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促发展 工作求实效
发布日期:2019-02-09   作者:特教研究所   

——嘉定区中小学特殊教育回眸

张德海

特殊教育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以人为本的体现。重视和发展特殊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关注民生、关爱弱势群体、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嘉定区中小学特殊教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及市教委《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更好地满足特殊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教育与康复质量,在嘉定教育的持续发展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特殊教育管理

2006年,根据市文件精神,我区教育局制定了《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的意见》(嘉教[2006]69号文), 进一步明确了普通学校、区康复指导中心、特殊学校、随班就读教师、巡回指导教师等各自的工作职责,投资27万元为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简称“中心”)配置了教师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咨询室、资料室及康复训练室,每年拨付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康复指导中心的运作,逐步完善了以“中心”为核心的特殊教育管理网络与服务体系。

为切实评估学校特殊教育工作的举措和成效,自2004年开始,我区建立了中小学特教工作年终评估表彰奖励制度,由区特教康复指导中心负责实施,从特教制度建设、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师生活动开展情况等方面对学校进行全方位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列入学校的年终考评之中。

为进一步指导、规范学校随班就读工作,使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有原则、有标准、有依据,我区于2009编制、2010年下发了《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手册》。“手册”随班就读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教育评价等方面工作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细化,为从事随班就读工作学校的领导、教师提供了指导性的、可操作性的策略与信息,有效促进了我区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二、以迁建工程为契机,夯实特殊学校硬件基础

在上海市实施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大背景下,我区抓住有利时机,乘势而上,经过多次调研、选址,最终在嘉定区的核心地区——嘉定新城落实了我区特殊学校——成佳学校的建设用地(包括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在内),预计投入8000万元经费用于基础建设,于2012年完成学校的迁建工程。新校舍落成之后,我区在学校的设施设备上的投入将超过970万元,按照《上海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进行标准化装备,在此基础上还将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

我区专门成立成佳学校及中心迁建工作领导小组,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新校舍,把先进的特殊教育建筑、设施理念植入新校舍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同时兼顾各类残疾学生的康复需求,配齐必需的专用教室,增设无障碍设施,使其设施、设备、功能和面积满足不同类型残疾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以及残疾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成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区的特殊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以助残活动为契机,优化特殊教育环境

区教育局将助残工作推向常规化、制度化,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和“上海助残周”,都专门下发通知,广泛发动本系统各单位积极开展助残活动,要求学校在助残周期间慰问家庭困难的特殊学生,把助学工作落到实处;对特殊学生进行家访,实地了解学生需求;创设助残人文环境,促进特殊学生健康发展;弘扬助残良好风尚,大力宣传扶残助学先进事例。

我区还抓住2007年上海举办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契机,发动学校广泛开展特奥教育活动。康复指导中心也精心策划组织举办了以“迎特奥 展风采”为主题的特殊教育学生作品展,对外展出了特殊学生的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作品等。

助残活动拉近了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距离,给他们创造了更多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的幸福和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在普通学生中逐步消除了对特殊学生的偏见,帮助特殊学生融入学校大家庭。

四、以研训活动为抓手,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区教研室联合中心积极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及“随访式”、“课例式”、“讲座式”等现场指导式培训活动。每一学年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随班就读教研活动,先后就“个别化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及“随班就读学生教学目标与练习作业的一致性”等主题开展系列研究,为教师提供随班就读措施、策略及方法的引导,为随班就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教学支持。在巡回指导中,培训形式多样,“随访式”培训主要对教师备课、上课、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制订与落实等开展诊断,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课例式”培训主要是以区、片层面的研训活动为抓手开展深入研究,促进教师在目标把握、过程兼顾、练习作业设计等方面的能力的提高;“讲座式”培训主要是深化教师对于随班就读工作的理性认识,解读教师的困惑,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技能。

我们把竞赛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在区内组织系列教师业务评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特教专业能力的提高。

几年来,我们争取区教育奖励基金会的支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共举办了四届特殊教育案例评比、一届个别化教学计划评比及一届特殊教育论文评比,并邀请市级层面专家进行评审和指导。评比活动激发了我区特殊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研究的热情,巩固了特殊教育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了我区特殊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我区特殊教育教学研究的影响力,我区随班就读任课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也先后在《上海教学研究》及《上海特教》杂志上发表。本专辑的四篇文章,即是从我区2010年特教论文评比活动中脱颖而出的。

五、以教育科研为引领,提升特殊教育品质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为了促进我区特殊教育的内涵发展,我们积极开展教育科研,以科研为引领、为先导,努力提升我区特殊教育品质。

“十一五”期间我区相继开展了《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及小学阶段资源教室补偿性教学研究两项市级课题研究。多元评价标准的应用充分发挥了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激励了随班就读学生的自信心及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为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有效带动了我区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课题成果也在市级层面作了交流。资源教室补偿性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提高了随班就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了学生自信心,促进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以医教结合为方向,开展康复训练工作

“医教结合”是今后特殊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如何有效结合是特殊教育研究的内容。我区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由教育局、康复中心、成佳学校的管理人员、康复医生、华东师范大学的专教授组成专家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医教结合工作;利用区中心医院、迎园医院的康复优质资源为成佳学校学生、送教上门学生及随班就读脑瘫学生提供专业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拟定教育康复计划,康复专家定期对学生开展康复训练,同时为教师、家长提供指导、咨询与服务,初步形成了中心每年投入经费约15万元予以保障,专家组定期对教育康复过程实施监管,医院与学校、医生与教师、家长互动合作的特殊学生教育康复模式切实提高了教育康复的针对性及实效性。

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更加努力,积极探索,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深入推进“医教结合”,充分发掘特殊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能在原来基础上有所发展、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嘉定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