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绵浩 徐凝婷
中重度智障学生智力发育迟滞,社会适应力较差,临床往往表现有言语沟通障碍、情绪行为障碍、社会交往困难、学习困难、青春期问题行为等等,传统的课程模式关注学生此类心理障碍较少。在我区大力开展“医教结合”工作的背景之下,我校作为一所面向中重度智障学生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尝试运用“绘本”进行中重度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绘本-心理”的校本课程,以有效补偿其心理障碍,最终帮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一、研究背景
自2011年起我区积极参与上海市《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项目研究,努力探索“区域联动”医教结合工作新模式,我校“绘本-心理”校本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顺势而生的。
(一)提供课程开设契机,形成康复教育新模式
“医教结合”的宗旨在于满足每一位特殊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需求,而仅依靠现有的基础性课程无法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障碍以及行为问题,可见开展“医教结合”势必要求我校重新摸索更具功能性的康复教育新模式。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补偿性课程,其开设目的一是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身心障碍和问题行为进行干预和治疗;二是即使学生未出现此类问题,通过此门课程可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社会交往技能、提升其言语表达及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为其适应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二)融合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形成心理干预新策略
“医教结合”工作使得我区各特教机构以及随班就读学校在原有学校康复教育基础上,获得了大量“医学”和“高校”相关资源,能够为每一位特殊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的康复和教育。中重度智障学生由于其智力发育落后,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较正常儿童更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同样正是由于智障学生较差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使得特殊学校很难找到适合这群学生的心理教育手段及方法。
“绘本-心理”校本课程在已有成熟的特殊教育课程教学基础上,将绘本心理学、阅读治疗的心理学领域理念有机融入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适合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心理干预手段。
二、“绘本-心理”校本课程
根据《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征求意见稿)——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我校自2011学年第一学期起为中高年级(六至九年级)学生开设了“绘本-心理”校本课程,主要包括自我认知、社会交往、青春期教育、情绪管理等四个板块,每一板块都以学生心理特征为出发点,依托于实际生活,选择合适的绘本,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社会交往技能,最终达到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总目标。
(一)课程理念
除了一般课程理念,如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立足补偿、关注个体差异、重视体验等,“绘本-心理”校本课程还强调:
1.借助绘本,选取适合学生的材料
绘本(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画出来的书,以绘画为主,同时附有少量文字。优秀的绘本,图片本身就可以传递信息,讲述故事,而文字往往非常简短,只是辅助性阅读材料,优秀的绘本能够通过可爱的图画、简单温馨的文字,促进儿童理解内容,有助于其心灵成长和品格养成。
将绘本运用至中重度智障学生心理健康课,其意义在于:首先,绘本是中重度智障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绘本故事贴近生活,往往可以在心理课堂上成功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相关体验。其次,根据绘画心理学、阅读治疗、叙事治疗等理论,好的绘本能促进学生心智成长,包括认知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想象力的提升,以及情商的发展。
2.简化目标,将抽象概念落实到具体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心理品质往往抽象而内在,正常儿童能够感知、体验、思维并且表达出来,而对于中重度智障学生而言,就连获得正确感知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费尽心思,即使学生感知到了,也无法有效进行表达。因此,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便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估,“绘本-心理”校本课程根据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抽象的心理品质落实至具体的行为。
3.注重言与情,提升学生社交综合能力
“绘本-心理”校本课程最终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作为一个社会人,基本适应生活,因此掌握基本的与人沟通能力、情绪感知和理解力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阅读、充分感知、充分体验等,都能够提升学生社会化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内容
“绘本-心理”校本课程,包括自我认知、社会交往、情绪管理、青春期教育等四大板块内容。自我认知板块的分目标是基本认识自己的外表特征、喜好,能够向他人简单地介绍自己,对自己有一定自信,主要课程包括《我的名片》、《我就是我》、《你是特别的,你是最棒的》、《失落的一角》等;社会交往板块分目标是基本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学会分享、谦让、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与老师沟通等,主要课程包括《山米的巧克力大礼盒》、《这不是我的错》、《迟到大王》等等;青春期教育板块分目标是初步建立性别角色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主要课程包括《男孩和女孩》、《保护自己》、《身体红绿灯》、《青春痘》等;情绪管理板块分目标是学会化解消极情绪,不乱发脾气,尝试让自己保持积极的情绪,主要课程包括:《我好快乐》、《我不生气》、《我不害怕》等。
三、已有成效
我校课题《将绘本运用至中重度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获批立项上海市特殊教育研究所第三届特殊教育科研项目。自课题立项并研发以来,在集体课程教学以及个案治疗两个方面都已初见成效。
(一)集体教学
我校自2011年开设心理课,学生们普遍反映喜欢上心理课,喜欢听心理课堂上的“故事”。同时,心理课堂上的内容真正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们学有所用。
在课程研发的过程中,已向市、区专家进行了《学会分享》、《我不想生气》等公开课的展示,并获得好评;向全市特教心理教师作《将绘本应用至中重度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认同。
(二)个案治疗
结合每周一课时的心理课,我校同时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质,以小组的形式,每周一次开展“交互式阅读”个案治疗。所谓交互式阅读是一种互动式的阅读治疗方式,以小组的形式,由咨询师选择阅读材料,精心设计问题,在共同阅读和深入阅读中解决问题或增进价值。阅读治疗不仅适用于临床治疗,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改变问题行为,更适用于普遍的、以发现问题、预防问题以及发展学生心理品质为目标的学校个案辅导。个案治疗主要着重在两个方面:
1.亲情辅导
亲情教育辅导的目的在于提升智障学生对家庭、对父母的亲近感,爱自己的家庭和家人,知道对长辈孝顺。适合阅读的绘本有:《我的爸爸叫焦尼》、《我爸爸》、《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团圆》、《逃家小兔》等等。
2.自闭症辅导
教师专门选择适合自闭症的幼儿绘本,通过绘本中可爱的图片和简单重复的言语,让自闭症学生锻炼言语表达能力,提升其感知能力和情绪感知力。适合阅读的绘本有:《小熊宝宝系列绘本》、《噼里啪啦系列绘本》等等。
根据“医教结合”关注每一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宗旨,“绘本-心理”课程弥补了以往我校康复教育模式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这一空缺,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了条件。
(作者单位:虹口区密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