于孩子将自己喜爱的物品(如装饰品、粘纸、树叶等)收集入册;档案要便于教师、家长、孩子取放,能够让家长随时翻阅和写上自己的片言只语,能够让孩子随时可以将自己心爱的作品放入档案。当孩子们知道老师记录下他们的优点和进步时,便会更愉快、更积极地投入到康复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中去。

总之,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作为一种从康复教育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评价方式,在学前听障儿童康复领域中尚未普及,我们的实践,由于时间的限制还不够完善,需要提出的是档案记录是一种即时的发展评价方式,是嵌入课程全过程的,是课程发展的生长点,是基于CI儿童个体发展的课程资源。它是深入观察和把握CI儿童发展、制订和实施针对性教育方案的过程,因而它体现的是一个深入研究孩子的过程。因此,档案记录要强调真实记录CI儿童在生活中的真实发展。不仅要关注孩子一段时间后的发展结果,更要体现孩子发展的具体过程。只要是能体现孩子各方面发展变化的,都应记录进入档案。

(作者单位:上海市聋儿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