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聋人高中教育发展必须普及与提高并重
发布日期:2019-02-10   作者:特教研究所   

陈金友 

 

近年来,我国聋人学前至高中阶段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健听中小学生人数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下,聋校学生人数不降反升,这一方面反映出聋人教育的发展,聋人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映衬出聋人教育普及率还有提高的空间。

2012年是我国第一所聋人普通高中——南京聋人高级中学创办20周年,1130121全国进300名从事聋人高中阶段教育的校长、教师齐聚南京共商中国聋人高中教育发展战略,代表们一致认为:普及与提高并重将是未来一个阶段的中国聋人高中教育发展的战略之一。

一、普及聋人高中教育,保障聋人接受高中教育的权利

根据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和有关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2011年我国有聋人高中145所(班),在校生6198人;残疾中等职业学校(班)131个,在校生11572人(这里并未区分残疾类别,即使以75%为听障生来计算,接受中职教育的聋学生也只有近8600人左右),两项相加,我国2011年在聋校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应有15000人左右,平均到每个年级仍不足5000人。若按我国13.7亿人口计算,我国聋人每个年龄段至少有近2万人左右。综合推算我国聋人高中阶段入学率乐观估计为30%左右。1999年我国就已经开始在有条件的城市普及健听人的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高中普及率要达到90%。相比之下,聋人高中教育发展亟待加大力度,否则不仅不利于整个高中普及率的推进,延迟高中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也会使聋人接受高中教育的权利受到影响,不利于聋人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

因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聋人高中教育发展,首先要准确把握当地聋人义务教育人数,其次要制定聋人高中发展规划,再次要按发展规划新建或扩建高中教育学校并同时大力配备合格的师资,确保聋人高中教育基本条件的具备。

二、不断提高已有聋人高中的办学质量,提升高中聋生素质

聋人高中办学在加大普及力度的同时,还应着力提升已有高中办学的质量。现实中,我国聋人高中教育办学呈现出如下一些问题:

1.起步晚,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

2.规模小(有不少学校高中一个年级也只有一至两个班),资源不足或有限资源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师资不足且教学经验欠缺。有些学校由于开办时间短,高中老师是由义务教育段跟进的,缺乏专业背景和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

4.办学思想亟待转变和重新确立,普高课程不全或职业教育专业定位不够准确。有少数学校甚至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只开设与高考有关的课程,影响学生后续发展。

5.缺乏国家相对统一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不少学校办学随意性较大,影响办学质量。

6.与普通教育的高中学校联系交流较少,强调办学特殊性,相对封闭,缺乏改革创新动力,影响学校发展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尽快采取下列措施,改善聋人高中教育现状,不断提升已有聋人高中办学质量。

1.尽快依托现有资源并逐步构建起一个全国聋人教育发展交流的平台,互通信息,共同研讨,取长补短。

2.由教育行政部门出台聋人高中教育办学指导性意见,完善并规范办学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和做法。

3.在普及过程中确立以地级市为主的高中办学模式,形成规模效益。

4.应确立“学普研特、普特融合”的聋人高中办学思想,把聋人高中办学纳入到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大环境中去,各聋人高中学校更要主动与当地健听人高中加强联系,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包括充分利用健听人高中的各种信息和资源,为我所用,强我发展。

5.建立起办学评估和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从内涵上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并最终提升聋人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系南京聋人高级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