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残儿童养护人角色转变及其作用的研究
发布日期:2019-02-09   作者:特教研究所   

陈建军

送教上门是指对重残儿童在家庭中进行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而养护人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转变角色、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掌握科学适度的教育训练方法,是成功的送教上门的基础和保证。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最重要的成长摇篮。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首先从与父母的交往开始,家长就是他们学习的第一个老师,而且与其他人员的交往相比,儿童与父母交往的频率也是最高。由于各种原因,重残儿童到了上学的年龄仍无法到校上课,整日在家需要家长监护,因此较正常儿童更需要父母的主动帮助和教育训练。然而,由于家长对重残儿童的家庭教育知识缺乏,对重残儿童教育方法、康复训练手段了解不足等原因,重残儿童的家庭教育受到极大限制,给这类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本研究就重残儿童养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转变及其作用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结果如下:

一、重残儿童养护人家庭教育中的“角色”错位表现

(一)家长无法正确认识重残儿童的价值,剥夺其早期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现实社会里,人们常将重残儿童与“残废”等同,导致重残儿童家长产生失望的心态,在家长的眼里重残儿童是个“废物”。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重残儿童难以得到适宜的、和谐的、甚至是必要的最基本的教育。绝大部分家长的养育责任只是给孩子吃点、买一点玩具之类的学习用品,根本没有想到让孩子接受教育。

比如学生朱某,重度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家长认为孩子太笨,什么都不会,对他进行康复训练是没用的。结果孩子到了十二岁,仍旧连大小便都无法自理。在对其进行“送教上门”初期,家长还在给孩子使用尿不湿。

在送教上门工作中,我们帮助家长认识到,重残儿童首先是儿童,有着和普通儿童一样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在学龄前、学龄期的训练和培养是儿童的发展与能力的获得关键所在。放弃对这一阶段重残儿童的教育训练康复机会,即使后期付出更大的努力,也将是事倍功半,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我们也努力让家长面对现实,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即不能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又不能溺爱迁就、百依百顺,更不能歧视嫌弃、任其发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以乐观科学的态度正视现实,并告诉他们积极地面对重残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可以成功的。

(二)家长始终着眼于智障儿童的“不足”,限制其全面和谐发展

在一些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有很多家长对重残儿童的认识和教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他们把重残儿童的早期教育等同于“医学治疗”,错误地认为经过药物及针灸治疗就可以获得所谓的“正常”,而忽视了对重残儿童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比如屈某,重度智力障碍,有自闭倾向,口齿不清,只会说单个的字,逻辑思维能力水平差,对数字没有概念。但家长却总是关心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算术,买东西知道有多少找头。

在送教上门工作中,我们要让家长明白,重残儿童的早期教育应立足于促进儿童身体、认知、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对他们实施教育康复训练的同时要帮助他们获得全面和谐发展;为他们所做的努力也不应仅仅局限于“补残”,而应以教育为突破口,尽力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

(三)家长不能持之以恒,失去对智障儿童的爱心与信心

重残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缓慢的过程。一些家长由于对重残儿童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当他们已经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很多努力、但效果没有迅速体现出来的时候,他们一方面康复心切,想通过学习、训练使孩子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心理上的不自信,会对自己的劳动产生质疑,否定孩子的发展可能性,出现急躁情绪,并可能失去对孩子应有的爱心和信心。

对于重残儿童,父母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尊重、亲近孩子,多给予平等参加家庭生活的机会和权力。如:一起说话交流、参与家庭事务、尽可能带孩子外出参加社交活动等等,和谐的家庭生活才更有利于他们的教育与成长。

(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教育效果得不到巩固

不了解“送教上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家长们,常常误认为有了教师的送教上门就可以培养孩子的能力或提高他们的智力。因此,有些家长存在着“家长管养,教师管教”的观念,因而放弃自己开展有效家庭教育的机会,把家长的职责等同于保姆,只是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而把希望寄托给教师,使自己获得“解放”。家长这种依赖心理无疑把孩子获得教育康复视为在“他环境”下完成的任务,很难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更不会在家庭生活中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孩子。

在送教上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帮助家长走出这些误区,要让他们认识到,孩子的发展需要家长做出不懈的努力。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他们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家长观念的转变是开展有效家庭教育的关键。重残儿童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脑损伤及其功能障碍,需要家长和特殊教育教师合作、采取一定的特殊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果。

二、促进重残儿童养护人家庭教育“角色”转变的因素分析

(一)交流、沟通中,成为真诚的理解者

送教上门的本质特点就是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促进重残儿童的发展。家庭与学校同是训练儿童的重要环境,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训练学生的主体,是合作伙伴,他们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训练康复的任务。家长的认同、支持和参与是对重残儿童实施“送教上门”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家长工作的重心从教育家长转变为家校平等合作。

