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校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环节展开
发布日期:2019-02-09   作者:特教研究所   

凃传法

 

盲校语文教学既有自己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语文教学的共性。本文试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环节的展开两个层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因为参加市里统一的中、高考,我们在教材上只能使用通行的沪教版教材,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就失去了主动权。恰恰相反,多年来,我们一直根据学生特点,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进行适当调整。

(一)对教材进行再处理

根据语文的学科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会重新调整讲读、自读篇目,重新安排教学重点与非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增删。

许多作品被教材安排为自读篇目,但事实上其中一些或是能激发起学生的共鸣,或是能给学生以生活情感的启发,或者本身就是经典之作。对于这样的篇目,我们就把它们改为讲读篇目。如《一千张糖纸》,是现任作协主席铁凝的作品,写的是成年人欺骗孩子去积攒一千张糖纸,最终伤害了孩子幼小心灵的故事。这样的作品因为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交集,往往会激起他们的共鸣。改为讲读后,学生们反应强烈,以后一遇到类似情形就大喊“一千张糖纸”。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林海音的《窃读记》,这篇散文是作者回忆自己幼年如何热爱阅读、如何想方设法去读书的故事,文笔优美细腻,对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样情况的还有《哦,冬夜的灯光》、《走一步,再走一步》、《在那颗星子下》等篇目。

《你一定会听见的》写听觉的饶有趣味,又能符合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小巷深处》写一个盲人母亲的付出,很是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作品当然就作为重点来处理。

另外,像《秋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游褒禅山记》、《长亭送别》等名篇以及《山居秋暝》《采桑子》等诗词、《相信未来》等现代诗……这些作品,不少是传诵千古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相应文学体裁的代表作,我们也把它们调整为讲读篇目。

与此相对应,教材中还有一些篇目有的离学生世界过于遥远,有的侧重于学生所无法感知的说明或描写,有的本身就缺乏文学性……对于这类作品,我们就略讲、或者自读、或者索性删去。

(二)加强口语教学

对于视障学生来说,没有视觉信息支撑,语言就是他们获知、沟通的最重要渠道。因而规范流畅的表达与积极有效的倾听,所具有的意义就可想而知。

除了在常规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表达以外,我们还安排专门的口语实践活动——或者是每节课中的五分钟,或者是使用整节课,根据学生的学龄段安排相应的内容。

在初中阶段,训练内容从学生自拟话题自由讲,到同学间相互拟定话题讲,再到老师给话题范围讲,对学生要求也是从完整复述,到言之有物,到表达规范,到现场应变与掌控。高中阶段则采用电视节目、新闻现场、体育评论、时事分析、观点辩论等方式进行口头表达训练。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所有学生都是群众评委,都有点评权,同时所有人都能轮流当上主评委,现场评价,现场打分。这样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倾听与评价能力。

二、合理推进教学环节的展开

就语文学习而言,视障学生最大的障碍在于缺乏字形(全盲生)和缺乏生活储备,这不能不给学生在阅读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对此,我们除了通过释字、组词、出示直观教具、运用信息技术等方式进行补偿外,把重点放在组织好课题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上,让学生热爱语文、学好语文。

(一)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要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比知识更重要。”确实如此,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产生兴趣,才会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从宏观上来说,首先教师自身要热爱语文,言传身教,去熏陶和影响学生。我的学生经常会诧异地来向我“告状”:“老师,某某班的某某居然说不喜欢鲁迅”、“老师,某某某竟然说古文不好”……诸如此类。其次,要给学生营造学习语文的氛围,教师要带头阅读,经常和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教师要热爱写,经常和学生分享写作体会。我很早就建立了论坛,把自己的“下水”文章和学生作品发表在上面,所有同学都可以去阅读、点评。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论坛上还发布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名家名作,给学生提供阅读素材。在这样的氛围下,同学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多年来,我校学生曾经获得 “冰心杯”作文竞赛全国一、二等奖,全球纪念安徒生征文四个三等奖,上海市书信大赛多个一等奖,还包揽了全国视障人士文学大赛的所有奖项等。

从微观上来说,每节课都要想方设法制造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学习秦文君的《表哥驾到》,就问大家:“‘驾到’一般用在什么人身上?”学生齐声呼应“皇上驾到——”老师顺势下去:“‘驾到’是一个敬辞,一般用在比较尊贵的人身上。可是文中的表哥,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为什么在他身上用‘驾到’呢?”同学们的求知欲望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

学习现代诗《断章》,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有一位诗人想要写一部长篇巨制,可仅仅写了4行就觉得没法再写下去了。然而,恰恰就是这四行短诗,却成为不朽之作,也恰恰是这四行诗让他迈入了第一流诗人的行列。”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去读。

学习《窃读记》,就在“窃”上做文章:“‘窃’就是‘偷’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偷是不好的行为,可是有一个人不但喜欢‘偷’,而且很小就开始‘偷’;不但很小就‘偷’,而且还总结出了‘偷’的方法;不但总结出了‘偷’的方法,而且还把它们写出来,供大家借鉴;而且,这样的文章居然还被选到了语文教材里,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的好奇心瞬间被调动了起来。

(二)重视预习工作

《礼记》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进入中学阶段,学习篇目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复杂。课前预习就显得尤为必要。

除了少数篇目因为课堂教学安排的需要,不安排学生预习之外,一般而言,安排预习已成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明确预习任务,给予预习指导,是决定预习质量的关键。

每节新课都有“我为同学荐好词”环节(老师也有推荐的权利),要求同学们在课上互相推荐词语。推荐的范畴可以是生词、可以是易写错的词、可以是优美的词语、也可以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求大家在课前认真预习,精心搜集词语。

