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俊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和社会改革开放的进程加深,教育教学管理正从注重外部推动向发挥主体作用转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听障儿童的听力损伤和言语障碍限制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使其与外界的交流渠道不通畅,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他们的抽象思维发展极困难,与正常人的交往存在着隔阂,交往时需要依赖手势动作,容易出现各种自私、莽撞、自卑、随意等问题。因此,学校需要及时疏导听障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他们将来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以尽力满足听障学生需求为宗旨,根据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从“以爱疏导、以爱育人”这一角度出发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切实解决听障孩子的心理困惑。
二、
具体的实践
(一)优化校园环境,培育人文精神
学校精心设计了“一墙”——文化墙,“二栏”——宣传栏、互动栏,“三廊”——工艺廊、陶艺廊、书画廊,“四电”——电视台、电子刊物、电子屏幕、电脑网络。在这四大板块中展示了学校风采、班级面貌以及学生的特长,体现了“爱人以德、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力求上进、奋发有为的软氛围,激发出残障学生身处逆境克服困难、不懈努力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听障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健康的个性。
(二)“彩虹姐姐之家”,营造育人环境
我校200多平米的心理健康辅导基地“彩虹姐姐之家”布置得富有特色、别有洞天。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残障孩子的特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观看动画,摆弄电脑,翻阅书籍;“轻松天地”里的飞标、篮球、沙袋,可让他们尽情调整情绪、释放不快;“心灵之约”中,舒适的沙发、漂亮的窗帘、富有意境的装饰画、软绵绵的长毛绒玩具、生机盎然的盆栽;门口的“彩虹姐姐信箱”是听障孩子们向心理辅导老师“彩虹姐姐”尽情倾吐欢乐、委屈、困惑的直接渠道……所有的一切让人感觉放松、惬意,这无疑为每天的心理个别辅导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三)抓好师资队伍,开展教研活动
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学校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选派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参加各级心理培训,形成了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各班主任为主体,全体教师齐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研组,经常了解学生中出现的有普遍性、针对性或特殊性的心理问题,通过教研活动共同探讨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人人参与,出谋划策,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根据学生状况,开辟多种沟通渠道
1.全面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
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既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克服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手段,也是心理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在4-9年级每班每周开展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参考上海市心理健康自助手册、运用校本教材,为各年级段的学生确立不同目标的心理辅导课程。学校规定每个班级每学期开展2-3节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队会。学校从
“自信自强”角度出发开展多样化心理健康课程,满足听障学生的心理需求。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我校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服务。如“知心一刻”电视台向学生宣传心理科学知识。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行身心康复补偿。班级网页记录、研究孩子们成长发展的轨迹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学校精选并链接一批适合青少年浏览的优秀网站,便于学生交流和浏览。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用聊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状况,准确地开出“处方”,同时还向大家介绍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
3.提升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学校利用家委会、家长会以及各种宣传工具,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认识,调整家长的心态。开展各类培训,指导听障学生家长学习聋生心理特点的相关知识,掌握教育疏导孩子的方法,及时沟通听障学生心理活动状况,共商对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医教结合,走科研引领之路
1.医教结合 给予身心关爱
学校听障部与新华医院合作,医院定期给学生进行科学化、有针对性、规律性的评估。评估的内容涉及保健、功能障碍、发育水平、自我认知、情绪与行为、社会适应能力等等。通过医教结合指导下的评估,我们清楚无误地获得学生的身心现状以及需求,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身心关爱。
2.科研引领 深入探讨工作
学校以《医教结合家校联动、打造适合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爱体系》市级课题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改革和发展。我们旨在通过课题的研究,深层次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造适合听障学生的关爱体系。
三、成效与思考
(一)教育成效
通过一系列努力,听障学生在学校找回了自信,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学业水平,开发了潜在能力,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听障学生在各个领域展现风采,独具魅力。有的以优秀成绩考入高中,升入高等学府;有的通过学校的职业技能培训,走上了工作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们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无数、自信飞扬。学校也先后荣获浦东新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上海市心理健康示范校称号。学校吸引了世界各地十余个国家的特殊孩子入学,成为了上海乃至全国特殊教育一张闪亮名片。
(二)若干思考
1.心理健康常抓不懈
听障学生在一定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情感显露较快,但行为稳定性不够,极易迁移。我们在实际中观察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若抓得不紧,不采取长期必要的疏导、训练措施,容易出现问题反复,这就决定着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反复进行。
2.理念实践不断创新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实现理念的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内化”,要内化就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行、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形成教师辅导为辅,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行规管理模式,让听障学生成为学校真正的小主人。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一定要贴近听障学生的生活。良好个性的培养有一个由低到高、由他律到自律过渡、由他授向自我感悟的过程,所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听障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规律,加强体验和感悟,创造性地组织各种活动,创设各种情景进行行规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融入社会回归主流
为了让听障学生适应将来的生活,融入主流社会,我们认识到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其“社会化”进程。学校应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各单位及普通中小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手拉手交往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另一方面也会让听障学生学到与其年龄相称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准则,学会成为社会成员,培养社会责任感,满足其回归主流社会的归属感和需要。
总之,抓好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系统过程。我校将群策群力、常抓不懈地继续深入探讨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最适合其发展的心理服务。
(作者单位: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