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让家长谈谈他们对“送教上门”这种特殊教育形式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对送教上门的教师非常感激,同时也相当重视这一工作,但对家庭如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却是一无所知抑或处于无意识状态;有些家长将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偏爱孩子;有些家长认为对重残儿童开展健康心理教育非常有益于他们的发展,但不知从何入手,尤其是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但是也有一些家长非常关注特殊教育方面的新动态,经常阅读有关资料,咨询有关专家,也曾经根据专家理论开展家庭教育实践。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们将家长有意或无意地在家庭生活中开展的重残儿童教育点滴进行了归类、总结,对个别身教言传、值得推广的做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家长纷纷感叹:“真没想到,我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样一来既肯定了家长们各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实践,让家长体验到了自身的教育力量和作用,也增强了他们开展家庭教育的信心。

(二)互动、参与中,成为积极的响应者

有了家校间的沟通和理解,家长开始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重残儿童的教育康复训练中。

例如,袁某,男,199312月出生。该生与同龄儿童相比,智力落后程度严重。奶奶是一名小学教师,曾经带他在任教学校上学,但经过很长时间孩子仍旧什么都学不会,奶奶因而对其丧失信心。后来虽曾想过到青浦区辅读学校上学,但因当时一年3000多元的学费,而且觉得花这么多钱也学不到什么,所以一直让孩子呆在家中,只是偶尔到邻居家走动。20079月通过了解摸底,该生成为了我校送教上门的对象之一。通过几次送教之后,我们发现他对简单的家务活和体力劳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而与其奶奶商量,试图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着手对其进行教育训练。他奶奶看了我们几次的送教后,很后悔自己当初为了吝啬钱而没有送他到校学习,在对孩子感到亏欠之余表示一定配合我们。每次送教时,我们不仅对袁某进行教育训练,而且指导他奶奶平时如何培养他自理能力。经过近两年的教育训练,现在的袁某学会了洗碗、淘米、用电饭煲烧饭,还会简单的农活,如晒谷、田里开沟、修船、劈柴等,而且做得很有模有样的。他奶奶还经常带他去社区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因而扩大了他的生活圈,也带他去超市、菜场等,让他参与购物,也因此提高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在送教上门工作中,我们尝试通过家校合力让孩子能够从家中小事做起,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让孩子有机会去做平时家长包办而自己能做的事情,促使家长认识到他们的潜在能力,更加重要的是孩子自己也体验到“这个我能行!”这种积极的情绪,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及自信心。家校合力、互相配合的教育训练也因此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尝到了甜头的家长在以后的送教上门活动中也越发积极了。

在这一过程中,特殊教育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影响了家长的教育行为,家长也通过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正是在这种互动中重残儿童增强了活动的积极性,找到了与他人交流的恰当方式,他们在活动中不仅获得了参与感、满足感、成功感,而且还逐渐学会了一些在社会环境中自立、生存的技能,提高了他们整体的生活质量。

(三)探索、开放中,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互动式的工作模式使得家长、教师、学生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家长通过参与送教上门活动掌握了许多教育方法,开始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探索、创设各种条件、环境来促进孩子的康复。

例如,许某,女,19959月出生,十几个月时因长时间高热、没有及时就医救治导致脑神经烧坏、造成脑瘫,该生存在中度智力障碍,并伴有语言障碍。该生心理健康且乐观开朗,平时能和家人和睦相处,但对陌生人态度较冷漠。该生家庭条件尚可,家长对其残疾抱有一定的内疚感,平时对她非常关爱。该生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脑瘫行动不便,造成其生活自理存在困难,平时只能使用一次性成人尿布,中餐吃父亲早上烧好的饭菜。通过康复训练让她能够独立行走、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是全家对她最低、也是最迫切的希望。

在送教上门过程中,我们与其家长共同商量了一套康复训练的计划,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要求家长密切配合,每天对其进行训练。刚开始时,家长凭着对孩子康复的希望,训练的积极性很高,加上该生也较配合,所以康复训练的效果较明显。但重残孩子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又收效甚微的过程,加上家长对康复知识认识的局限性,只会机械地重复简单枯燥的康复动作,而不会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也不会适时鼓励表扬孩子,使她重拾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生的训练效果明显停滞不前。看到没有进步的女儿,家长的信心丧失了,有时只是应付我们。为了使家长能重拾信心,我们在训练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一起探讨具有针对性的有效训练方法。在老师的启发下,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在网上下载了孩子喜欢的音乐,亲自动手做了玩具式康复器材,让孩子边听音乐边训练,在说说、唱唱、玩玩中完成康复训练的任务,使枯燥的训练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总之,学生的康复训练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但家长的操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康复效果。在送教上门工作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挖掘家长的知识和才能,让他们不只是单纯地重复教师所布置的康复训练内容,而是要努力使他们从真诚的理解者转变为积极的响应者,并最终成为真正的创造者。只有家长们运用各自擅长的知识和技能拓宽对重残儿童训练康复的途径和方法,才能为孩子真正营造爱的绿荫。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辅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