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进行教学的案例一则
发布日期:2019-02-19   作者:特教研究所   

——《乌鸦喝水》背后的故事

刘丹丹  羌桂锋

 

一、背景

我在教授全日制培智语文教材第五册《乌鸦喝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表演,认识和体验了乌鸦喝水的全过程。下课了,当我还沉浸在这节课愉快、轻松、自主的气氛中时,孩子们纷纷跑来说:“老师,我有更好的方法让乌鸦喝到水。”有的孩子更有趣,说“我才没有乌鸦那么笨呢,把石子一个一个地叼进瓶子里,我会……”我有些意外,而后便是激动,看来孩子们还真和乌鸦较起劲来了呢!

怎么办?是搪塞而过?还是仔细地倾听、感受……经过认真思考后,我决定让学生尝试一下,在同学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课外作业:思考乌鸦喝水的其它办法,可以用表演、介绍等形式展示,两人一组为单位,下一课汇报。

二、案例

接下去的一堂课让我感受到了“孩子的思维是奇特和灵动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尽管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落后于正常儿童,但他们展露出的表现欲望和表演天赋让我吃惊和感动。以下是那节课的精彩片段:

师说:学习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小朋友们认识了一只可爱、聪明的小乌鸦,它为了喝到水可没有少费力气,我们小朋友们肯定也想出了更好的办法,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比一比,评一评,看看谁的办法最好!

片段1:(第一组:黄××、姜××)

黄××说:“老师,我有办法,我有办法,这只乌鸦喝水的时候呀和我平时喝牛奶差不多,不过,我可有一个好帮手——小吸管,我也想送给小乌鸦一根吸管,只要把吸管往瓶里一插,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喝到水啦,再也不必来回衔石子啦。请看——”

(只见姜××表演了乌鸦两次喝水的情况:第一次他走到水瓶旁,左看右看,然后才决定找石子往瓶里放,并用橡皮代替小石子模拟,来回十余次,最终乌鸦喝到水,开心地飞走了;第二次同样走到水瓶旁,他很快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根吸管,插进瓶子,“咕噜咕噜”就把水一下子喝光了。)

片段2:(第二组:盛×、陈×)

陈×说:“我最喜欢喝汤了,每次喝汤的时候我都会用到勺子,乌鸦喝水也可以用勺子去舀着喝……”他讲得绘声绘色。

“勺子太大,瓶口进不去!”还没等陈×说完,曹××(第三组成员)便插上一句。陈×顿时满脸羞涩,也不再往下讲了。

我趁机解围:“说不定那是一个小勺子呢!”

“那乌鸦也没有手啊!怎么拿勺子呢?”姜×(第四组成员)又追问我。

“这只乌鸦是有小手的!可以拿勺子的!” 陈×大喊起来。

“没有!”

“有!”

……

片段3:(第三组:张×、曹××)

张×:“我也想到一个好办法,把瓶子倒下来,乌鸦不就喝到水了吗?”

“不对不对,把瓶子倒下来,瓶子就碎了!乌鸦还怎么喝到水啊?” 季××立刻提出质疑。大家一致认同。

这时曹××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来就说:“我轻轻地放倒瓶子,这样瓶子就不会坏了!”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蹑手蹑脚走到讲台旁,将瓶子很慢很慢地放倒下来,结果瓶子真的没碎,但水却全流出来了……大家笑了起来。曹××似乎感觉到什么了,一下子跑回了座位。

片段4:(第四组:姜×、季××)

姜×:“我们想来想去,真是想不出好的点子来,不过乌鸦既然这么口渴,为什么不去买一瓶矿泉水呢?”

……

三、反思

(一)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应该是动态的、生成性的,教育的契机是触手可及的,教育的精彩是无法预约的。本例中我敏锐地捕捉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点,把孩子们提出的话题当成再生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并创设了一个轻松自由的平台,营造了一个“额外的”课堂。从介绍到表演,从争论到赞同,通过各种形式锻炼了智障儿童的勇气、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思考的习惯和学习的信心。

课堂生成资源俯首可拾,只要合理利用,都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多惊喜和感动,所以强调生成资源的再利用,就要求教师屏弃刻板不变的流程,建立起新颖互动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要擦亮眼睛,用心聆听、感悟,才会发现更多可利用的生成资源,才能领略到生成资源的美。

(二)教师利用生成资源进行教学时应为智障儿童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智障儿童虽然大脑发育迟滞,但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仍然存在,认识水平和表达的欲望也在逐步发展。智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冷落、歧视、瞧不起,同时伴随他们成长的是过多的失败的打击,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观念,自信心大大受损。苏霍姆林斯基践行的“和谐教育”也指出:孩子需要充分表现自己才会出类超群,孩子缺乏“自我表达”就会失去自我认可的信心,从而影响了个体的全面发展。

由于利用生成资源而开展的教学,很少受到教材、教学大纲等因素的限制,可利用的教学手段、方法更多,所以在利用生成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时应为智障儿童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如:多让智障儿童到讲台上“露脸”;用一两句话说出心中的想法;当一回小老师等等。本例中我在上课之前根据学生水平,把较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编为一组,进行合作教学,由好带差,让他们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甜蜜,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智障儿童变自卑、任性为自信、好学。

(三)教师利用生成资源进行教学时要突出智障儿童的主体性

学生永远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智障儿童同样有着学习的需求和欲望。生成资源往往是课本内容的衍生和拓展,教学更具有开放性,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智障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和个性特点,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本例中我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构建了宽松的讨论平台,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地展示自我,寻找成功。

(四)教师利用生成资源进行教学时,教师仍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利用生成资源进行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成资源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智障儿童的特点和理解水平,以他们能够达到的水平为目标,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比如在本课中考虑到学生只能简单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表演些基本的动作,所以教学目标不宜定得太高,让孩子敢说敢演,能说会演就可以了。

此外,在课堂组织中,教师要及时调整好课堂气氛,当孩子停顿或怯场时,多鼓励,不能让孩子失去第二次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勇气。如本例中陈×在介绍办法时,开始津津乐道,而后被另一名同学无意打断时,感到难堪羞愧,我便及时地站到了他一边,支持他,最终和他一起证实了他的办法是可行的。倘若处理不当,便会在他心中或多或少留下一些阴影,甚至会失去重新起航的信心。

(作者单位:通州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