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游戏中增进自闭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发布日期:2019-02-21   作者:特教研究所   

沈湘萍

一、个案基本情况

1.自身情况

洋洋,8岁自闭症儿童,其精细动作和大运动能力较好,能进行简单剪纸、拼搭积木;能进行双足跳、传滚球等运动。他喜欢看快速移动的物体、电视广告等,但对声音较敏感,会突然捂住耳朵尖叫哭闹。他的`语言能力相对较弱,能听懂日常一般指令,但在应答时,会语速较快地重复问话;他偶尔还会自言自语反复叨念某句广告词或儿歌。

2.相关情况

洋洋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其日常起居主要由爷爷奶奶负责。在家中,洋洋特别喜欢玩电脑小游戏或看儿歌视频,有时却会莫名发脾气哭闹,有段时间他还会自己跑出家,不见踪影。为了不让他发脾气或乱跑,家人会尽量迁就他,满足他的喜好,例如,允许他长时间地看电视、电脑;家中也时常准备着他爱吃的食物等,因此,洋洋在家中比较“随心所欲”。

 

二、个案的主要问题及症结

1.主要问题

洋洋在人际交往方面显得冷漠、孤僻,几乎没有自发性的交往意愿,例如:他很喜欢独自一人游戏,很抵触别人打扰他。他也缺乏人际交往的一些技能,例如:当听到不喜欢的声音,或在一个让他不舒服的陌生环境中,或无法立即得到要的东西时,他就常出现哭闹,甚至撞头、咬手等行为,却不会适切地和他人进行情感分享或沟通协调。

2.症结分析

患有自闭症的洋洋,他对一般指令虽有一定的理解力,但在言语表达方面仍处于鹦鹉学舌阶段。同时,由于在家很多事情都是家长包办的,家人又比较宠他,因此,他缺乏与他人主动沟通和互动分享的动机,就会表现出比较薄弱的人际交往意识。此外,洋洋在自我感觉、需求表达方面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弱,并对别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缺乏理解和预测力,缺乏了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往往就会连带使其产生不良情绪。

 

三、针对主要问题制订的计划及对策

根据以上洋洋现阶段的问题,我们计划每天在校开展35分钟左右的小组游戏干预, 小组成员主要是3-4位自闭症学生及其家长、同龄的1位融合伙伴(唐氏综合征、轻度脑瘫等智障学生)、2位老师(主教和助教)。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增进洋洋的人际交往能力:

1.从兴趣出发,结合能力优势,在小组游戏中提高对他人的注意力。

2.模仿肢体动作和语言,体验小组游戏中人际交往的乐趣。

3.学习自我感受和需求的表达,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平稳情绪。

 

四、计划的实施过程

(一)开展小组互动游戏,激发人际交往意愿

洋洋的兴趣范围很狭窄,我们首先就要观察并挖掘他感兴趣的玩具或活动,并结合其能力优势,在小组互动性的游戏中提高对他人的注意力,以激发人际交往的意愿。

例如,有一次在开展念儿歌“网小鱼”的游戏时,我们发现洋洋由爸爸带着钻过老师和同伴双手拉起的“网”时,他不经意间被“网住”了,这一瞬间他竟然转过头看了下爸爸开心地笑起来,似乎很享受。之后,每当轮到他钻“网”时,他就会特地停下来等着被“夹”。于是,在后续的游戏中,我们就抓住他的这个兴趣点,每当轮到他钻“网”时,就有意拖长儿歌的最后一句,并迟迟不“夹”下去,此时洋洋就会边笑边看下旁边的人。一开始,只要当他有眼神瞟过,即使是短暂的,我们就认定是“来夹我”的意愿发起,就会快速夹住他。再到后面,只要他能“注视”老师或同伴2-3秒甚至更长时间,我们才“夹”住他,以此慢慢提高他对别人的注意时长。

又如,基于洋洋的精细动作和大运动能力优势,我们用泡沫大积木开展了“你传我搭”的小组合作游戏,还用各种触感球开展了“小小守门员”传滚球游戏等。在这些他容易掌控的游戏中,我们引发和提高他对他人的注意力,如:他是否注意到了别人把积木准确传递到自己手上后再去拼搭;游戏若突然中断或变化节奏,他是否有关注他人来调整自我的表现等。

(二)开展小组模仿游戏,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

自闭症孩子即使拥有很多操作物品的技巧,他们一般也不会主动去模仿别人使用物品的方式,更不会自发去模仿他人的表情、动作或语言。因此,在引发洋洋对他人有一定注意力的基础上,我们逐步让其体验与他人交往的乐趣,从中激发模仿学习的动机。

