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引导智障学生积极思维的初步尝试
发布日期:2019-02-19   作者:特教研究所   

金秀红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要让智障学生也能在信息社会里立足,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他们的积极思维。近年来,我在语文课上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多角度、多层次地促进他们进行思考与表达。一年的探索,有了一点成效,也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初步尝试。

  一、启发质疑——营造积极思维的氛围

人们经常说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更可贵,确实是这样,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学生有了疑问之后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辅读学校的语文课堂中,由于学生情况的特殊,学生基本上都是少主动参与,多被动吸收;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的现象。作为教师,应努力营造质疑氛围,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设问、质疑,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每当新课导入之后,我先从课题入手,启发学生对课题质疑,让他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如《秘密学习》这篇课文,我要求学生读了课题之后进行质疑。“什么是‘秘密’?”“谁秘密学习?”,“怎样秘密学习?”,“为什么要秘密学习?”等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随之引出,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在文中寻找答案,从而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通过一段时间的有意训练,我逐渐放手,让学生看到课题后自己提出疑问。一年后,学生基本上都已经养成了拿到课题先质疑的习惯。这样,既有助于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动手操作——燃起积极思维的火花

智障学生的抽象思维较为贫乏,直观形象的操作方法能燃起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手脑并用,是培养他们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

如前面提到的《秘密学习》这篇课文中,敌人来了之后,小学生们藏书的过程是课文的一个亮点也是难点,不仅要求学生要理解“拨开”、“扒去”、“掀开”等词语所表现的动作,还要弄清楚各个动作的先后顺序。如果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词义,更不明白为何这些词的先后不能颠倒。于是,我特地带学生到小花园里做了一个藏书的试验,在学生的眼皮底下边讲解边做“拨开”、“扒去”、“掀开”等动作,做完让学生也尝试着做。然后将整个藏书的过程串起来,学生也就明白了各个动作不能颠倒的原因。通过这样的试验,难点迎刃而解了,学生也在大胆尝试,动手操作,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对抗日战争时期小学生“秘密学习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引导体验——拓展积极思维的空间

根据课文特定内容或读写结合的需要,让学生分角色进行生动形象地表演,从而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能结合动作、表情,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

例如在学习《大海的歌》这篇课文第二小节的时候,媒体展示的是一段忙碌的海港录像,与此同时,我以一名导游的身份出现,带着一群游客(全班学生)模拟登上海轮进行参观,带上望远镜,带上照相机,游客们尽情地观赏、拍摄着眼前的景色。游客们(学生)面对录像里展现的海港以及海港两岸的繁忙而美丽的景色,情不自禁地交流着,叙述着,我感觉到学生们已经身临其境,内心深处得到了强烈的体验,同时,学生们对于课文段落中出现的“密林”、“巨臂”、“密密层层”等词语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再如《师生情》这篇课文中,将学生们去看望老师的动作和神情描述得比较详细,但没有出现人物的对话。于是,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三人一组扮演去看望老师的同学,引出了一番病房中学生老师的感人对话,学生也真正体验到了师生之间浓浓的情意。

   四、创设语境——搭建积极思维的平台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直观的语境,有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打造形象的想象空间,搭建积极思维的平台,并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给他们增添向前的信心和力量。

《骆驼和羊》这篇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围绕着老牛的话展开讨论,这个环节是整篇课文内容的提炼。“你们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老牛的这句话或许对普通孩子来说容易理解,但是要让智障学生利用贴切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简直就是给他们出了一道大难题。于是我想到,如果学生能够将这句话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清楚,不是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吗?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受“骆驼和羊”高与矮的启发,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举了“姚明打篮球和刘翔110米跨栏”的例子,姚明的高度适合打篮球,刘翔的速度能成为110米栏的世界冠军,如若让刘翔打篮球,让姚明跨栏,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样丰富的想象足以证明学生已经理解了老牛说的话的含义。

五、引发争论——促进积极思维的活跃

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而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得到的却是更加丰富的思想。智障学生具有从众心理,课堂上他们会不假思索地跟从于别人,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依据课本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学习,生怕自己的见解同别人发生矛盾。毫无疑问,这种从众的心理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有非常大的消极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大家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活跃。

《扳手腕》这篇课文的难点是要求学生理解“小容在即将要输掉与小敏的扳手腕比赛时,大吼一声,把小敏扳倒了”,在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时,我就引导学生围绕“是什么使小容能够反败为胜?”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有同学说“小容虽然支撑不住,但是听到旁边同学为自己加油,就拼了命一样,将小敏扳倒了”,也有同学说“小容想,我不管了,反正我用上所有的力气,赢就最好,不赢我也尽力了”,更有同学说“小敏本来是要赢了,但是听到小容大叫一声,他吓了一跳,就被小容抓住机会扳倒了”。作为老师,我没有明确的评判谁是对的,我更在意的是看到了孩子们的思维火花得到了尽情地迸发,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了。

六、激发感言——实现积极思维的提升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对一些有深刻思想教育意义的教材进行梳理,激发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之后发表自己的学后感言,实现学生积极思维的提升。

课文《秘密学习》的情感目标是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抗日战争时期小学生学习条件的艰苦,对比现在的学习生活,激发他们爱读书、读好书的欲望。学习这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发表“学后感言”,很多学生都讲到了在比抗战时期好上千倍万倍的条件下,大家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为我们创造优越学习条件的社会、政府、学校老师们。也有个别学生谈到,因为自己是特殊的孩子,得到的是比普通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自己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这是一群智障学生一番番感人肺腑的话语,而我感觉到这些话语正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结合实际的感触,学后感言使学生们的思维情感得到了升华。

(作者单位:浦东新区辅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