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蓓瑛
目前,我们开展特殊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各类中重度的残障儿童,他们之间存在着生理、心理各方面的差异。如何能让他们每一个个体获得最适宜的成长土壤,如何获取每个人最需要的营养成分,得到最好的成长机会,因人而异的个别化教育无疑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个别化教育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尊重
在特殊教育工作者心中: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是独特的,都需要获得发展。残障学生可能在身心发展方面具有某种功能上的缺陷,或者发展的滞后,但他们仍旧是独立的生命体,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尊重与支持,需要更充分的阳光与雨露的恩泽,需要精心的照料来获得成长。因此,我们认识到个别化教育是植根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础上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发展的教育。
二、个别化教育关注学生的差异
个别化教育改变了我们对差异的认识,它让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教师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按照每一学生的不同条件进行教育,甚至以自己的教育智慧将差异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个别化教育是满足学生需求的主要途径
1.评估贯穿于教育实施的整个过程
个别化教育必须建立在评估的基础上。实施个别化教育首先就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了解残障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了解他们每个人独特的兴趣、个性和能力。通过开展评估,采用工具测评、观察记录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深入、细致、客观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包括生理疾病或感官缺陷带来的各类问题,学习特点与发展水平等,在评估的基础上确立个别化教育计划并予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及时反馈、阶段性评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以贯之的跟踪式记录,对学生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做出及时的调整,使个别化教育真正适应学生的需求。
2.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团队
在学校层面,个别化教育是通过学校课程、教师的教学、家长的合作来得到真正的落实。可见,个别化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团队合作,教师则是团队中的主力队员。这个团队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他提供所需要的教育服务,包括分析学生需求,明确教育内容,采用适合的教育教学形式,提供有效学习的策略等等。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课程是顶层设计,为学校中每一位学生发展开辟航道,提供成长的通道;教师的教学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历程;家长的合作是“触媒”,通过情感支撑、巩固练习使个别化教育的有效性明显提升。
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个别化教育并非只是单纯的、形式上的“一对一”教育,而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寻找他们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教育。因此,无论是在特教学校,还是普通中小学,个别化教育实施形式是多样化的。根据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它可以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学中实施,也可以小组学习方式实施,以及采用一对一的个别辅导与训练。在班级授课、小组学习的形式下,教师通过提供专用学习设备与辅具,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如采用学习任务单等)、同伴辅导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实现个别化教育;在一对一的形式中,个别化教育体现在教学内容针对性更强,一般有为某学生专门设计的课程,如肢体功能康复、言语训练等。
静安区作为一个中心城区,在打造“精品教育”的理念下,特殊教育始终围绕着个别化教育这个“主旋律”,从学校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评价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起到了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