例如,我们在开展对五官、身体各部位的认识过程中,让洋洋学习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首先,我们改编了《幸福拍手歌》一起围成圈边唱边做“如果感到幸福,我就摸摸头(捏捏鼻、拍拍肩、跺跺脚……)”。然后,当洋洋逐渐熟悉了歌词和动作,我们就尝试让他加入进来一起唱。在唱到“拍拍手”等动作词时,我们先是继续做动作,但不唱出来,让洋洋根据动作接唱,他唱出后大家再一起继续唱。再次,我们试着唱到动作词时,停下来短暂等待,让他接唱后,再根据所唱的做出相应动作。这样一来一去,洋洋逐步理解了这个音律游戏的规则和乐趣,他有时会唱到一半停下来笑或凑上来反复唱前半句,等你接唱下去。游戏发展到后面,我们还进行了“copy不走样”的小组模仿游戏,让洋洋观看老师或伙伴的动作示范后,转身示范给其他伙伴看,并在辅助下说出“跟我这样做/一起踏踏脚”等指令。

像这样,在开展小组模仿游戏时,我们会随着洋洋的能力发展或兴趣变化适当改变游戏规则,来保持其模仿学习的兴趣,从中体验与他人互动交往的乐趣。

(三)开展小组情景游戏,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

当自闭症孩子有了共同注意力和模仿能力,就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于是,我们结合小组情景游戏,让洋洋学习人际交往的一些技能。

例如,洋洋很挑食,他常会固执地拒绝品尝很多食品,表现为在手中把玩几下或放在鼻前闻一闻再丢弃,或是食物刚放到他眼前就被他用力推开。因此,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小组游戏中加强了自我感受的表达练习,开展了诸如“客人来了”的情景游戏,当别人拿出某样食物给作为客人的洋洋时,请家长在其背后引导他说出“(我)不要”后再摆摆手拒绝,或是说出“谢谢”后再伸手接过。从中,让洋洋练习用言语和动作配合来表达,学习人际交往的一些沟通技巧。

此外,在“小吃店”等情景游戏中,我们也关注了洋洋与人交往的恰当行为的养成。如:不随意拿(抢)别人的东西,不争抢、不吵闹;影响他人时要道歉……像这样,让洋洋初步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也有助于他自己情绪的稳定。

 

五、主要问题的改善成效

    每学年初,儿童医学中心的儿保科专家都会为洋洋等自闭症孩子进行发育状况评估,从医学评估情况来看,经过一学年的干预训练,洋洋各领域能力发展情况如下:
    

从图中可见,洋洋在“个人-社交”方面的能力提高幅度较大,从21个月提高到了36个月。同时,他在适应性方面能力从24个月提高到了28个月,语言能力从21个月提高到了23个月。

从洋洋在校的日常表现来看,他原先只习惯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物品中不停摆玩,若中途打断他,经常会哭闹发脾气,更不要说主动来接近同伴或老师了,即使别人和他说话,他也只是快速地瞟你一眼。而现在,他能接纳别人和他一起玩,不再表现出以往的抵触情绪;当同伴或老师与他说话时,他也会有3-4秒的对视关注。还如,洋洋特别喜欢按计算器,以前他看到同学的计算器放在抽屉里,会自己直接去拿,拿不到就发脾气;而现在他则会在对方周围徘徊,当对方看向他或问他时,他会快速地说计算器并伸出手,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也慢慢缓解了他的焦躁情绪。

 

六、           对于问题的再思考

结合洋洋的医学评估数据和日常表现,我们推测:可能因为洋洋在小组游戏中获得了较多的与同伴、家长和老师人际互动的机会,并且能习得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因此这对他的“适应性”和“个人-社交”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并主要表现在共同注意力、肢体和言语表达、情绪行为等方面。

然而,目前洋洋自发性语言的出现频率仍较低,就像他问别人要计算器那样,只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他才会较自发地说出物品名称来表达需求,大部分情况下还需提示,他才能模仿组织自己的言语来表达,这和他语言能力提高较缓慢的评估结果相互印证了。一方面这可能是与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障碍有关,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小组游戏开展中,还要注意帮助其泛化所获得的人际交往技能。

例如,我们可以开展打电话这类结合了儿歌的小组游戏,让自闭症学生先学习儿歌,掌握与人问好的一些日常用语,再通过模仿或情景游戏,让其从机械式的记忆诵读,逐步到能和不同对象、在不同场景下使用这些日常用语,最后再于真实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进行泛化,巩固和加强人际交往技能。因此,这也就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多方合作,才能帮助自闭症学生更好地维持并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作者单位:

浦东新区辅读学校