教学中,我还设有“我为某某(同学姓名)问一问”环节,问题主要是针对课文内容或结构的,都取自于学生的预习本。被选中的学生往往很有成就感,这也促进了预习质量的提高。

许多时候,教师指定预习任务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故乡》篇幅较长,主题深刻,是中学语文的一个难点。如果全部放在课堂上完成的话,光解读完课文也须三、四课时。于是,教师把重心前移,从预习就开始。一开始的预习要求为“找出文中主要描写的人物,留心人物今昔的变化”,帮助同学把关注点集中在闰土和杨二嫂身上;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仅仅解读这两个人已不足以理解文章内涵,预习要求为“找出文中描写故乡的语句,揣度‘我’的情感”,引导同学去体会文中的人和景所体现出的“故乡”的逝去以及“我”的“留恋、割舍与希冀”;再次布置预习任务“推断文章的写作年代,思考作者要体现出的是一个怎样社会背景下的缩影”,来帮助学生感受那场波澜壮阔革命的得失,加深对文中失去“故乡”的悲哀和探寻新的“故乡”的期待的理解。通过层层推进的预习要求,有效推动了对课文解读的持续深入。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样长篇的文言作品,内容的解读是一个难点,而让同学体会到作者写法更为困难。于是,我布置了预习要求“找出文中廉颇和蔺相如出现的顺序,记录下相关的事件或语句……”有了这个做铺垫,课上的分析就显得水到渠成:作品是两人的合传,但作者却并不是两人分开写,而是穿插交错进行。作品以记述蔺相如事迹为主,但却从廉颇“拜为上卿” 开始,以此映衬出蔺相如地位的低下;而在描写蔺相如过程中,又穿插着写出廉颇的功勋卓著,为后面的失和埋下伏笔……而文中极写两人胸襟的磊落和以国为重的情怀,又使得最终的负荆请罪、结为“刎颈之交”成为可能。

学习《促织》之前,我给了大家三句话,分别是鲁迅的评价,郭沫若的对联和作者蒲松龄的自述:“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让同学们围绕这三句话进行预习,为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课堂对话

课堂的开放性使得师生、生生的对话可以充分展开。这既能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不断有新的生成,也促使教师精心安排对话,带领学生于无声处听惊雷,往更深层次探究。

《风筝》是比较难的文章,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很容易就抓住了“我”破坏风筝给“小兄弟”带来了伤害这一点。但是对于“小兄弟”长大后“不记得了”的原因,却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有同学认为是表现了兄弟的宽宏大量,有同学感觉到“我”有点小题大做……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于是,教师问道:“假如长大后的‘小兄弟’看到自己的小孩在做风筝,你们猜他会怎么做?”一下子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就理解了这种忘却所意味的麻木,这种忘却所折射出的当年“迫害”的严重后果,理解“风筝”所代表的纯真和美好,理解了“我”深刻的自我解剖……

在《孔乙己》中,同学们普遍认为孔乙己迂腐、好喝懒做、要面子,是一个应该被嘲笑的对象。大家认为已经读懂了。应该说,这从某种程度来说并不算错,可大家只是“怒其不争”,却不能“哀其不幸”,不“哀其不幸”就无法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解读这篇文章,就无法理解鲁迅对于社会的解剖与鞭挞。于是,老师问道:“如果有可能,你希望孔乙己做‘掌柜’、‘小伙计’、‘短衣帮’‘、丁举人’中的哪一个?”接着顺势对这些人物进行分析,让大家对孔乙己和对社会本身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课文理解得也就更深入了。

学习《变色龙》,同学们抓住几次“变”,很容易得到了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这个结论。教学任务似乎已完成了。这时,有同学找出了奥楚蔑洛夫脱大衣、穿大衣、裹紧大衣的细节描写,问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这个问题给课堂的推进提供了宝贵的契机。于是,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这是他的自我掩饰”;再继续讨论下去,“他在掩饰说明他意识到自己的可悲”;再继续深入“就明白奥楚蔑洛夫的变色只是生存的手段,他自身也是这种扭曲社会中的悲剧和受害者”,从而帮助学生们在更高层面上理解了作品。

(四)尊重文体规律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根据文体特点组织教学,也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诗歌的节奏性和音韵性特征,决定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诗人细致入微地表达出了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追思、梦想的幻灭、离别的惆怅……这些情感是无法通过讲授来传递的。于是,教学就注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先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感觉读;再帮助学生找诗歌的韵脚,提醒学生诗中的语句的反复和叠词的运用,让学生读出诗歌的“音乐之美”“语言之美”;接着一起分析每节诗歌的感情基调,让学生读出诗歌的“绘画之美”;最后,学生把握住全诗意蕴之后,再自由配乐朗诵……在朗读中,大家读出了重回康桥时的徐志摩。

《雷雨》是一出经典话剧,学习过程中。我安排大家自由认领角色,自由组建“剧团”,把课文中的情节表演出来。同学们揣摩过了角色,体会到了人物微妙复杂的心理,明白了剧中人之间复杂的联系……完成表演,也就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了对戏剧样式的理解。

《雁》是一篇散文,写的是一只母雁被人类打下,最终和公雁双双“殉情”的故事。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能理解母雁坚贞的爱情和飞翔的愿望,但无法体会到作者对人类的鞭挞。于是,我从散文文体出发,通过写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要表达出的情感。让同学们分别从“公雁”、“张家夫妻”、“邻居”三个角度叙述这一事件,从中深切体会到这出雁的悲剧和人类贪婪的闹剧。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只有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立足于文本本身,只有不断调动学生积极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合乎需要的教学。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推动特教学校语文教学而努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盲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